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欣
- 作品数:12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医药卫生更多>>
- 有效需要与残障社会福利被引量:1
- 2015年
- 需要是理解和制定福利制度的关键,是社会资源分配和福利制度运作的价值基础。残障不仅会造成残障者个人的特殊需要,也会对残障者家庭带来不容忽视的额外压力。只有那些与家庭需要一致的残障个体需要才是真正的有效需要。社会福利和服务在满足残障群体需要时应秉持个别化、独立性和选择权等基本价值理念。实现残障群体需要的基本策略包括实现从以残障者个人到以其家庭为对象的政策转变,以及发展个案管理模式下鼓励自我决定的残障社会服务。
- 何欣
- 我国残疾人自助组织发展现状及政策分析:基于组织环境视角
- 2013年
- 我国残疾人自助组织具有数量少、规模小、自身不成熟且发展缓慢等特点,在整个非政府间国际组织(NGOs)处于边缘位置。从组织环境视角分析,合法性和支持性资源状况是影响残疾人自助组织发展的两大社会性制约因素。建议通过规范政策引导、完善法律体系、调整残联系统的角色和定位等方式,助力残疾人自助组织合理发展,从而促进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和残疾人社会福利的提升。
- 何欣霍语涵
- 关键词:合法性
- 学龄前残障儿童照顾负担与支持性服务——基于Y机构实践的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学龄前阶段既是儿童照顾的高强度阶段,也是残障儿童康复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的照顾负担和照顾品质对于残障儿童及家庭的未来生活具有长远的影响。基于压力过程理论的分析框架,以X市Y机构18位学龄前残障儿童的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探究学龄前残障儿童照顾负担情况及其支持性干预对照顾负担的影响,因此构成了有益的研究探索。研究发现,学龄期残障儿童家庭照顾负担主要表现在生理负担、心理及情感负担、自我及生活认知重建和经济负担等方面,在学龄前残障儿童照顾负担表现中存在基于残障类别的差异。机构的支持性社会服务在减缓照顾压力、降低心理及情绪负担、分担照顾成本等方面对学龄前残障儿童照顾负担产生了积极影响。
- 何欣
- 儿童保护视角下的儿童社会工作服务:以某特殊儿童康复中心为例被引量:2
- 2013年
- 随着中国儿童保护的理念和实践日益发展,专业儿童社会工怍也越来越多地介入儿童保护领域,尤其是特珠儿童服务领域。特球儿童服务机构承担了特珠儿童照顾、教育等方面的功能,构成了特珠儿童社会服务的主要形式。本文基于对广东某特珠儿童康复中心的个案研究,在儿童保护视角下探讨社会工怍在特珠儿童服务机构的服务状况和问题。研究发现,目前该特珠儿童服务机构中的社会工怍存在着服务内容不完整、受限于制度规范和资源状况、缺乏服务衔接和完整服务流程等问题。儿童保护视角在政策与机构实务层面皆对于特珠儿童社会工怍服务的整畲与推进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 何欣张静骢彭亚林
- 关键词:儿童保护特殊儿童儿童社会工作
- 农村残障者家庭需求状况研究——基于河南省D村的调查
- 2015年
- 残障者的需求状况一直是学界和实务界的关注议题,相比之下国内将残障者家庭需求作为整体进行探讨的实证研究并不多见。文章以农村残障者家庭为关注点,尝试描述其基本状况和主要需求,通过对河南省D村15户残障者家庭的质性研究,发现其需求主要表现在经济需求、照顾需求和家庭关系需求三个方面。具体而言,农村残障者家庭主要面临着高额支出和更少收入来源造成的经济压力;主要照顾者体力、精力不足而引起的照顾压力;负面情绪导致的家庭关系困扰。基于上述研究发现,笔者提出了发展以家庭为本的残障社会政策和服务的相关建议。
- 胡欣然何欣
- 关键词:经济需求
- 8~16岁普校就读听障儿童自我意识水平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研究8~16岁普校就读听障儿童自我意识水平,并与常模进行比较,为听障儿童全人发展提供政策和服务建议。方法以PiersHarris自我意识量表为测量工具,选取广东、陕西、湖南、吉林、山东5个省份就读于普通学校的8~16岁听障儿童为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460份。结果(1)8~16岁普校就读听障儿童自我意识水平在年龄、地域两个维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性别、康复手段、是否独生子女、主要照顾者等维度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2)普校就读听障儿童在行为、焦虑、合群及幸福与满足4个子维度与总分显著低于中国儿童自我意识水平常模(P<0.05)。结论8~16岁普校就读听障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低于同龄健听儿童。全人发展理念下的社会政策和系统性支持服务是实现听障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
- 何欣谢菡姚敏陈恺安邢亚静赵倩朱晶
- 关键词:自我意识全人发展
- 返乡工伤致残农民工生存状况研究
- 本研究聚焦返乡工伤致残农民工这一特殊弱势群体,以SAFE模型为分析框架,采用定性研究方法,通过对21名返乡工伤致残农民工的面对面、半结构的深度访谈描述和分析返乡工伤致残者的生存状况及影响其生存发展的风险性因素.研究发现,...
- 何欣吴蕾
- 关键词:权利保障社会环境
- 文献传递
- 返乡工伤致残农民工生存状况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文章聚焦返乡工伤致残农民工这一特殊弱势群体,以SAFE模型为分析框架,采用定性研究方法,通过对21名返乡工伤致残农民工进行面对面、半结构的深度访谈,较为系统地分析了这一群体的生存状况,以及影响其生存发展的风险因素。研究发现,工伤、残障与户籍的叠加效应致使这一群体处于极端弱势地位,返乡是其迫不得已的生存策略。医疗康复资源严重不足、社会连接及支持系统的脆弱与单一、以及单纯自我依赖的经济保障构成了影响其生存发展的三大风险性因素。返乡工伤致残群体处于极端弱势地位且带有强烈的隐蔽性,而提供基本的、整合的、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会保障政策和相关服务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基础和有效途径,注重个案管理的制度设计是有益的政策方向。
- 何欣吴蕾
- 关键词:返乡农民工
- 专业化:残疾人自助组织发展的影响因素被引量:3
- 2011年
- 专业化与自助组织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问题。对北京6家残疾人自助组织展开的研究发现,专业教育和专业支持构成自助组织专业化的两个主要方面。专业教育主要表现为对非政府组织(NGO)的理解和对自助组织发展相关政策的认知。专业教育不足,使残疾人自助组织的发展陷入"能力不足—影响行政效率—组织成员投入不足—项目效果较差—组织能力难以提升"的恶性循环当中。直接参与组织运作与管理和志愿性专业支持是残疾人自助组织两种主要专业支持的表现方式。其中,志愿性专业支持较为普遍,但存在临时性、非长期性的缺陷。这种现状有利于保证残疾人自助组织的充分自主性,但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 何欣魏雁滨
- 关键词:专业教育
- 北京市青少年志愿服务现状及参与意愿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本文从服务学习视角,通过对北京市青少年志愿服务状况的问卷调查,探寻青少年志愿服务参与意愿及其与志愿服务实践的相互影响。研究发现,提高青少年志愿服务的参与意愿,促进青少年志愿服务的实践,有赖于青少年志愿服务对青少年现实需求和发展需要的有效把握和回应,有赖于青少年志愿服务环节和环境的完善。
- 何欣张娅楠谢玮洁
- 关键词:参与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