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跃辉
- 作品数:10 被引量:50H指数:5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诊抢救室输液患者静脉炎发生原因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分析急诊抢救室输液患者静脉炎发生的原因,提高抢救室患者输液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急诊抢救室59例发生静脉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诊抢救室发生静脉炎患者以60岁以上老年人为主;医源性静脉炎的发生原因主要是使用外周静脉输注血管活性药和同一静脉通路中使用两种药物等。结论:加强急诊抢救室医护人员静脉输液知识的培训,规范护理操作行为,选择合理规范的给药途径、给药方法、给药浓度,加强用药观察,是提高急诊抢救室患者输液安全的有效措施。
- 韩跃辉
- 关键词:抢救室静脉炎
- 以护理单元为单位的新型护理培训模式在急诊的实施与效果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以护理单元为单位的新型护理培训方法在急诊的实施与效果。方法:通过对我院急诊科急诊流水护理单元培训模式的重新构建,制定了合理的培训模式和贴近急救护理工作需求的培训内容,灵活了考核方法。结果:经过8个月的实践显示,使用新的护理培训模式,护士的参与率由(81.79±7.14)提高到(88.06±7.61);考核的优秀率由22%提高到45%。结论:新的培训模式在以护理单元为单位的急诊培训中效果显著。
- 韩跃辉孙卫楠
- 关键词:急诊护理
- 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护理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被引量:14
- 2011年
- 目的分析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护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10日-3月2日本院急诊抢救室留观3d以上患者的情况,分析护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结果本院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护理存在问题如下功能制护理模式不能满足老年危重患者护理需求;留观老年危重患者疾病类型多样;留观老年危重患者易于出现并发症;护士人力不足。结论本院急诊留观患者以老年患者居多,且疾病类型多样,护士人力不足,应改变急诊的护理工作模式,加强对护士进行老年患者疾病知识的培训,合理安排人力资源,以提高急诊患者的护理质量。
- 韩跃辉王宏秋
- 关键词:急诊护理危重症
- 从SARS看急诊传染病防治工作
- 作者所在急诊科自3月20日至6月30日共接诊发热患者6400余人次,其中确诊SARS患者100余人,临床医学观察800余人次.急诊科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传染病防治工作面监着严峻的考验和从未经历过的冲击;急诊医护人...
- 韩跃辉刘颖青周荣慧
- 关键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急诊科传染病防治
- 文献传递
- 从SARS看急诊传染病防治工作
- 急诊科做为一个多学科、多病种、多危急重症患者的接诊诊治科室,在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中也有其特殊性。尤其是今年SARS的袭击,使得急诊科的传染病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1.1 一般资料我院急诊科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接诊...
- 韩跃辉刘颖青周荣慧
- 关键词:传染病防治急诊科
- 文献传递
- 急性中毒患者368例的护理体会
- 急性中毒是指化学物质在短时间内在效应部位达到一定量而产生损害的全身性疾病。急性中毒发病急骤,症状严重,病情变化快。如不及时救治可危及生命,现对368例急性中毒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
- 韩跃辉李春盛
- 关键词:中毒患者洗胃过程护理体会
- 文献传递
- 2591例急诊死亡病例分析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总结本地区急诊死亡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了解急诊危重病人死亡原因,探讨急诊危重病人急救的最佳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2月记录完整的急诊死亡病案。结果急诊死亡患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266:1);60岁以上年龄组死亡原因均以呼吸系统疾病为第一位(占60岁以上年龄组死亡患者的36.52%);脑血管疾病成为31岁~60岁三个年龄组中第1位的死亡原因(占此三个年龄组死亡患者的28.96%);创伤为11岁~30岁两个年龄组死亡第一位的原因(占此两个年龄组死亡患者的33.34%);不明原因猝死死亡患者男女比例为1.45:1,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年龄小于60岁者占猝死总例数的36.74%);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结论呼吸系统疾病占本地区急诊死亡患者的最高百分比,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改善心、脑血管疾病、猝死发生的年轻化趋势,提高创伤病种的救治成功率。
- 韩跃辉王烁李潇
- 关键词:急诊死亡病例病因急救护理模式
- 7909例次急诊抢救室患者病谱分析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研究和探讨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的疾病构成及就诊规律,为急诊护理人力管理和护理人员技能培训提供依据。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8月12日~2011年8月11日7909例次急诊抢救室留观患者的性别、年龄、就诊时间、病种构成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抢救室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冬春季节患者明显多于夏秋季节,病种以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中毒为多。结论:通过对急诊抢救室病谱的调查与分析,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对急诊科医护人员的配备和培养指明方向,同时尚可加强预防为主的观点,促进医院急诊科的建设和发展。
- 王宏秋韩跃辉
- 关键词:急诊抢救室疾病谱
- 目标管理模式在急诊科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实施
- 有效的护士培训对保证护理队伍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护士培训是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3年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决定对应届毕业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此培训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突出专业内涵,注重实践能力...
- 韩跃辉刘颖青
- 关键词:急诊科护士知识技能
- 急诊科搬迁工作的实施与护理管理被引量:6
- 2010年
- 在急诊科的筹建、搬迁与启用的过程中,通过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加强医患沟通、严格操作规程等方法,有效安全地将73例危重病人、40余台抢救仪器及各类药品等转运至新急诊室。从筹建到启用的过程平稳、顺利、安全,所有工作有条不紊,运转正常,未发生任何意外,确保了护理安全。
- 韩跃辉刘颖青王宏秋
- 关键词:急诊科护理安全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