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宁

作品数:47 被引量:173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珠海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3篇蛋白
  • 10篇肾脏
  • 10篇细胞
  • 7篇肾病
  • 7篇小管
  • 6篇上皮细胞转分...
  • 6篇肾脏病
  • 6篇转分化
  • 6篇转化生长因子
  • 6篇细胞转分化
  • 6篇小管上皮细胞
  • 6篇化生
  • 5篇肾功能
  • 4篇肾小管
  • 4篇肾小管上皮
  • 4篇肾小管上皮细...
  • 4篇肾小管上皮细...
  • 4篇肾小球
  • 4篇鼠肾
  • 4篇透析患者

机构

  • 44篇中山大学
  • 1篇澳门镜湖医院

作者

  • 44篇贾宁
  • 24篇张桦
  • 23篇郑晶
  • 16篇张慧涛
  • 15篇林琳
  • 15篇王汉
  • 12篇周文英
  • 10篇朱晔
  • 8篇林宇静
  • 8篇汪悠悠
  • 7篇朱伟平
  • 5篇郭军利
  • 5篇彭莉
  • 5篇李玲玲
  • 3篇杜艺
  • 2篇彭晓
  • 2篇徐靓
  • 2篇李宓
  • 2篇邹和群
  • 2篇王晓鸿

传媒

  • 6篇时珍国医国药
  • 5篇中华临床医师...
  • 4篇临床肾脏病杂...
  • 4篇中国实用医药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华医学研究...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华医学会肾...
  • 1篇中华医学会肾...

年份

  • 2篇2016
  • 4篇2014
  • 8篇2013
  • 1篇2012
  • 15篇2011
  • 3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6
  • 3篇2005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腹膜透析患者低钾血症及其临床意义
2006年
目的 了解老年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低钾血症的发生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特点的关系。方法 测定我院43例老年CAPD患者的血钾浓度(血清K^+浓度小于3.5mmol/L时称为低钾血症),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低钾血症组、非低钾血症组,并选择10例同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营养状况的主观综合评价(SGA),结合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3例血钾浓度为(3.47±0.87)mmol/L,其中低钾血症者24例。低钾血症组与非低钾血症组相比,前者血K^+、血肌酐(SCr)、血浆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血清白蛋白(Alb)水平明显降低,但两组的尿量以及超滤量无明显差异。重度营养不良组与营养良好组相比,其血K^+、SCr、PA、Tf、Alb等均显著降低,血K^+水平与SCr、Alb呈正相关;sGA显示营养状况越差,血K^+水平越低。结论 老年CAPD患者低钾血症的发生率较高;低钾血症可以作为老年cAPD营养不蘸的指标之一;及时发现与纠正低钾血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长期存活率。
贾宁林琳张桦邹和群
关键词:老年腹膜透析低钾血症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在慢性肾脏病肾功能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以放射性核素99Tcm-DTPA清除率测定的肾小球滤过率为标准,比较血清胱抑素C和肌酐评价GFR的准确性和特异性。方法以99Tcm-DTPA清除率法测定38例慢性肾脏病患者GFR,并同时测定Scr浓度和Cys-C浓度。运用ROC分析曲线分析SCysC和Scr评价GFR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38例慢性肾脏病患者SCys-C浓度为(1.67±0.25)mg/L,Scr浓度为(198.77±98.01)μmol/L,GFR为(50.55±35.62)mL/(min.1.73m2)。SCys-C与Scr、GFR呈明显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4和-0.6(1P<0.05);分别以GFR<90mL(/min.1.73m2)、GFR<60mL(/min.1.73m2)和GFR<30mL/(min.1.73m2)为界点,Cys-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2、0.857、0.920;Scr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5、0.801和0.922。结论在慢性肾病患者中与Scr比较,Cys-C是评价GFR的一个良好内源性指标,且能更好地反映GFR的早期改变。
贾宁郑晶王汉
关键词:肾小球滤过率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
钙卫蛋白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中的表达及其作用
2016年
目的:探讨钙卫蛋白(CALP)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大鼠中的表达及其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IRI组和假手术组(sham组),每组25只。各组分别于缺血再灌注后6 h、12h、24 h、48 h和72 h观察肾脏病理改变,检测大鼠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SCr)水平,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CAL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大鼠肾脏CALP、Toll样受体4(TLR4)和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IRI组大鼠肾脏呈现不同程度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和间质损伤,伴炎细胞浸润。血清BUN、SCr、CALP及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的含量在各时点均显著高于sham组(P<0.05)。CALP、TLR4和NF-κB p65主要表达于肾小管上皮细胞胞质中,在IRI组呈高表达,在各时点各因子的表达与sham组相比均显著增强(P<0.05)。结论:肾脏IRI大鼠的血清CALP、TNF-α和IL-6水平升高,CALP、TLR4和NF-κB p65在肾组织中表达增强。CALP在大鼠肾脏IRI的炎症反应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陈萍祯朱晔张慧涛徐晓嫦郑晶贾宁林宇静李玲玲张桦
关键词: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钙卫蛋白TOLL样受体4
早期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检测早期慢性肾脏病(GFR≥60ml/min)患者血清脂联素、血清白蛋白、尿蛋白排泄量、血脂、肾功能水平,探讨早期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及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早期原发性慢性肾脏病患者42例,分为2组:肾病综合征组(19例)和非肾病综合征组(23例)。另设健康对照组(20例)。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脂联素,同时测定血肌酐、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脂和24h尿蛋白量,按公式计算体重指数(BMI),比较各组间的差别。结果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在肾病综合征组[(21.9±11.3)mg/L]和非肾病综合征组[(11.0±7.0)mg/L]均显著升高,与对照组[(5,6±3.3)mg/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肾病综合征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非肾病综合征组(P〈0.01);血清脂联素与血清总蛋白(r=-n5680)、白蛋白(r=-0.6241)、BMI(r=-0.4083)呈负相关,与24h尿蛋白量呈正相关(r=0.6154)(P〈0.01)。结论在早期慢性肾脏病,尤其是大量蛋白尿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升高,并与血清白蛋白、尿蛋白量及BMI有关。血清脂联素升高的发生机制及其在慢性肾脏病中的意义尚待探讨。
郭军利贾宁张桦张慧涛周文英
关键词:肾疾病蛋白质类
SnoN蛋白在慢性同种移植肾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作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Smad核转录共抑因子(SnoN蛋白)在慢性移植肾病(CAN)大鼠肾组织的表达及其与CAN大鼠肾脏功能改变、病理学改变、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2(Smurf2)之间的关系,探讨SnoN蛋白在CAN中的作用。方法:实验组采用近交系大鼠的同种异基因动物间的左肾原位移植,雄性F344大鼠40只为供体,雄性LEW大鼠40只为受体,移植手术后第10天行右肾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单肾切除术的雄性大鼠25只。分别于4周、8周、12周、16周及24周处死大鼠,做肾功能、移植肾组织学检测,并借助免疫组织化学与免疫印迹、逆转录-多聚酶联反应方法检测肾组织中snoN蛋白、snoN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与免疫印迹方法检测肾组织smurf2的表达,免疫印迹方法检测肾组织p-smad2/3蛋白的表达水平,逆转录-多聚酶联反应方法检测肾组织TGF-β1mRNA的表达。结果:移植组大鼠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水平于移植后16周时显著增高,24周时更为显著。snoN蛋白在移植组逐渐降低,24周时降至最低,为对照组的13%。snoNmRNA在移植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smad2/3、smurf2在移植后随疾病进展逐渐升高,24周时达高峰。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snoN蛋白表达部位、表达时相与smurf2是一致的。相关分析显示,肾移植大鼠snoN蛋白表达水平与24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水平、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P<0.01)。与smad2/3、smurf2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SnoN蛋白表达下调在CAN发病机制中起作用,同时Smurf2介导SnoN蛋白降解可能参与了这个过程。
贾宁王汉刘耿容张桦周文英
关键词:慢性移植肾病SNONSMURF2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脂肪细胞因子水平及其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检测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脂联素(ADPN)、抵抗素(Re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探讨CKD患者血清脂肪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选择CKD患者104例,分为肾病组、肾炎组、肾衰非透析组、腹膜透析组和血液透析组。另设健康对照组。用ELISA方法检测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各组间的差别。结果①CKD患者血清ADPN水平在肾病组[(22.40±6.02)mg/L]、肾炎组[(12.41±4.01)mg/L]、肾衰非透析组[(15.88±4.94)mg/L]、腹膜透析组[(14.55±3.51)mg/L]和血液透析组[(14.26±4.54)mg/L]均显著升高(与对照组[(4.95±2.19)mg/L]相比,P<0.01),并以肾病组升高为著;②患者的血清Res水平在肾衰非透析组[(9.95±2.65)μg/L]、腹膜透析组[(10.9±2.55)μg/L]和血液透析组[(10.52±4.77)μg/L]均显著升高(与对照组[(4.60±1.47)μg/L]和肾病组[(5.80±2.16)μg/L]、肾炎组[(5.57±1.24)μg/L]患者相比,P<0.01);③CKD患者的血清ADPN水平与Res、尿蛋白量呈正相关(P<0.05),与血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P<0.01);血清Res水平与TNF-α、hs-CRP、血肌酐呈正相关(P<0.01),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P<0.01)。结论CKD患者的血清ADPN、Res水平显著升高,并与尿蛋白量、炎性因子和肾小球滤过率等因素有关。ADPN和Res在CK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启动和发展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张桦贾宁郭军利张慧涛汪悠悠朱晔周文英
关键词:脂联素抵抗素炎症慢性肾脏病
Notch通路在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TLR4介导的炎症反应中的作用被引量:19
2016年
目的:探讨Notch通路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中Toll样受体4(TLR4)介导的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I组)和γ-分泌酶抑制剂DAPT干预组(DAPT组)。分别于再灌注6 h、12 h、24 h、48 h、72 h时点观察各组肾脏病理改变,检测血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Scr)水平,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大鼠肾脏Notch1、TLR4和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在IRI组,呈现不同程度的以肾小管上皮细胞和间质损伤为主的肾脏病理改变,BUN、Scr及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含量在各时点均显著高于sham组(P<0.05),而在DAPT干预组,在各时点肾脏病理损伤明显减轻,BUN、Scr和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显著低于IRI组(P<0.05)。Notch1、TLR4和NF-κB p65主要表达于肾小管上皮细胞胞质中,在sham组仅有微量表达,在IRI组则有高表达,在各时点表达与sham组相比均显著增强(P<0.05),而在DAPT组,各因子的表达水平在各时点均较IRI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大鼠肾脏IRI出现显著的肾功能及肾脏病理改变,血清炎性因子TNF-α和IL-6水平升高,Notch1、TLR4及NF-κB p65在肾组织中表达增强;而DAPT可通过抑制Notch1活化和TLR4/NF-κB通路,抑制TLR4所介导的炎症反应,从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徐晓嫦朱晔张慧涛陈萍祯郑晶贾宁林宇静李玲玲张桦
关键词: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NOTCH通路TOLL样受体4
白细胞介素17在狼疮性肾炎小鼠中的表达及抗白细胞介素17抗体的干预作用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在狼疮性肾炎(LN)小鼠中的表达及抗IL-17抗体的干预作用。方法:11周龄的雌性MRL/lpr小鼠36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干预组,另有同龄雌性昆明小鼠18只为对照组。干预组每只小鼠腹腔注射抗小鼠IL-17多克隆抗体20μg,每2周1次,至实验观察点结束。各组分别于第1次给药后的24 h、14 d及28 d处死6只小鼠。光镜下观察肾脏病理情况,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IL-17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IL-17的表达水平。结果:MRL/lpr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及基质弥漫增生,肾小管上皮细胞颗粒及空泡变性,灶状萎缩,肾间质淋巴及单核细胞浸润伴纤维化;而干预组肾脏病理改变较实验组为轻。MRL/lpr小鼠的血清IL-17含量在实验组各时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干预组各时点均显著低于实验组(P<0.05)。IL-17在实验组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明显增强,在各时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干预组,IL-17在各时点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IL-17在MRL/lpr小鼠血清与肾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增加,而抗IL-17抗体可通过抑制IL-17的表达而抑制LN的炎症免疫反应,减轻肾脏病理损害。
徐靓张慧涛郑晶贾宁林琳林宇静李玲玲周文英张桦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白细胞介素17
大鼠慢性同种移植肾病肾组织中Smad7的表达及意义
2011年
目的研究大鼠慢性同种移植肾病肾组织中Smad7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制作原位肾移植大鼠模型,分别于4周、8周、12周、16周及24周处死大鼠,检测24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移植肾组织标本切片行光镜检测;免疫组织化学与免疫印迹、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方法检测肾组织中Smad7蛋白、Smad7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方法检测肾组织p-smad2/3蛋白的表达水平,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方法检测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81mRNA的表达。结果移植组大鼠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水平于移植后16周时显著增高,24周时更为显著。Smad7蛋白在移植组逐渐降低,24周时降至最低,为对照组的15%。Smad7mRNA在移植后4周即升高,随着移植时间逐渐延长,24周时为对照组的2.73倍(P〈0.01);p-smad2/3在移植后随疾病进展逐渐升高,24周时达高峰。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Smad7主要表达在小管间质。相关分析显示,肾移植大鼠Smad7蛋白表达水平与24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水平、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P〈O.01)。结论Smad7蛋白表达下调在慢性同种移植肾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贾宁王汉郑晶张桦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
粉防己碱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人近端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干预作用及机制
2011年
目的探讨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转分化的拮抗效应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HK-2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Tet组(100ng/ml)、TGF-β1(5ng/ml)组和TGF-β1(5ng/ml)+Tet(100ng/ml)组。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中TβRI蛋白、SnoN蛋白水平、Smad7蛋白水平和Smad2/3磷酸化水平的改变;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观察细胞中TβRI mRNA、Smad7 mRNA、SnoN mRNA表达的改变。免疫荧光检测间充质细胞标记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结果 Tet能抑制TGF-β1诱导α-SMA的表达,显著上调SnoN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1);Tet对TβRI表达、Smad2/3的磷酸化及Smad7的表达没有影响。结论 Tet能抑制人近端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其机制与Tet上调SnoN表达有关。
贾宁王汉郑晶张桦
关键词:上皮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粉防己碱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