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丹萍
- 作品数:10 被引量:80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系统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子宫内膜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子宫内膜癌筛查中的效果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子宫内膜癌筛查中的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12月就诊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的150例具有诊断性刮宫或宫腔镜活检的患者,应用宫腔刷刷取子宫内膜进行液基细胞学诊断,同时行诊断性刮宫或宫腔镜活检进行病理诊断。以诊断性刮宫或宫腔镜活检的病理诊断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子宫内膜液基细胞学诊断的诊断符合率、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 150例患者中,子宫内膜癌前病变13例,子宫内膜癌12例;宫腔刷采集子宫内膜进行液基细胞学诊断的诊断符合率为96.0%,敏感度95.2%,特异度96.9%。宫腔刷不仅可用于液基细胞学诊断,同时对刷取的子宫内膜组织物也可进行组织学诊断。结论宫腔刷刷取子宫内膜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敏感度及特异度;宫腔刷刷取的组织物组织学诊断有望为子宫内膜癌的筛查提供组织学确诊依据。
- 张保华冯晓丹申丽徐文怡顾丹萍李岚季静郭洁程薇薇聂启琴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液基细胞学检查
- 子宫内膜采集器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采集器(endometrial sampling device,ESD)在子宫内膜病变(endometrial disorders,E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8年10月—2012年3月就诊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的172例疑似ED患者应用ESD采集子宫内膜组织,将获取的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细胞涂片;然后将其浸入10%甲醛液中固定,对其中颗粒状的有形成分行石蜡切片及组织学分析。所有患者均同时行诊断性刮宫术,以其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分别分析ESD细胞涂片法、有形成分石蜡切片法及两者联合诊断法的诊断符合率,以及三种方法在ED诊断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ESD细胞涂片法、有形成分石蜡切片法以及两者联合诊断法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4.9%、94.8%、95.3%,细胞涂片法的诊断符合率明显低于有形成分石蜡切片法及联合诊断法(P值均<0.05),后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诊断敏感度分别为82.5%、93.7%、96.8%,细胞涂片法的诊断敏感度明显低于有形成分石蜡切片法及联合诊断法(P值均<0.05),后两者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诊断特异度分别为91.3%、97.8%、91.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D不仅可用于涂片法细胞学诊断,也可对子宫内膜的有形成分行石蜡切片法组织学诊断,从而提高ESD对于ED的诊断效能。
- 张保华冯晓丹史益凭申丽朱泰来顾丹萍李岚王琴姚敏徐丛剑
- 关键词:子宫内膜病变细胞涂片石蜡切片
- 联合宫腔刷及宫腔吸管采集子宫内膜在子宫内膜癌筛查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宫腔刷及宫腔吸管采集子宫内膜的组织学诊断在子宫内膜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具有宫腔镜活检指征的患者,先采用宫腔刷刷取子宫内膜,再用宫腔吸管将脱落于宫腔的子宫内膜吸出,对两者获取的子宫内膜"有形成份"经石蜡包埋后进行组织学诊断,同时行宫腔镜活检进行组织学诊断。以宫腔镜活检的组织学诊断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联合采样中子宫内膜"有形成份"的检出率以及对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符合率、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 150例患者中,联合采样获取子宫内膜"有形成份"92例,检出率为61.33%。经宫腔镜活检确诊癌前病变11例及子宫内膜癌15例。15例子宫内膜癌中,联合采样"有形成份"组织学诊断14例,诊断符合率为93.33%、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99.26%。结论联合应用宫腔刷及宫腔吸管可提高样本检出率,有利于子宫内膜癌的筛查;宫腔刷取子宫内膜"有形成份"有利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诊断。
- 张保华冯晓丹申丽曹斐蔡丽虹顾丹萍季静周小莉程薇薇聂启琴李岚
- 关键词:组织学诊断子宫内膜癌
- 宫腔刷取子宫内膜的细胞学及有形成分组织学联合诊断对子宫内膜癌筛查价值的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宫腔刷取子宫内膜的细胞学及有形成分组织学联合诊断对子宫内膜癌的筛查价值。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就诊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的150例具有诊断性刮宫或宫腔镜活检的患者,应用宫腔刷刷取子宫内膜进行液基细胞学诊断,并对刷取出的子宫内膜有形成分进行组织学诊断,同时行诊断性刮宫或宫腔镜活检进行组织学诊断。以诊断性刮宫或宫腔镜活检的组织学诊断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分别分析子宫内膜细胞学诊断、有形成分组织学诊断及二者联合诊断的诊断符合率、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 150例病例中,子宫内膜癌前病变13例,子宫内膜癌12例。宫腔刷取子宫内膜的细胞学诊断、有形成分组织学诊断及联合诊断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0%、98.0%和99.3%;敏感度分别为95.2%、100%和96.2%;特异度分别为96.1%、97.7%和100%。宫腔刷不仅可对刷取物进行细胞学诊断同时对刷取的子宫内膜"有形成分"可进行组织学诊断。结论宫腔刷取子宫内膜的细胞学及有形成分组织学联合诊断对对子宫内膜癌及癌前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敏感度、特异度,有利于子宫内膜癌的筛查;而其中的有形成分组织学诊断与诊刮或宫腔镜活检的组织学诊断具有一致的诊断效果。
- 李岚张保华冯晓丹申丽蔡丽虹顾丹萍季静郭洁曹斐程薇薇聂启琴董兴海
- 关键词:细胞学诊断组织学诊断
- 宫腔刷取子宫内膜有形成分组织学诊断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宫腔刷取子宫内膜有形成分组织学诊断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就诊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的150例具有诊断性刮宫或宫腔镜活检指征的患者,应用宫腔刷刷取子宫内膜,对刷取出的子宫内膜有形成分进行组织学诊断,同时行诊断性刮宫或宫腔镜活检进行组织学诊断。以诊断性刮宫或宫腔镜活检的组织学诊断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子宫内膜有形成分组织学诊断的诊断符合率以及子宫内膜有形成分的检出率。结果 150名患者中,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患者22例,分泌期子宫内膜患者9例,子宫息肉35例,萎缩性内膜伴炎症2例,单纯性增生过长47例,复杂性增生过长10例、癌前期非典型增生13例和子宫内膜癌12例。除萎缩性内膜伴炎症(50%)和内膜息肉(14.29%)有形成分检出率较低外,其他病变检出率为80%(复杂性增生过长)或以上。子宫内膜有形成分诊断符合率除增生期子宫内膜(95%)和非典型增生(93.32%)外,均达到100%。卡方检验结果提示,内膜息肉有形成分检出率(14.29%)均显著低于其他病理类型(P<0.05)。其他各种病理类型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性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腔刷取子宫内膜有形成分除子宫内膜息肉外均有较高检出率;子宫内膜有形成分组织学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子宫内膜有形成分的组织学读片效果与诊刮或宫腔镜活检的组织学读片效果一致。
- 李岚张保华冯晓丹申丽曹斐蔡丽虹顾丹萍季静郭洁程薇薇聂启琴
- 关键词:子宫内膜病变组织学诊断
-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预防卵巢巧克力囊肿术后复发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在预防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64例,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后随机编入3组,分别使用超小剂量米非司酮6.25mg/d(A组)、小剂量米非司酮12.5mg/d(B组)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药物(达菲林)(C组),疗程均为3个月并随访1年,观察各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术后1年的各组复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6.018,P〈0.05),A组复发率最高(30.43%),C组复发率最低(6.67%)。A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用药第3个月子宫内膜厚度无显著性差异(t=1.263,P〉0.05),B组患者术后用药第3个月子宫内膜厚度显著高于术前(t=3.674,P〈0.05),C组患者术后用药第3个月子宫内膜厚度显著低于术前(t=4.257,P〈0.05)。经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A组和B组患者术前和用药后子宫内膜病理分型均无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265、0.051,均P〉0.05),C组患者术前和用药后子宫内膜病理分型有显著性差异(P=0.023〈0.05),各组患者用药后均无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发生。3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29〈0.05),C组最高(52.94%)。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可有效预防卵巢巧克力囊肿术后复发,不良反应相对较小,短期应用未发现子宫内膜异常增生,有临床应用价值。
- 冯晓丹李岚郭洁季静徐文怡顾丹萍史益凭姚敏张保华
- 关键词:米非司酮卵巢巧克力囊肿复发子宫内膜增生
- E26转录因子和VEGF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E26转录因子(E26 transformation specific-1,Ets-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在55例卵巢上皮性肿瘤以及12例正常卵巢组织中,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中Ets-1及VEGF蛋白的表达;原位杂交法检测组织中Ets-1 mRNA的表达。结果Ets-1及VEGF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良性及交界组(P<0.01)。FIGOⅢ-Ⅳ期组中Ets-1以及VEGF蛋白的表达均高于FIGOⅠ-Ⅱ早期组(P<0.05);肿瘤细胞低分化组中Ets-1的表达明显高于中高分化组(P<0.01);有淋巴结转移组中两者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Ets-1蛋白和m RNA的表达显著相关(rs为0.609,P<0.01);肿瘤组织中Ets-1和VEGF的表达密切相关(rs=0.288,P<0.05)。结论 Ets-1和VEGF是卵巢上皮性肿瘤中重要的促血管生成因子,与肿瘤的发展转移及患者的预后关系密切。
- 顾丹萍冯晓丹王建军
- 关键词:E26转录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卵巢上皮性肿瘤原位杂交
- 5004例非沪籍孕产妇产前检查及不良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1
- 2013年
- 目的:通过对非沪籍孕产妇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发现存在问题,加强对该类人群的孕期保健管理,减少不良妊娠结局。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09及2010年住院分娩的非沪籍孕产妇的产检情况和妊娠结局进行分析,以同期沪籍孕产妇为对照,比较两者的不同。结果:与沪籍孕产妇相比,非沪籍孕产妇以经产妇居多,平均年龄较大,绝大多数(94.9%)为大专以下学历;46.92%无产检,仅3.58%有正规产检;孕产妇中过期妊娠、低体重儿以及巨大儿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与沪籍孕产妇相比,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过期妊娠、低体重儿以及巨大儿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与产前检查次数呈明显相关(P<0.001)。结论:非沪籍孕产妇,尤其是低学历者缺乏足够的围产期保健,更容易出现过期妊娠、低体重儿以及巨大儿等不良妊娠结局;产前检查对改善不良妊娠结局,如防止过期妊娠儿出生、减少巨大儿出生等有积极作用,应加强低学历非沪籍孕产妇的产前保健。
- 张保华冯晓丹郭洁朱泰来季静李岚顾丹萍李华萍
- 关键词:孕期保健产前保健
- 米非司酮预防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宫腔镜术后复发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4
- 2015年
-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预防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DUB)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endometrium,TCRE)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诊断为DUB、具有宫腔镜手术指征的患者60例。所有患者术前3个月内行诊断性刮宫术,并经子宫内膜病理检查排除恶性病变。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给予TCRE治疗。研究组在术后第1日起,口服米非司酮,剂量为12.5 mg/d,持续3个月,对照组不给予药物处理。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患者的月经情况、血红蛋白(Hb)、子宫内膜厚度及手术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3个月内均闭经,停药后3例患者出现月经复潮,经量较术前明显减少;对照组术后22例闭经,8例月经复潮,其中3例月经量与术前相当;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的平均Hb量均较术前上升,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子宫内膜平均厚度低于术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UB患者TCRE后辅助口服米非司酮可减少患者月经量,甚至导致闭经,预防DUB复发,提高宫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
- 张保华冯晓丹郭洁季静李岚司琼顾丹萍
- 关键词:米非司酮宫腔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