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晓慧
- 作品数:21 被引量:64H指数:4
- 供职机构:包头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内蒙古县域城镇化时空格局演变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本文选取内蒙古作为研究对象,2000年~2012年作为研究时段,采用熵值法和GIS技术,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内蒙古自治区的城镇化发展进行深入研究,为内蒙古未来城镇化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研究表明:12000年~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的城镇化水平增长趋势,2000年~2004年增长速度相比2005年之后较快,后期社会城镇化水平逐步加快;2低城镇化水平区数量最多,中高城镇化水平区次之,中低城镇化水平区和高城镇化水平区数量相对较少;3各盟市的城镇化水平差距较大,市区城镇化水平领先于一般旗县,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领先于东部地区。
- 贺晓慧朱丽赵捷
- 关键词:县域城镇化
- 不同林龄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的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被引量:6
- 2023年
- 了解不同林龄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的光合特征、水分利用效率(WUE)及其存在的差异,有助于理解梭梭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差异及对环境的适应策略,对极端干旱区的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测定了不同林龄梭梭(5、11、22、34 a和46 a)的光响应曲线,分析了各龄级梭梭的光合特性和WUE。结果表明:(1)随着光合有效辐射(I)的增加,不同林龄梭梭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变化趋势相似,低龄级梭梭(5、11 a)光合能力较强;随着林龄增加,梭梭光合能力有下降趋势,且高龄级梭梭(34、46 a)光合特性趋于稳定。(2)不同林龄梭梭WUE随I的增加呈非线性增加,中龄级梭梭(22 a)的WUE高于低龄级(5、11 a)和高龄级梭梭(34、46 a),中龄级梭梭(22 a)受到的水分胁迫最大,通过降低蒸腾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高龄级梭梭(34、46 a)出现明显退化,反映出梭梭在极端干旱环境下形成了自身的极端抗旱机制及水分调节策略。
- 贺晓慧贺晓慧周冬蒙王春林赵春彦
- 关键词:光响应模型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梭梭
- 轻度沙埋对典型荒漠植物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中国西北干旱区以荒漠生态系统为主体,是中国典型脆弱生态系统。沙埋对该区域植物生存和生长、植被分布和组成以及荒漠生态系统功能和结构有重要影响。以典型荒漠植物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柽柳(Tamarix chinensis)、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了轻度沙埋和非沙埋植物在生理和生长方面的差异,并从土壤盐分、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等方面探究了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轻度沙埋环境下,梭梭、柽柳、白刺、沙拐枣的光合速率普遍高于非沙埋植株,蒸腾速率显著低于非沙埋植株,水分利用效率也均高于非沙埋植株。轻度沙埋梭梭、柽柳、沙拐枣、白刺株高明显低于非沙埋植株,但地径、冠幅、叶面积指数普遍高于非沙埋植株。主要原因是轻度沙埋植物下方土壤黏粒含量、土壤湿度高于非沙埋植物下方,轻度沙埋植物下方土壤温度、含盐量低于非沙埋环境。
- 赵春彦秦洁贺晓慧贺晓慧
- 关键词:沙埋土壤水分土壤盐分荒漠植物
- 蒙古扁桃在内蒙古的潜在地理分布及未来适生区预测被引量:2
- 2022年
- 将内蒙古作为研究区,在61个蒙古扁桃(Amygdalus mongolica)种群分布点和39个环境变量基础上,利用MaxEnt模型和ArcGIS技术,探究影响蒙古扁桃生长的环境变量,并对21世纪50年代(2050s)不同气候情景下内蒙古蒙古扁桃适生区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影响蒙古扁桃生长的主导环境变量是温度季节性变动系数、海拔、最热季平均降水量、坡度、坡向、年平均气温、等温性和最湿月降水量,累积贡献率达92.0%,温度、地形和降水对其影响较大,土壤因子影响较小;在当前气候情景下,内蒙古的蒙古扁桃主要分布在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乌拉特后旗、乌拉特中旗、磴口县、乌海市辖区等荒漠地区;在2050s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蒙古扁桃适宜生境面积整体呈增大趋势,适宜生境有向内蒙古北部和东部迁移趋势。
- 郝瑞敏贺晓慧朱丽朱丽张秀凤
- 关键词:MAXENT地理分布
- 输变电工程对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被引量:2
- 2023年
- 兰新(张)三四线甘肃牵引站330千伏外部供电工程对于甘肃省河西经济走廊的重要客运通道贯通具有重要保障作用,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可能会因为工程的开工建设和后期的运行阶段受到影响。根据工程性质及影响对象的特点,通过野外调查,结合内业数据分析处理,建设工程对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影响指数值为51.67<60,属中低度影响,不会威胁到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体的生态价值功能和自然资源现状。
- 李艳龙刘赟贺晓慧王志泰韩登俊刘海涛
- 关键词:输电工程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
- 九原区哈业胡同镇土地整理项目生态损益研究
- 2017年
- 在分析包头市九原区哈业胡同镇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基础上,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为基础,建立项目区土地整理生态损益评价方法,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哈业胡同镇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后,由于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使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发生明显变化,表现为大幅增值,改善了区域生态条件.
- 朱晋常立新韩秀凤贺晓慧
- 关键词:土地整理
- 包头市南郊污灌区农田表层土壤镨的平面空间分布特征
- 2016年
- 研究内蒙古包头市南郊污灌区农田表层土壤稀土镨(Pr)的分布特征,旨在为污灌区农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及外源稀土Pr污染修复提供依据。采集包头市南郊污灌区农田表层土壤样品,测定样品中稀土Pr含量,将稀土Pr土壤背景值作为污灌区农田土壤外源稀土积累的参照基准值,分析土壤Pr二维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南郊污灌区整个研究区土壤Pr含量范围7.34~12.80 mg/kg,是河套地区土壤Pr背景值8.2 mg/kg的0.90~1.56倍,整个研究区土壤Pr含量的平均值为10.12 mg/kg,是背景值的1.23倍。研究区所有取样点稀土Pr等值线分布图分析结果表明,稀土Pr在二维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带状富集分布特征,表明外源稀土元素在农田表层土壤中积累富集的平面空间差异性。由结果可知,人类活动使污灌区农田土壤Pr超量积累,应该重视外源稀土Pr在污灌区农田土壤环境中的累积性变化,其对污灌区农田土壤生态环境具有不可忽视的潜在生态风险。
- 张庆辉刘兴旺贺晓慧程莉朱晋同丽嘎乌云塔娜赵捷
- 关键词:镨污灌区
- 城郊农田表层土壤铅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 2016年
- 采集包头市南郊污灌区农田表层土样,测定样品中Pb含量,将Pb土壤背景值作为污灌区农田土壤外源Pb积累的参照基准值,分析土壤Pb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Pb含量的平均值为19.58 mg/kg,是背景值的1.04倍,外源Pb在农田表层土壤中积累富集具有平面空间差异性。种植粮食和蔬菜的Pb单因子污染指数Ci/80和Ci/50最大值为0.48和0.77,种植粮食的Pb单因子污染指数Pi〈0.70,土壤质量状况为清洁级;种植蔬菜的Pb单因子污染指数有部分取样点在0.70≤Pi〈1.00范围内,土壤尚为清洁级。表层土壤Pb潜在生态风险综合指数Ei为188,Ei在180~360范围内,Pb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属于强。应该重视外源Pb在农田土壤环境中的潜在生态风险。
- 张庆辉刘兴旺程莉贺晓慧朱晋乌云塔娜赵捷同丽嘎
- 关键词:铅污灌区
- 气候变化背景下云南沙棘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被引量:3
- 2023年
- 基于云南沙棘在中国的78个种群分布点位数据与22个地理环境变量,利用MaxEnt模型模拟了云南沙棘在当前气候与未来(2050S、2070S)3种不同气候情景(RCP2.6、RCP4.5和RCP8.5)的潜在地理分布,探讨影响云南沙棘分布的主导环境变量,揭示未来气候变化下云南沙棘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影响云南沙棘生长的主要环境变量为热量(温度季节性变动系数、等温性、最冷季平均温度)、地形(海拔、坡度)和水文(年降水量),其中海拔、年降水量及温度季节性变动系数对其影响极其显著,累计贡献率为60%;(2)当前气候情景下,云南沙棘的高适宜生境与适宜生境面积分别为5.88×10^(4)km^(2)和23.97×10^(4)km^(2),分别占中国国土面积的0.61%与2.49%,适宜种植生境集中分布在我国横断山脉地区;(3)2041—2060年间3种不同气候情景下云南沙棘适宜生境和高适宜生境面积为增长趋势,在2061—2080年间RCP8.5情景下云南沙棘的高适宜生境为减小趋势,适宜生境呈现增加趋势。云南沙棘适宜生境有向西南方向逐渐扩张趋势。
- 谢婧妍贺晓慧朱丽朱丽
- 关键词:气候变化地理分布MAXENT
- GIS在高中地理教育中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山西省为例被引量:3
- 2015年
- GIS进入高中地理教育是基础地理教育发展的必然,是时代的要求。通过对山西省高中地理教师进行抽样调查,得出我国GIS基础教育相对落后,GIS教育存在教师GIS水平有限、软硬件环境配置不满足要求、GIS被重视程度低、教师对GIS认可度不高、可用地理信息资源缺乏等问题,并结合山西省的实际情况,提出几点对策和建议,以改善GIS在高中地理教育中的现状。
- 贺晓慧朱丽卫海燕
- 关键词:GIS地理教育辅助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