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卡娅

作品数:10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丽水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登革热
  • 3篇输入性
  • 3篇输入性登革热
  • 2篇结核
  • 2篇肝炎
  • 2篇出血热
  • 1篇登革出血热
  • 1篇丁型
  • 1篇丁型肝炎
  • 1篇新型隐球菌
  • 1篇新型隐球菌性
  • 1篇新型隐球菌性...
  • 1篇胸膜
  • 1篇胸水
  • 1篇压痛
  • 1篇医师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隐球菌
  • 1篇隐球菌性

机构

  • 9篇丽水市中心医...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作者

  • 10篇陈卡娅
  • 7篇李慧敏
  • 6篇赵叶丽
  • 1篇吴伟文
  • 1篇朱建丽

传媒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邯郸医学高等...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2006年浙...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输入性登革热4例
我院于2003.10-2005.11收治输入性登革热4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4例中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分别为21、22、34、35岁,平均28岁。1例为東埔寨人,回国后第5天发病;2例为在柬埔寨发病...
李慧敏陈卡娅
关键词:登革热
文献传递
输入性登革热4例
本文介绍了某院于2003年10月~2005年11月收治的输入性登革热4例的临床资料,介绍了临床处置措施和预后结果。
李慧敏陈卡娅
关键词:登革热发病机制输入性传染病
文献传递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特点及预后危险因素
2013年
目的:探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特点,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住院的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共65例,对其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并根据转归结果将其分为治愈组和未治愈组,对两组相关因素进行比较。结果:65例隐球菌性脑膜炎中50岁以下患者49例,农民33例,57例有基础疾病,发病时多有进行性头痛、发热等症状,可伴有呕吐、意识障碍等,治疗方法根据肝功能正常与否选用两性霉素B联合5-FC或大扶康联合5-FC;疗效结果分组比较发现,治愈组和未愈组患者在年龄、病程、基础疾病、csf压力、csf蛋白及脑积水、昏迷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以中青年人群为主,伴有发热、进行性头痛等,误诊率高等特点,患者年龄较高、病程长、基础疾病多、颅压较高、存在脑积水、昏迷等为隐脑主要预后危险因素。
赵叶丽陈卡娅李慧敏
关键词: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预后危险因素
结核病广泛肺部病变伴骨骼破坏1例
2002年
赵叶丽陈卡娅
关键词:结核病肺部病变病例报告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丁型肝炎41例疗效观察
2002年
陈卡娅赵叶丽
关键词:拉米夫定慢性乙型肝炎丁型肝炎疗效观察
金葡液治疗难治性结核性胸水26例疗效分析
2008年
目的:研究金葡液胸膜腔内注射治疗难治性结核性胸水的疗效。方法:难治性结核性胸水52例分为两组,每组26例,予常规抗结核和抽胸水治疗(对照组)下,观察组每次抽胸水后胸膜腔内注射金葡液1500U。结果:观察组显效19例,有效5例。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3例,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难治性结核性胸膜炎治疗中胸膜腔内注射金葡液疗效好,且安全可靠,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少,易为患者接受,可在临床推广。
赵叶丽李慧敏陈卡娅
关键词:胸水结核胸膜金葡液
纤维淤胆性肝炎九例被引量:2
2009年
免疫抑制诱导性暴发性肝功能衰竭(fulminanthepaticfailure,FHF)是指由纤维淤胆性肝炎(fibrosingcholestatichepatitis,FCH)迅速发展而来的肝功能衰竭,已受到病理及临床医师的重视。我们总结2001年11月至2008年6月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例FHF患者的临床特点,现报告如下。
李慧敏陈卡娅赵叶丽吴伟文
关键词:纤维淤胆性肝炎免疫抑制临床医师FHF
输入性登革热5例被引量:1
2008年
李慧敏陈卡娅朱建丽
关键词:输入性登革热
登革出血热1例
2005年
陈卡娅杨宪园
关键词:登革出血热查体压痛瘀斑出血点球结膜充血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方法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34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病症特征与治疗方法。结果多脏器功能损害是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临床主要表现特征,最常见为血液系统和肝肾同时受损,具有典型症状的患者占32.4%。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特异性抗体阳性率为73.5%。34例患者经相应治疗后,33例患者治愈,治愈率97.1%,1例因病情延误治疗无效而死亡。结论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情重,临床特征复杂,应重视该病的诊断和治疗,降低死亡率,接种出血热疫苗是控制该病的关键。
赵叶丽陈卡娅李慧敏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