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日胜
- 作品数:20 被引量:59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不同浓度布比卡因椎旁阻滞用于剖胸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布比卡因椎旁阻滞用于剖胸术后镇痛效果和给药方式.方法:90例全麻下单侧剖胸手术病人,随机分为6组(n=15).术后病人出现中度疼痛时,用不同浓度布比卡因椎旁阻滞作镇痛治疗,Ⅰ~Ⅵ组布比卡因浓度依次为0.13%、0.20%、0.25%、0.30%、0.37%、0.50%,首量15 ml.观察镇痛前、后的血压、心率、SpO2、疼痛评分、呼吸通气功能的变化及部分病例的应激激素变化.再次出现疼痛时注药,此时第Ⅰ~Ⅳ组用连续注射法,维持量2~4 ml/h;Ⅴ、Ⅵ组用间断注药法,每次15 ml. 结果:6组都有镇痛作用.Ⅰ~Ⅵ组的止痛时间依次为:(125±42) min、(167±39) min、(198±56) min、(215±67) min、(263±47) min、(452±75) min;疼痛评分:VAS评分≤4, Prince Henry Scale 评分≤2分;用布比卡因前及用后5、10、15、30 min的血压、心率、SpO2均无明显变化(P>0.05);镇痛后30 min呼吸功能FVC、FEV1.0比镇痛前改善(P<0.01);术后第1天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COR)恢复麻醉前水平(P>0.05). 结论:6种浓度布比卡因椎旁阻滞用于剖胸术后镇痛均有效、安全,止痛时间随浓度增加而延长, 0.13%布比卡因是实用有效的浓度.连续注射法比间断注射法效果更好.
- 黄燕娟曾建业邹建平黄思光钟日胜
- 关键词:术后镇痛胸廓切开术椎旁阻滞布比卡因
- 瑞芬太尼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术后全身麻醉复苏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术后全身麻醉复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胆囊切除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9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158)和对照组(n=140)观察组使用血浆靶细胞浓度为2μg/L的瑞芬太尼进行术后全身麻醉复苏,对照组不使用辅助药物全身麻醉后自然复苏,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全身麻醉复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拔管时间(21.42±6.71)min较对照患者的拔管时间(15.32±4.09)min长,观察组的苏醒评分为(4.2±1.4)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苏醒评分(2.5±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显效快、作用强,使用后老年高血压患者术后全身麻醉复苏时间明显缩短,具有不错的效果。
- 杨韵锋黄燕娟钟日胜
- 关键词:瑞芬太尼老年高血压
- 氨溴索在单肺通气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 黄燕娟钟日胜王洁何二宁黄冰冉雪莲黄茜马南花覃思平
- 一、课题来源及背景:为计划外-自选项目,内含广西自然科学资金项目桂科自 0640197。单肺通气是胸外科手术麻醉常用技术,但其可造成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等不良影响,肺萎陷或者多次重复萎陷与复张的过程将可...
- 关键词:
- 关键词:单肺通气手术麻醉氨溴索肺损伤保护
- 胸内手术患者单肺通气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胸内手术患者单肺通气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剖胸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单肺通气组(OLV组)15例和双肺通气组(TLV组)15例,于麻醉诱导前(T0)、单肺通气前即刻(T1)、单肺通气0.5 h(T2)、1 h(T3)、2 h(T4)、恢复双肺通气1 h(T5)、2 h(T6)和术后24 h(T7),双肺通气组T1~7对应时点为手术剖开胸腔时、胸内操作0.5 h、1 h、2 h、胸内操作完成后1 h、2 h,术后24 h,采集桡动脉血样,测定血清SOD的活性,白细胞(WBC)和中性粒细胞(PMN)计数。结果与T0比较,两组的SOD活性均在T5、T6下降(P<0.05);WBC及PMN计数:OLV组在T4~T7、TLV组T5~T7升高(P<0.05)。与TLV组比较,OLV组T5~T7时SOD活性降低,PMN计数升高,T4~T7时WBC计数升高(P<0.05)。结论单肺通气比双肺通气更易诱发或加重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
- 钟日胜黄燕娟曾建业黄冰何二宁马南花冉雪莲覃思平
- 关键词:胸内手术单肺通气超氧化物歧化酶
- 经胸膜穿刺置管行椎旁阻滞的可行性探讨被引量:3
- 2003年
- 我们采用经胸膜穿刺置管的方法行椎旁阻滞用于单侧剖胸术后镇痛,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黄燕娟韦涌初邹建平钟日胜陆炳德
- 关键词:术后镇痛椎旁阻滞
-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行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的80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组和芬太尼组各40例,麻醉诱导时分别静脉注射地佐辛和芬太尼。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MAP、HR及SpO2、丙泊酚用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地佐辛组患者麻醉诱导意识消失时SpO2较高,恢复室停留时间较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芬太尼组(均P <0. 05)。结论地佐辛联合丙泊酚相对于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的镇痛效果满意、副作用小,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患者。
- 钟日胜冉雪莲马赫
- 关键词:无痛肠镜肠息肉地佐辛芬太尼丙泊酚
- 氨溴索对单肺通气患者围术期炎性反应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评价小剂量氨溴索对单肺通气(OLV)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剖胸手术OLV患者3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于OLV前25min静脉输注氨溴索1mg/k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5ml/min),B组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于麻醉诱导前(T0)、OLV前即刻(T1)、OLV30min(T2)、1h(T3)、2h(T4)、恢复双肺通气(TLV)1h(T5)、2h(T6)和术后24h(T7)采集桡动脉血样,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的浓度,并行WBC和中性粒细胞(PMN)计数。结果与B组比较,A组的IL-6在T5~T7时、IL-8在T3~T7时、TNF-α在T4~T7时、WBC计数在T4~T7时、PMN计数在T5~T7时均降低(P<0.05或P<0.01)。结论氨溴索1mg/kg可减轻OLV患者炎性反应。
- 钟日胜黄燕娟曾建业黄冰何二宁冉雪莲
- 关键词:氨溴索单肺通气炎性反应
- 氨溴索预先给药对兔单肺通气时肺损伤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评价氨溴索预先给药对兔单肺通气时肺损伤的影响。方法家兔67只随机分为4组,麻醉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A组(n=18)持续双肺通气4h,B组(n=16)、C组(n=15)和D组(n=18)单肺通气2h后恢复双肺通气2h,C组和D组在单肺通气前分别静脉注射氨溴索5、15mg/kg(生理盐水稀释至20ml),B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前(基础状态)、单肺通气1、2h、恢复双肺通气1、2h时采集静脉血样,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IL-8浓度,进行白细胞(WBC)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最后一次采集血样后,处死动物,取双侧肺组织,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结果与A组比较,B组、C组和D组SOD活性降低,TNF—α、IL-6、IL-8、WBC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P〈0.05或0.01)。与B组比较,C组和D组SOD活性升高,TNF—α、IL-6、IL-8、WBC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P〈0.05或0.01)。C组和D组间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双侧肺组织未见明显损伤;C组和D组非通气侧肺组织损伤轻于B组。结论静脉注射氨溴索5、15mg/kg可减轻单肺通气诱发兔肺损伤,其机制与抑制炎性反应及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 黄燕娟曾建业黄冰钟日胜何二宁马南花覃思平
- 关键词:氨溴索呼吸窘迫综合征成人
- 右美托咪定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早期脑损伤的影响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早期脑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将80例SAH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在静-吸复合麻醉下行颅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麻醉维持期间微泵注射右美托咪定。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患者脑脊液小胶质细胞数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18水平,蛋白质印迹分析检测两组患者脑脊液吡啶结构域3(NLRP3)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水平。结果麻醉前,两组患者脑脊液小胶质细胞数量、NLRP3、Caspase-1水平及血清IL-1β、IL-1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麻醉后,两组患者脑脊液小胶质细胞数量、NLRP3、Caspase-1水平及血清IL-1β、IL-18水平均低于麻醉前,并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均P <0. 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能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的激活、IL-β、IL-18的释放及Caspase-1的转化,下调NLRP3炎性小体的表达,从而减轻SAH患者早期脑损伤。
- 钟日胜秦东泉冉雪莲梁树聪辜春霖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损伤麻醉维持
- 浅析瑞芬太尼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 2014年
- 老龄化的加剧、饮食结构的不合理、社会环境的改变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导致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数不断增多。因器官老化、系统功能衰退等因素导致老年高血压患者对全麻的耐受性降低,造成在围手术期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增多,死亡率增高。本文首先介绍了瑞芬太尼的优缺点,其次介绍了瑞芬太尼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手术过程中的用量、用法以及注意事项,最后阐述了对瑞芬太尼在临床应用中的展望。
- 杨韵锋黄燕娟钟日胜
- 关键词:瑞芬太尼老年高血压全麻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