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斌 作品数:24 被引量:114 H指数:7 供职机构: 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安徽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 安徽省教育厅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放射治疗45例转移性脊髓压迫症的临床观察 2011年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所致脊髓压迫症的放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放疗科2003年4月-2010年8月住院治疗的45例恶性肿瘤所致脊髓压迫症患者,采用放射治疗加激素治疗。直线加速器6MV-X线外照射,照射野范围包括转移椎体上、下各一个正常椎体,位于颈段的病灶用两侧对穿照射,位于胸、腰骶部的病灶照射方式从后背单野或前后野垂直照射。照射剂量300 cGy×10次,5次/周,或200 cGy×20次,5次/周。所有病例放射治疗时辅助使用地塞米松(10mg/d)加20%甘露醇(250 m l/d)静脉滴注。放疗结束后1个月记录患者症状和体征变化,评价疗效。结果背痛总有效率达84.4%(38/45);运动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75.6%(34/45);膀胱括约肌功能恢复率37.5%(3/8)。结论恶性肿瘤所致脊髓压迫症患者采用放射治疗加激素治疗症状缓解率高。 刘静景 徐全敬 何斌 沈学明关键词:恶性肿瘤 累及野调强放疗在老年食管癌患者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累及野调强放疗在老年食管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0岁以上、单纯放疗的43例老年食管癌患者的完整临床病理资料。全组行累及野调强放疗,98%食管癌大体肿瘤靶区(GTV)剂量为60~66 Gy/30~33 F,95%临床靶区(CTV)剂量50~54 Gy/30~33 F。结果 43例老年食管癌患者中,临床表现以进食梗阻为首发症状者占79.1%,原发部位胸下段占48.8%,病变长度>5 cm占45.4%;区域淋巴结转移率19.4%,按非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分期:Ⅱ期占32.6%,Ⅲ期占67.4%;合并慢性疾病者占69.8%。全组近期有效率为88.4%;1、2年生存率为分别55.8%和30.2%;影响生存率的独立风险因素为放疗前病灶的GTVnx体积大小和淋巴结有无转移。结论老年食管癌患者局部晚期较多,区域淋巴结转移较少;累及野调强放射治疗近期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小,是70岁以上老年食管癌首选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 汪朝歌 李多杰 李红伟 何斌 蔡汉飞 段诗苗 江浩关键词:食管肿瘤 调强放疗 BAY 11-7082对人鼻咽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2020年 目的探讨BAY 11-7082对人鼻咽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人鼻咽癌细胞SUME-a采用2.5 mol/L和5μmol/L的Bay 11-7082培养2 h(实验1组与实验2组),处理时间为48 h,将在细胞当中只加入相同量0.1%DMSO溶液设置为空白对照组。CCK8法检测三组的细胞增殖,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测定(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RT-PCR与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YBX-1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实验1组与实验2组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而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而实验2组的细胞增殖活性降低更明显,细胞凋亡率增加更明显(P<0.05);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明显,而实验2组的更明显(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实验1组与实验2组的p65、YBX-1表达及p65mRNA、YBX-1mRNA降低,实验2组的p65、YBX-1表达及p65mRNA、YBX-1mRNA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BAY11-7082可能抑制人鼻咽癌细胞SUME-a增殖,且具有剂量依赖性,其诱导细胞凋亡,部分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p65表达、细胞周期分布与YBX-1蛋白水平而实现。 何斌 万强琨 周育夫 崔珍 江浩 沈学明关键词:BAY 人鼻咽癌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率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脑病12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脑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鼻咽癌在放射治疗后发生放射性脑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0例发生放射性脑病病变部位:颞叶99例,双侧28例,单侧72例,脑桥20例。全组随访率100%,108例仍存活,12例死于放射性脑病。结论鼻咽癌放射性脑病与肿瘤分期、放射剂量及照射野设计有关。放射性脑病预后不佳,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楼建军 崔珍 何斌 殷红梅 沈学明 江浩关键词:鼻咽癌 放射性脑病 人参皂苷Rg3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3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鼻咽癌放疗患者共5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Rg3组,每组25例。放疗结束后,分离各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采用MTT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亚群,间接ELISA法检测Ig G、Ig M抗体水平及Th1/Th2细胞因子表达。结果人参皂苷Rg3可促进鼻咽癌放疗患者淋巴细胞增殖,上调CD4+、CD4+/CD8+、Ig G、Ig M、IL-2,下调CD8+、IL-6,并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人参皂苷Rg3可显著增强鼻咽癌放疗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提示人参皂苷Rg3可作为潜在免疫增强剂,拮抗鼻咽癌放疗所致的免疫抑制。 何斌 钱立庭 江浩关键词:人参皂苷RG3 鼻咽癌 放疗 淋巴细胞 非高发区鼻咽癌复发和转移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江浩 汪庚明 徐洪波 何斌 李多杰 孙谦 周燕 张亚军 马士崟 项平 1、研究背景随着肿瘤综合治疗及放疗技术的提升,鼻咽癌五年生存率由10年前的50%上升到70%左右,但仍然存在30%的失败机会,转移和复发是其失败的主要缘由。寻找其复发和转移的可能临床证据,尤其是早期预测、转移基因组学指标...关键词:关键词:鼻咽癌 肿瘤综合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全脑放疗患者联合同步或序贯推量的疗效对比 2024年 目的 对于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行全脑放疗的患者,联合同步或序贯推量两种放疗方式进行疗效对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肿瘤放疗科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全脑放疗患者125例的临床资料,分为同步组(68例)和序贯组(57例)两组。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全脑放疗联合同步推量和全脑放疗联合序贯推量,通过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存期长短,不同方式的全脑放疗并不会导致患者复发部位出现明显的差异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对于急性及晚期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的结果上,两组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步组优于序贯组。结论 对于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行全脑放疗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而生存期方面联合同步推量较序贯推量略有优势。 符诗薇 金伟伟 李婷婷 何斌 余定玥 康佳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脑转移 下调MTHFD2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的侵袭和转移的作用及影响机制 2023年 目的:观察线粒体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2(mitochondrial 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dehydrogenase 2,MTHFD2)基因表达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ctrl组)、阴性对照组(si-NC组)及转染siRNA-MTHFD2组(si-MTHFD2组)。采用qRT-PCR法检测人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RWPE-1以及前列腺癌PC3细胞中MTHFD2的mRNA表达,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MTHFD2对PC3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E-cadherin、Vimentin和N-cadherin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前列腺癌PC3细胞较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中MTHFD2表达水平升高(P<0.05),si-MTHFD2组MTHFD2 mRNA表达水平较ctrl组和si-NC组降低(P<0.05);si-MTHFD2组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较ctrl组和si-NC组降低(P<0.05);si-MTHFD2组E-candherin蛋白表达水平较ctrl组和si-NC组升高(P<0.05),Vimentin和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较ctrl组和si-NC组降低(P<0.05)。结论:下调MTHFD2表达可增加前列腺癌细胞凋亡能力,抑制前列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 万强琨 何斌 宋世龙 江浩关键词:前列腺肿瘤 Ezrin蛋白与E-cadherin在食管鳞癌中的联合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Ezrin蛋白与E-cadherin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以30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作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6例ESCC组织标本中Ezrin蛋白与E-cadherin的表达.结果:ESCC组织中Ezrin蛋白与E-cadherin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78.95%和59.21%;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异常表达率分别为26.67%和6.67%,两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Ezrin蛋白异常表达在ESCC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分化程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和P<0.01),E-cadherin异常表达在ESCC组织的浸润深度、ESCC细胞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P <0.01).Ezrin蛋白与E-cadherin在ESCC中的异常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5).E-cadherin异常表达组Ezrin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E-cadherin正常表达患者(P<0.05).两者同时异常表达的40例中淋巴结转移高达70%,而两者同时正常表达的11例均无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zrin蛋白与E-cadherin在ESCC组织中均异常表达,且呈正相关.联合检测Ezrin蛋白和E-cadherin的表达有助于综合判断ESCC的浸润、转移及预后. 崔珍 何斌 殷红梅 楼建军 吴云来 刘静景 李多杰 江浩 彭开桂关键词:食管肿瘤 EZRIN蛋白 3TSR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 2010年 近年来,肿瘤的生物治疗逐渐得到重视,其中备受关注的领域之一就是血管抑制剂的应用。人类凝血酶敏感蛋白-1(tThrombospondin 1,TSP-1)的1型重复序列(three thrombospondin-1 type 1 repeats,3TSR,TSRs)是从TSP-1中提纯的抗血管生成的功能结构域。3TSR作为一种较新的抗新生血管形成因子,保留了TSP-1抑制新生血管形成的功能,同时很大程度上降低了TSP-1其他功能引起的副作用。它可能通过诱导内皮细胞凋亡抑制新生血管生成。 郭卿 江浩 沈学明 彭开桂 汪庚明 何斌关键词:血管生成抑制因子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