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俞小忠

作品数:11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除草
  • 5篇除草醚
  • 3篇皮肤
  • 3篇化学物
  • 2篇氚标记
  • 2篇小檗
  • 2篇小檗碱
  • 2篇离体
  • 2篇经皮吸收
  • 2篇除草剂
  • 1篇电离辐射
  • 1篇对眼
  • 1篇人尿
  • 1篇色谱
  • 1篇色谱法
  • 1篇杀虫
  • 1篇杀虫脒
  • 1篇射线
  • 1篇生物监测
  • 1篇生物学

机构

  • 7篇上海医科大学
  • 4篇复旦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1篇俞小忠
  • 9篇金锡鹏
  • 2篇张年宝
  • 2篇林福云
  • 1篇李银梅
  • 1篇陈楚良
  • 1篇秦锐芳
  • 1篇龚梓初
  • 1篇王簃兰
  • 1篇张雨龙
  • 1篇刁国强

传媒

  • 2篇核技术
  • 2篇化工劳动保护...
  • 1篇劳动医学
  • 1篇国外医学(卫...
  • 1篇上海环境科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同位素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1994
  • 3篇1993
  • 5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尿中除草醚的测定
1992年
用甲苯直接萃取酸化后尿中的除草醚,以气相色谱法测定。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2μl/l;精密度为4.7%;回收率为95%。
陈楚良林福云俞小忠
关键词:除草剂除草醚
非电离辐射对眼的影响及防护被引量:5
1994年
非电离辐射对眼的影响及防护上海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金锡鹏,俞小忠非电离辐射主要指发射量子能量小于12ev,波长在10nm以上的辐射线,包括射频(微波)、红外线(IR)、可见光(VL)、紫外线(UV)和激光。它们能在自由空间和物体内传播,均可被限组织各...
金锡鹏俞小忠
关键词: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微波射线
除草醚对不同部位离体皮肤的渗透研究
1993年
皮肤是化学物进入人体的一个重要途径。化学物经皮吸收的研究在国内外已引起广泛重视。化学物经皮吸收的定性、定量可通过活体和离体的实验方法而获得。离体皮肤渗透实验方法具有快速、简易、精确、省力等优点,可在严格控制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各种影响因素的研究。但是,由于所用的离体实验方法不同,皮肤来源、性状的差异,接受液的不同,离体结果差异较大。我组在总结80年代初皮肤渗透研究的基础上。
俞小忠金锡鹏
关键词:除草醚皮肤
两种化学物经皮肤渗透的离体动式模型与活体实验的比较
1993年
本实验选用氚水及^(14)C-杀虫脒作为测试物,研究皮肤渗透的离体动式模型与活体实验的关系。经化学物皮肤吸收动态分析及动力学参数比较,均发现离体与活体实验结果相关。利用经皮肤渗透的离体动式模型进行实验研究,能估测化学物经活体皮肤吸收的速度和程度。
李银梅俞小忠金锡鹏
关键词:杀虫脒
氚标记小檗碱的制备
1992年
用氚气和5%PdO/BaSO_4反应生成新生的氚水,然后在催化剂(Pd)存在下,与小檗碱进行非均相催化氢-氚同位素交换反应,制得氚标记物。纯化后,氚化产物的放射性比活度为36.8GBq/mmol,放化纯度经HPLC和TLC测定均>95%。
匡建文张年宝金锡鹏俞小忠刁国强
关键词:小檗碱同位素交换标记化合物
人尿中除草醚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1992年
建立丁人尿除草醚气相色谱(GC、ECD)测定方法.尿样经酸化水解后,取上层液进样分析,采用Ni^63ECD检测器测定。该方法具有样品处理简单,灵敏度高,准确等特点.除草醚在0—4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利用本方法对除草醚生产工人尿样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除草醚可通过野吸道和皮肤吸收入体,工人脱离接触l0小时,捧出量最高,30小时仍有除草醚排出提示除草醚在体有蓄积作用。
俞小忠金锡鹏林福云陈楚良
关键词:除草醚气相色谱法尿样
~3H-黄柏,~3H-小檗碱的经皮渗透
1992年
采用放射性~3H标记黄柏提取物及主要组分小檗碱,利用离体皮肤渗透装置,进行离体皮肤渗透研究。对实验结果作数学模型分析。研究发现黄柏液和小檗碱水溶液或乙二醇溶液在0.99μg/cm^2和0.82μg/cm^2以上剂量组可经豚鼠皮肤和人皮渗透。黄柏水溶液高剂量组33.50μg/cm^2经豚鼠皮肤在10h的渗透速率和渗透率分别为1.30ng/min·cm^2和2.33%.比人皮0.77ng/min·cm^2和1.38为快。小檗碱水溶液高剂量组28.64μg/cm^2在9.5h经豚鼠的渗透速率和渗透率为0.45ng/min·cm和0.89%,比经人皮0.22ng/min·cm^2和0.46%快。用乙二醇作溶剂时,可显著加快黄柏、小檗碱经豚鼠皮肤的穿透。用数学方法分析求得通透常数K_p,发现黄柏、小檗碱乙二醇溶液经豚鼠皮K_p>其相应的水溶液的K_p;黄柏、小檗碱水溶液经人皮的K_p>经豚鼠皮肤的K_p.K_P值与相应的渗透速率、渗透量相一致。黄柏和小檗碱水溶液或乙二醇溶液经人皮吸收的延搁期>经豚鼠的延搁期。
金锡鹏俞小忠张年宝匡建文
关键词:经皮渗透黄柏小檗碱氚标记
化学物经皮吸收离体实验模型--动式皮肤渗透装置的建立和应用
俞小忠
化学物经皮吸收的理论与研究方法被引量:2
1990年
化学物经皮吸收是指环境中化学物与皮肤接触后进入机体血循环的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化学物先由角质层吸附,在角质层、活表皮层和真皮层穿透和扩散,后被皮肤底层毛细血管网“摄取”进入血循环。皮肤的屏障结构与扩散功能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多层结构及皮肤附属器组成。表皮位于最表层,属角化复层扁平上皮,分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和角质层。前三层细胞具有活跃的代谢功能,称活表皮层。角质层由多层的扁平死亡角质细胞组成,细胞核、细胞器均消失,胞质充满角蛋白,细胞内包裹有少量的酶,但无完整的酶系统。与表皮交接的乳头真皮层由结缔组织、血管、毛囊和皮脂腺组成。
俞小忠金锡鹏王簃兰
关键词:化学物经皮吸收
除草醚包装工人污染状况的观察
1992年
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对除草醚包装工人11名进行连续3天的皮肤污染、空气浓度和尿中除草醚排出的研究,发现空气除草醚浓度极高,在5.12—21.60mg/m^3(TWA)工人徒手操作,皮肤污染严重,手背平均污染量5.8μg/cm^2,前额1.15μg/cm^2。接触2—4h 尿中除草醚排出增加,脱离10h 后,尿排出量最大,半排期13h,到30h 后尿中仍有除草醚排出,提示除草醚可在体内蓄积。结果表明,现场接触除草醚工人经皮和呼吸道吸收均为重要的入体途径,在加强呼吸道防护的同时,必须强调皮肤的防护。
林万安俞小忠金锡鹏
关键词:皮肤污染生物监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