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新平

作品数:7 被引量:84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黄土
  • 2篇地质
  • 2篇铁路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分析
  • 1篇地质环境
  • 1篇地质特性
  • 1篇地质选线
  • 1篇地质灾害
  • 1篇地质灾害特征
  • 1篇冻土
  • 1篇冻胀
  • 1篇断裂带
  • 1篇断陷
  • 1篇选线
  • 1篇沂沭断裂带
  • 1篇灾害特征
  • 1篇湿陷性
  • 1篇湿陷性黄土
  • 1篇石武客运专线

机构

  • 5篇中国铁路设计...
  • 3篇西北大学
  • 1篇铁道第三勘察...
  • 1篇铁道部第三勘...

作者

  • 7篇付新平
  • 2篇王家鼎
  • 1篇李翔
  • 1篇朱亮
  • 1篇许再良
  • 1篇康卫东
  • 1篇冷景岩
  • 1篇罗奇斌
  • 1篇谷天峰
  • 1篇储文静
  • 1篇丁勇
  • 1篇杨军杰

传媒

  • 3篇铁道标准设计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冰川冻土
  • 1篇地理科学
  • 1篇铁道勘察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胶新铁路沂沭断裂带工程地质选线被引量:1
2004年
沂沭断裂带是我国东部一条规模巨大、新构造活动强烈的断裂带,长期以来一直是铁路建设和重大工程的禁区.通过对综合勘察成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沂沭断裂带进行稳定性分区和评价,并选出一条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的线位,对以后在类似条件地区的工程建设选线、选址具有指导意义.
付新平李翔
关键词:胶新铁路沂沭断裂带地质选线地层分析断陷
山西吕梁地区三趾马红土的工程地质特性及其工程环境效应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山西吕梁地区分布大量三趾马红土。试验分析发现:1三趾马红土以黏粒和粉粒(<75μm)为主,约占总含量的96%以上;主要矿物成分以伊利石为主,平均含量为61%,其次为绿泥石和蒙脱石,为弱—中等膨胀性土;2三趾马红土的骨架主要为黏、粉粒聚合而成的团粒和集粒,土体内部微孔隙、裂隙较发育,崩解性强;3三趾马红土天然状态下的体缩变化较小,强度较高,当其由天然状态变化至饱和状态时,强度下降明显,尤其是由塑性含水量状态变化至饱和状态时,强度急骤下降,其中黏聚力较内摩擦角下降趋势更为明显,为强度变化中的主变量。由于三趾马红土本身的物理特性,在外力的作用下,该区域易发生工程地质环境问题。
储文静付新平蔡云廷
关键词:工程地质特性工程环境效应
高速铁路路基填料冻胀试验研究被引量:19
2015年
路基冻胀是季节冻土区修建高速铁路必须面对的关键性技术难题.国内外针对路基填料的冻胀机理和特性进行了很多研究,但很少涉及路基填料的渗透性问题.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细颗粒含量对路基填料含水量和冻胀率的影响,通过现场试验研究了路基填料的渗透性能,选取哈齐客专某试验段路基进行冻胀监测,验证了防冻层填料的导水特征及其防冻胀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填料防冻的技术路线是可行的,通过合理控制填料组分、级配、细颗粒含量等设计参数,严格把控施工质量,路基填料能够满足高速铁路路基防冻胀要求.
冷景岩付新平杨军杰
关键词:路基冻胀季节冻土高速铁路路基填料
基于斜坡单元的区域斜坡稳定性评价方法被引量:34
2013年
为对大范围区域斜坡的稳定性进行有效、定量的评价,提出一个耦合二维力学分析模型的区域斜坡稳定性评价方法。选择宝鸡市金台区的一段黄土沟谷作为研究区,对文章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首先,利用GIS实现斜坡单元的划分;然后,利用钻探及调查得到的地层数据形成区域的多层Grid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发程序,完成计算剖面生成、滑面搜索、稳定性评价等工作;最后,根据各单元的稳定性系数,生成区域斜坡稳定性分区图。这种方法以二维极限平衡方法为基础,即可得到研究区域的二维安全系数分布图,又可求得最危险滑动面的位置和规模。
谷天峰王家鼎付新平
关键词:黄土滑坡稳定性分析GIS
考虑基质吸力下的黄土边坡稳定性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降雨入渗使得非饱和黄土含水量增加,基质吸力降低,进而导致边坡稳定性下降。选取某铁路沿线黄土边坡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非饱和黄土的基质吸力试验。结果表明,在0~260kPa低吸力范围内,原状黄土土水特征曲线呈指数形式。进而,通过控制基质吸力的三轴试验,测定了非饱和黄土的抗剪强度,结果表明,黄土由饱和至非饱和状态转变时内摩擦角增大,非饱和黄土莫尔库伦破坏包面是一个上翘曲面。在此基础上,运用GeoStudio进行了降雨数值模拟和边坡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和降雨持时的延长,边坡表层孔隙水压力逐渐增加,对应基质吸力持续减小,水头等值线在坡顶和坡脚最为密集;降雨强度越大,持时越长,越不利于边坡稳定。
付新平丁勇
关键词:基质吸力降雨入渗非饱和黄土边坡稳定
石武客运专线石郑段地质灾害特征与工程防治措施被引量:3
2010年
在充分研究石武客运专线石郑段地质环境的基础上,根据地质调绘、地质勘探成果,系统总结了沿线地面沉降、地裂缝、砂土液化、土质地基变形等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及对铁路客运专线的危害,结合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技术标准高、沉降控制严格的技术特点,提出了针对地面沉降、地裂缝、砂土液化、土质地基变形等方面的工程防治措施,为工程建设顺利实施提供了地质保障。
付新平
关键词:石武客运专线地质环境地质灾害
湿陷性黄土试坑浸水试验中土压力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5
2012年
通过在山西运城湿陷性黄土地区进行的现场试坑浸水试验,首次将土压力数据传感器引入浸水试验当中,较为精确记录了试验过程中不同深度土层的土压力的变化特征,并将此变化特征与试验沉降观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了解了二者之间的变化方式及规律,从而阐明了湿陷性黄土遇水发生湿陷而产生沉降变形的临界条件及时间点,即沉降或突降的发生一般是在土层压力变化至最小或接近最小的时段。
罗奇斌王家鼎康卫东朱亮许再良付新平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土压力沉降变形传感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