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肾病
  • 5篇血清
  • 5篇肾炎
  • 5篇狼疮
  • 4篇综合征
  • 4篇狼疮性
  • 4篇狼疮性肾炎
  • 4篇儿童
  • 3篇血管
  • 3篇血管病
  • 3篇血管病变
  • 3篇血清同型
  • 3篇血清同型半胱...
  • 3篇肾病综合征
  • 3篇肾血管
  • 3篇肾血管病
  • 3篇肾血管病变
  • 3篇肾脏
  • 3篇同型半胱氨酸
  • 3篇IGA肾病

机构

  • 15篇北京军区北戴...

作者

  • 15篇刘扬
  • 11篇马路
  • 10篇李长春
  • 5篇张志浩
  • 5篇杨再波
  • 4篇李建军
  • 4篇陈光磊
  • 3篇杨琪
  • 3篇何志军
  • 3篇符庆瑛
  • 3篇魏金凤
  • 3篇潘涛
  • 3篇刘畅
  • 2篇贺发贵
  • 2篇刘睿
  • 2篇李荣
  • 2篇汤海莲
  • 2篇张晓旭
  • 2篇闫俊慧
  • 1篇周柱亮

传媒

  • 9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中国疗养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2014年全...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儿毛细血管内增生性IgA肾病的临床与牛津病理分型特点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儿童毛细血管内增生性IgA肾病临床特点与牛津病理分型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肾脏穿刺术后经病理确诊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IgA肾病患儿38例,根据临床特点分为肾病综合征组及非肾病综合征组、肉眼血尿组及非肉眼血尿组,根据尿蛋白定量分为3组,分别为<2 g组,2 g^3 g组,>3 g组,分别对牛津分型中系膜细胞增生(M)、内皮细胞增生(E)的分布进行分析,来观察临床与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内皮细胞增生E1在临床各分组分布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系膜细胞增生M1在临床各分组分布中无差异。结论:在毛细血管增生性IgA肾病的小儿患者中,呈肾病综合征表现的患儿较无肾病综合征表现的患儿有更严重的内皮细胞增生,有肉眼血尿病史的患儿较无肉眼血尿的患儿有更严重的内皮细胞增生,且内皮细胞增生的程度随尿蛋白的增多逐渐加重,而系膜细胞增生与肉眼血尿与否及尿蛋白多寡无明确关系。
刘扬陈光磊李长春
关键词:IGA肾病儿童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狼疮性肾炎肾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狼疮性肾炎(LN)肾血管病变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0 年1 月1 日至2013 年10 月1 日在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肾病中心经肾穿刺活检确诊的105 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及...
李建军马路何志军杨琪刘畅杨再波刘扬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1例被引量:1
2015年
病例患者41岁女性,因发热5 d,腹泻、少尿3 d入院。患者居住地为出血热疫区。5 d前发热,达40℃,伴头痛、腰痛、眼眶痛,3 d前排稀水样便,10余次/日,伴少尿,500 ml/d。查体:T 36.5℃,P 110次/分,BP 100/60 mmH g,颜面部、颈部、前胸部皮肤潮红,双肾区叩痛(+),双下肢轻度水肿。
刘扬李长春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肤潮红肾区叩痛低血压休克期肾脏穿刺术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狼疮性肾炎肾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李建军马路潘涛何志军杨琪刘畅杨再波刘扬
慢性肾脏病患者尿液分析与肾病理慢性化指数之间的关系
杨杨陈光磊李长春潘涛汤海莲刘扬周柱亮马路
成人与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病理特点对比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成人与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临床及病理特点差异,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对2009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住院并行肾穿病理检查的130例成人和164例儿童HSPN病例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成人和儿童HSPN均以血尿和蛋白尿型临床表现最常见,成人89例(68.99%),儿童111例(71.15%);病理分型主要集中在Ⅱ型和Ⅲ型;(2)成人和儿童HSPN临床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12,P=0.13);(3)成人和儿童HSPN病理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25,P=0.15);(4)成人HSPN病理分型与临床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7,P<0.000 1),即病理分型与临床分型相关;(5)儿童HSPN病理分型与临床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0,P=0.03),即病理分型与临床分型相关;(6)成人与儿童HSPN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0,P=0.92)。结论:成人和儿童HSPN在病理分型、临床分型及临床疗效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成人及儿童HSPN的病理分型与临床分型均相关。
刘睿符庆瑛刘扬陈光磊张志浩李长春马路
关键词:紫癜性肾炎儿童成人病理学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狼疮性肾炎肾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肾血管病变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1日~ 2013年10月1日在我院经肾穿刺活检确诊的105例LN患者及我院体检中心8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05例LN患者分为有血管病变组与无血管病变组,比较两组血清Hcy水平差异,并对血清Hcy与LN患者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05例LN患者血清Hcy水平为(13.83±6.37) μmol/L,而健康对照组为(8.78 ±3.12) μmol/L,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105例LN患者中无血管病变组48例,占45.7%;有血管病变组57例,占54.3%.其中动脉硬化型27例,免疫复合物型17例,非炎症坏死型6例,血栓性微血管病5例,血管炎型2例.无血管病变组血清Hcy水平为(10.15±3.07) μmol/L,而血管病变组血清Hcy水平为(16.91±7.03) μmol/L,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本研究通过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cy与血肌酐、收缩压、舒张压呈正相关(P<0.05);与24h尿蛋白定量、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血清Hcy与LN患者肾组织血管病变密切相关.Hcy水平与血肌酐、血压存在正相关.积极控制血清Hcy水平,对预防肾脏血管病变可能大有益处.
李建军马路潘涛何志军杨琪刘畅杨再波刘扬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同型半胱氨酸血管病变
儿童滤泡性淋巴瘤合并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一例
2017年
患儿男,6岁,因双眼睑水肿1周入院.患儿于1周前无诱因出现双眼睑水肿,院外未行诊治,现至我院就诊.病程中,患儿精神、饮食、睡眠可,尿量不详,大便正常.既往史:患儿1年前因“颈部淋巴结肿大(直径约3cm,无压痛)”至外院就诊,当时无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等情况,外院行CT检查见腹腔有一直径约2cm的肿大淋巴结,行手术切除颈部肿大淋巴结,术后病理示“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免疫组化:CD20(+)、CD1o(+)、Bcl-2(+)、MUM-1(部分+)、CD3(-)、CD21(FDC+)、Ki67 (70% ~ 80%+)、Bcl-6(+),原位杂交EBER(-).结合形态及免疫组化,诊断:儿童滤泡性淋巴瘤3a级,滤泡弥漫混合型,临床分期为Ⅲ期.口服“中药汤”治疗约3个月,家属拒绝化疗,期间间断出现腹痛,未行特殊处理.
杨再波刘扬张志浩闫俊慧李长春马路李荣
关键词:滤泡性淋巴瘤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颈部肿大淋巴结颈部淋巴结肿大双眼睑水肿
少量蛋白尿IgA肾病患者的临床与牛津病理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通过分析以少量蛋白尿(尿蛋白定量<1 g/24 h)和(或)血尿为主的Ig A肾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探讨牛津分型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整理502例Ig A肾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根据牛津病理分型提出的M、S、E、T 4项病理指标进行分组,分别与平均动脉压、血肌酐及24 h尿蛋白定量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牛津分型中,单项病理指标以M1多见,病理类型以M1、S1、E0、T0例数偏多;(2)M0/M1、E0/E1、T0/T1-2三项病理指标与临床指标具有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0/S1与临床指标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少量蛋白尿为主的Ig A肾病患者临床表现与牛津分型之间具有相关性,牛津分型可以有效指导临床。
刘扬田芳王静华马路张晓旭李长春
关键词:IGA肾病
53例急性肾损伤型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侵犯多系统和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肾脏受累最为常见。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临床表现多样性,急性肾损伤(acute kindey injury,AKI)在狼疮性肾炎中较为常见,为了解急性肾损伤型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病理特征,
李建军马路张志浩高秋爽刘扬符庆瑛贺发贵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急性肾损伤损伤型ERYTHEMATOSUS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