刘桂华
- 作品数:76 被引量:331H指数:10
- 供职机构: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卫生厅重点实验室科研课题吉林省卫生厅资助项目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2003年食品污染物监测检验分析
- 2005年
- 白翠华刘桂华杨红孔祥云王艳华张福铃刘冬颖
- 关键词:食品污染物卫生检验沙门菌李斯特菌
- 食源性沙门菌和致泻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为食源性疾病的预防及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CLSI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检验,定量测定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受试的27株食源性沙门菌全部对头孢西丁敏感,对萘啶酸、四环素、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氯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分别为59.3%、56.6%、33.3%、29.6%、25.9%、7.4%、3.7%。12株食源性致泻性大肠杆菌全部对头孢噻肟敏感,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头孢西丁、氯霉素、四环素、甲氧苄啶/磺胺甲硝唑的耐药率分别为66.7%、58.3%、58.3%、58.3%、25.0%、25.0%、16.7%。沙门菌和致泻性大肠杆菌耐药株均存在多重耐药现象及多种耐药谱。结论食源性沙门菌和致泻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情况严重,应加大对食源性致病菌耐药性的监测,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监管,以减少耐药株的产生。
- 李月婷龚云伟刘桂华
- 关键词:食源性肉汤稀释法沙门菌致泻性大肠杆菌耐药性
- 多重PCR快速检测食品中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方法研究
- 该项目为吉林省重点实验室招标项目《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的部分工作,项目编号:085。2007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奖证书号:2007J30090一、立项背景(一)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是指引起...
- 刘桂华刘红晶于颖欣吕忠江金泰山王鹏黄鑫赵玉洁
- 关键词:肠出血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PCR
- 吉林省动物源食物链中肠球菌污染及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了解吉林省某猪场中生猪养殖链条中肠球菌污染状况,为进一步耐药性基因的监测提供菌株。方法采集不同日龄的新鲜猪粪(ZF)、猪鼻腔拭子(ZB)、猪舍地板涂抹物(D)、猪舍墙壁涂抹物(Q)、污水(W)、工作人员鼻腔拭子(RB)、周围土壤(T)标本共计138份。采集的样品经处理后进行选择性增菌、分离、生化及PCR鉴定。结果育肥前共采集68份样品,检出肠球菌61株;育肥后70份样品,检出肠球菌51株,共检出112株肠球菌,总阳性率为81.2%。其中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ZF:95.0%,D:94.4%,Q:83.3%,ZB:77.5%,W:75.0%,T:37.5%,RB:33.3。样品的总检出和猪鼻腔拭子育肥前肠球菌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育肥后的样品(P<0.05),表明育肥后猪龄大了其本身对于肠球菌感染的抵抗力增强。通过调查该猪场饲料中既添加了恩拉霉素、蝰乙醇、硫酸粘杆菌素3种抗生素,又添加硫酸铜、硫酸亚铁、氧化锌3种重金属。结论通过监测提示动物源性样品中肠球菌的污染是严重的。通过调查表明我国猪的养殖场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和重金属是普遍的,值得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通过本次监测为进一步研究动物源食物链中肠球菌耐药性提供了大量菌株。
- 刘桂华郭长红周凤岩王艳秋张炜煜
- 关键词:动物源
- 全国污染物监测网细菌质控菌种检验报告
- 2002年
- 针对2000年质控考核和监测网监测工作中的问题,为指导今后的监测工作,确保其准确性,全国污染物监测网指导实验室于2001年对本实验室进行了质量控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孙武长刘桂华赵共和刘冷杨红康永强刘亦农张卫民
- 关键词:诊断血清阳性血清增菌液因子血清
- WHO全球监测网室间质控菌株检测结果分析
- 2005年
- 刘桂华龚云伟杨红黄鑫
- 关键词:室间质控菌株检测实验室
- 生活饮用水中总大肠菌群MPN法的不确定度评定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生活饮用水中总大肠菌群定量检测MPN法结果不确定度及评定方法。方法依据CNAS-CL07:2011《测量不确定度评估和报告通用要求》和GB/T 5750.12-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测方法微生物指标》中总大肠菌群定量检测MPN法,以实例来评定MPN法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结果采用多管发酵法检测样本中总大肠菌群含量为4.6×10^2 MPN/100 ml^1.6×10^4 MPN/100ml。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342。扩展不确定度为0.772。结论通过建立生活饮用水总大肠菌群定量检测的数字模型,对总大肠菌群定量检测(MPN法)进行不确定度评定,A类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重复性测量产生的不确定度分量最大,在检测过程中应注意控制;B类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刻度吸管和移液器进行取样过程所产生的不确定度相对较大,实验室环境温度、湿度变化对不确定度评定影响较小。
- 张炜煜王岙杨修军刘桂华李青张立夫
- 关键词:MPN总大肠菌群合成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
- 吉林省2000-2009年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了解吉林省食品中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空肠弯曲菌的污染状况,确定可能污染上述致病菌的高危食品,为食源性疾病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国标方法,并采用显色培养基,对样品分别进行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EHEC 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空肠弯曲菌分离、生化及血清学鉴定。结果检测生畜肉、生禽肉、熟肉制品、动物性水产品、生食蔬菜、乳及乳制品、速冻面米食品、非发酵豆制品等样品共4 238件,检出致病菌772株,总检出率18.22%。其中单增李斯特菌检出360株,检出率最高8.49%;其次为沙门菌检出328株,检出率7.74%;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30株,检出率2.88%;副溶血弧菌检出23株,检出率5%;EHEC O157:H7检出31株,检出率0.73%;未检出空肠弯曲菌。8类样品中致病菌阳性率最高的为生禽肉,占42.89%;其次为生畜肉,占40.95%;速冻面米食品,占22.22%;动物性水产品,占20.92%;生食蔬菜,占14.69%;非发酵豆制品,占11.83%;熟肉制品,占9.38%;乳及乳制品,占0.70%。结论吉林省居民主要消费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其中生猪肉、生鸡肉、速冻面米食品是主要受污染的食品品种。
- 杨修军刘桂华孔祥云黄鑫杨红
- 关键词: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
- 2016年-2017年吉林市生乳中β-内酰胺酶和菌落总数基线数据检测及结果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为获得吉林市不同季节奶牛生乳中β-内酰胺酶和菌落总数含量基线数据。方法在吉林市某乳品生产企业自有牧场,采用人工挤奶方式按每月60件随机采集生乳720份,选用平板计数法检测菌落总数,用快速检测试纸条检测β-内酰胺酶指标。结果 4.9%的样品菌落总数检测结果 >2.0×10~6cfu/ml,29.2%的生乳样品β-内酰胺酶检测结果 >2U/ml,12.8%的样品β-内酰胺酶检测结果 >4U/ml。结论此次调查的生乳存在一定程度的细菌污染;内源性β-内酰胺酶检出率很高,应在规范生产和科学用药方面不断改进。
- 郭长红刘桂华周凤岩孙海洋景伟力
- 关键词:生乳菌落总数Β-内酰胺酶
- 2007年国家健康相关产品抽检实验室质控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康勇强刘桂华黄鑫
- 关键词:健康相关产品质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