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敏
- 作品数:13 被引量:118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 如何突破教学中的“求知倦怠”与“审美疲劳”——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被引量:1
- 2013年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由于"重复感"所造成的"求知倦怠"和"审美疲劳"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求知期待和学习热情,对此有些教师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直接影响了教学的实效性。教师要在情、理、意、学四个方面下足功夫,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意悦人、以学养人,不断提高教学实效。
- 刘丽敏
- 关键词:审美疲劳
- 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中国特色与世界意义被引量:7
- 2019年
- 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序幕。7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围绕“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实现现代化”这一基本问题,勇敢推进道路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开创出了一条既顺应世界现代化的时代大势,又蕴涵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贡献了可资借鉴的中国经验、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 刘丽敏
- 关键词: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共产党
- '悲苦英雄':近代中国乡土社会的天主教徒对耶稣人性的认知初探
- 基督教义始终强调:耶稣有两个完满而整全的性质,即神性和人性,二者不可分离,耶稣是神亦是人。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与教会宣教的双重影响下,近代中国乡土社会的天主教徒对耶稣人性的理解呈现出一幅复杂的图景。为神、为人的耶稣被&quo...
- 刘丽敏
- 关键词:乡土社会天主教徒
- 新时代行业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色发展的根本遵循与行动指南——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科技大学老教授重要回信精神被引量:7
- 2022年
-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科技大学老教授的回信,表达了党中央对行业特色高校人才培养的殷切期待,为行业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色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新时代行业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守正创新的根本遵循与行动指南。
- 刘丽敏李媛
- 关键词:回信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
- 新时代高校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五个关键被引量:13
- 2019年
- 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面临着新的形势与任务。高校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把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核心目的;遵循育人规律,明确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基本原则;开辟多元渠道,构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长效机制;加强学术研究,夯实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学理支撑;及时总结经验,确保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与时俱进。
- 刘丽敏
-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
-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文化自信教育探析被引量:31
- 2018年
- 文化自信和文化建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和重要内容。当代大学生是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过程中,继承、发展、创新中华文化的中坚力量,但由于受多元文化异质性和离心力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缺乏文化自信,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文化虚无主义与冷漠心理的蔓延、文化强权主义的扩展与忧患意识的淡薄、文化消费主义与娱乐心态的泛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断探索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有效路径。
- 刘丽敏
- 关键词:文化自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 学生视角下的“纲要”课堂:活力·效力·能力
- 2016年
- 学生视角,实际上是主体性教育理论及其运用的一种简约且通俗易懂的提法。所谓主体性教育,是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学生主体性的缺失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自05方案实施以来,在中央的高度重视下,一线教师不断探索。
- 刘丽敏
- 关键词:主体性教育政治理论课教学手段现代化小班教学专题讲授政治状况
- 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课程建设的几个关键被引量:3
- 2014年
- 当今大学校园“宗教热”向我们的高校宗教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大学生的宗教观教育需要新的思路和视野。开设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课程,将其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是一个积极的回应和有益的探索。但是,如何开设好这门课程,切实完成好预设的目标和任务?这是一个亟需探讨的重大课题。本文就其中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几个问题谈一些浅见.提出只有准确理解这门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紧密联系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才能真正开设好这门课,使学生受益。
- 刘丽敏
-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课程建设
- 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涵育坚定的政治信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贯彻十九大精神的思考被引量:9
- 2018年
-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如何有效落实十九大精神的"三进"工作,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而言,应切忌面面俱到、生搬硬套,要根据课程的性质实现有机融合。文化自信是一个关键性的切入点。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和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有效融入文化自信教育,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涵育坚定的政治信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这不仅有利于推进十九大精神的"三进"工作,也将进一步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
- 刘丽敏
- 关键词:文化自信
- 党的十九大精神融入“纲要”课教学的基本思路被引量:3
- 2017年
-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中,有效落实十九大精神的"三进"工作,切忌面面俱到、生搬硬套,要依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性质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在实践上要重点把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主题,站在"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阐明中国梦的丰富内涵与历史进程;以宽广的历史视野,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以深厚的历史情怀,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科学的历史方法,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 刘丽敏李松林
- 关键词: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