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麟
- 作品数:22 被引量:86H指数:5
- 供职机构: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降压对血肿扩大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得到早期降压治疗对血肿扩大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强化降压组与标准降压组,各40例。强化降压组除采用常规治疗外,并采用早期降压治疗,并维持到入院后24 h;标准降压组采用常规治疗外,按照指南标准给予降压治疗;并观察比较2组患者入院后24 h内血肿扩大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血肿体积比较差异性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24 h后血肿体积比较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降压组血肿扩大率为7.5%,标准降压组血肿扩大率为27.5%,两组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强化降压组低于标准降压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降压治疗,能够有效控制血肿扩大的发生,可以降低患者的病残率及病死率,更好地改善预后。
- 于海东高麟麻晓融董宇峰
- 关键词:早期降压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扩大
- 高血压脑出血术式选择及意义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选择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外科最佳手术方案,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对我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1月~2014年6月手术的患者遵循个体化治疗的原则,按大骨瓣开颅(A)、小骨窗开颅(B)、立体定向钻孔引流(C)、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D)、神经内镜手术(E)的手术方式分为5种,结合病人条件,对个体化选择手术时机和术式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个体化手术方式,均可明显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结论:把握好手术时机,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既要达到手术目的,又要将手术创伤降低到最小程度,是提高手术质量的关键。
- 高麟谢丽萍朱东于海东
- 关键词: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式个体化治疗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防治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总结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收治的172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2例手术病人,21例发生术后再出血,发生率12.2%。行再次手术17例,4例保守治疗。结论:术中妥善止血、操作细致,术后保持血压平稳等综合治疗是减少再出血的关键因素。
- 董宇峰高麟张英华朱东麻晓融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再出血
- 儿童交通性脑积水采用可调压和固定压分流管治疗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5年
- 将我院2012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58例交通性脑积水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所有患儿均应用脑室-腹腔分流术(VPS)治疗,对照组应用固定压分流管治疗,研究组应用可调压分流管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成功率与并发症率。研究组手术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RR均数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交通性脑积水患儿应用可调压分流管,能够明显提高手术治疗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率,可推广。
- 高麟谢丽萍麻晓融董宇峰
- 关键词:儿童交通性脑积水
- 重型颅脑损伤老年患者合并脑积水30例治疗体会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老年患者合并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07年10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脑积水老年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22例,好转5例,显效2例,无效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老年患者,若出现脑积水应及早诊断,及时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积极进行综合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 于海东麻晓融高麟
- 关键词:颅脑损伤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预后
-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在神经外科颅内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分析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NGS)在神经外科颅内感染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20例神经外科术后拟诊颅内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两周后由3位神经外科专家共同判断是否确诊为颅内感染。对20例患者的脑脊液细菌培养结果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宏基因组二代测序诊断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100.0%(13/13),85.7%(6/7)及95.0%(19/20);细菌培养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69.2%(9/13),57.1%(4/7),65.0%(13/20);宏基因组二代测序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均高于脑脊液细菌培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在神经外科颅内感染病原学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
- 于海东朱东高麟李海龙
- 早期颅骨修补术与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外伤临床效果对比分析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观察对脑外伤患者同时实施早期颅骨修补术、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方案进行治疗后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7年2月脑外伤患者80例,依据分段随机化原则分两组,40例为一组。对照组先给予脑室腹腔分流术、后进行颅骨修补术的顺序治疗,观察组同时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的GO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脑外伤患者的GOS评分良好率是52.50%,优于对照组,且本组死亡率为0.00%,综合测评其效果和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优势,P<0.05。结论同时给脑外伤的患者进行早期颅骨修补术、脑室腹腔分流术,能够抢得治疗先机,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 李海龙高麟麻晓融董宇峰
- 关键词:脑室腹腔分流术脑外伤
- 急性脑损伤后血小板参数变化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①选择伤后24 h入院的颅脑损伤患者50例,将其分为轻伤组(GCS〉8分)和重伤组(GCS≤8分),自血小板出现异常日开始监测外周血PLT数量、PLT平均体积、PLT体积分布宽度,另取50例非血小板异常颅脑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差别。②治疗3个月后,根据GOS将病人分为两组(GOS 1~3分组及GOS 4~5分组),比较两组血小板及其参数的异常情况。结果:①急性脑损伤患者PLT计数低于对照组,MPV、PDW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随着颅脑损伤伤情加重,血小板下降趋势亦明显。③治疗3个月后,GOS 1~3分组比GOS 4~5分组血小板下降趋势更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颅脑损伤后存在血小板的异常,且与颅脑损伤程度相关,检测其变化有助于对颅脑损伤伤情、预后的判断,并为颅脑损伤治疗提供新思路。
- 于海东麻晓融朱东高麟李海龙董宇峰张英华郑春芳
- 关键词:颅脑损伤血小板血小板参数
- 颅骨生长性骨折诊疗体会
- 2011年
- 目的探讨儿童颅骨生长性骨折发病机制、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儿童颅骨生长性骨折手术治疗本院及华西医院脑外科病例7例。结果 7例均有明确颅脑外伤史,平均发病年龄2.78岁,临床表现为头部包块、颅骨缺损及神经功能障碍。行硬脑膜修补、颅骨成形术可取得满意疗效。除1例患儿使用人工硬脑膜修补硬脑膜出现排异反应、高热不退后,经二次手术取出人工硬脑膜,采用自体组织修复外,其余6例恢复良好。结论 (1)颅骨骨折致硬脑膜破损为GSF发病的病理基础,婴幼儿期颅脑发育、外伤后局部颅内压力增高为发病的重要因素;(2)GSF一经确诊即应手术治疗,显露硬脑膜残缘,术中见硬脑膜缺损往往大于颅骨缺损,严密修补硬脑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3)笔者认为婴幼儿硬脑膜修补最好使用自体组织修补。
- 李海龙高麟麻晓融董宇峰李国平
- 关键词:颅骨生长性骨折诊疗
- 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利弊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选择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外科最佳手术方案,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评估本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颅治疗的预后,结合患者条件,对个体化选择手术时机和术式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骨窗患者186例,术后复发出血者者4例,并发较严重硬膜下积液者4例。结论:与许多文献报道相反,临床证实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预后欠佳,不值得推荐。
- 高麟谢丽萍于海东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