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佩卿
- 作品数:26 被引量:138H指数:7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电话随访提高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依从性并改善远期预后
- 目的 探讨电话医学随访对提高首发脑梗死出院患者坚持二级预防及远期预后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出院的首发脑梗死患者1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8例).两组出...
- 郑冬香谢佩卿欧秀琴成嫣蔡叶艳张玉生
- 关键词:脑梗死电话随访依从性
- 电话随访提高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依从性并改善远期预后
- 目的:探讨电话医学随访对提高首发脑梗死出院患者坚持二级预防及远期预后的作用。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出院的首发脑梗死患者1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8例)。两组出...
- 郑冬香谢佩卿欧秀琴成嫣张玉生蔡叶艳
- 关键词:脑梗死电话随访依从性
- 老年脑卒中患者尿失禁的观察和护理干预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尿失禁急性期进行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住院治疗的急性脑卒中老年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系统护理干预和常规的护理方法,在发病2周、4周、8周后进行对比分析观察两组患者尿失禁改善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尿失禁改善状况优于对照组。结论制定饮水计划、定时排尿、改善膀胱的自主排尿功能和一周内尽早拔除尿管,是有效而简单易行的护理干预,配合早期的康复训练,能促进老年脑卒中患者尿失禁的康复。
- 谢佩卿郑冬香李冬娜范凤媚
- 关键词:脑卒中尿失禁护理
- 医学随访可提高首发脑梗死出院患者坚持二级预防的依从性并改善远期预后
- 目的:探讨电话医学随访对提高首发脑梗死出院患者坚持二级预防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出院的首发脑梗死患者1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8例)。两组出院时均参照...
- 郑冬香谢佩卿欧秀琴成嫣张玉生蔡叶艳
- 关键词:脑梗死电话随访依从性
- 预见性饮食指导预防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的误吸意外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进食前给予预见性饮食指导对预防吞咽障碍患者误吸引起的呛咳、吸入性肺炎、窒息的效果。方法选择急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56例为观察组,入院后即接受专门的饮食指导,并与按常规的饮食护理的急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55例为对照组相比较,对照组重度吞咽障碍者给予鼻饲,中、轻度吞咽障碍者自行进食。观察患者入院48h后至出院期间进食时误吸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呛咳、吸入性肺炎、窒息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预见性给予正确的饮食指导,能够有效降低其呛咳、吸入性肺炎、窒息的发生率。
- 郑冬香谢佩卿蔡叶艳薛志坚范凤媚翁萍璇
- 关键词:饮食指导吞咽障碍
- 早期体位护理结合康复训练对减少急性脑卒中并发症的作用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早期治疗性体位(即良肢位)护理结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为观察组,实施体位护理结合康复训练,并与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未实施体位护理仅按常规的2h翻身1次结合康复训练为对照组相比较,均对住院1个月后患肢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足下垂及足内翻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治疗性体位护理即保持良肢位结合康复训练能有效地预防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 郑冬香谢佩卿翁萍璇蔡叶艳
- 关键词:脑卒中并发症
- 244例门诊老年人便秘情况分析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了解老年人便秘情况及对便秘的处理情况,为其进行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运用便秘相关调查问卷对老年门诊244例老年人便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老年人便秘率为24.59%,老年人年龄与便秘发生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文化程度与便秘的发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所有受试者中仅有21例(8.6%)认为便秘是一种疾病。60例便秘者仅有5例(8.3%)寻求就医,41例(68.3%)长期自行使用市面上保健品及泻药辅助排便。结论老年人便秘率较高,与性别、文化程度呈一定相关性。老年人对便秘的认识及重视程度不够,因为便秘寻求就医者少,滥用泻药者多。
- 王琳谢佩卿刘雪琴
- 关键词:老年人便秘
- 老年专科护士项目负责制工作模式的效果评价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评价老年专科护士以项目负责制工作模式开展老年常见问题护理的效果。方法由4名老年病专科护士组成工作小组,制定工作目标计划,以项目负责制模式开展工作,每人负责1个项目,以3个病区为试点开展预防跌倒、病人安全喂食、便秘管理、尿失禁干预4个方面的工作。观察护理干预效果、不良事件发生率,并与实施前进行比较。结果 2009年度实施项目负责制工作后,与实施前(2008年度)便秘管理、尿失禁干预有效率明显提高,病人满意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老年病人跌倒、误吸发生率下降,但与实施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科护士以项目负责制模式开展工作,能发挥团队优势,充分发挥专科护士职能,提高老年护理质量。
- 李冬娜谢佩卿王琳温桂颜
- 关键词:老年专科护士
- 合成胶胃管留置时间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探讨严重脑卒中后长期鼻饲老年患者留置一次性合成胶胃管适宜的胃管更换时间。方法对7例严重脑卒中后长期鼻饲的老年患者胃管的留置时间进行临床观察。比较不同的置管时间对患者鼻、咽部黏膜的影响,以及胃管前端颜色、老化程度的变化。结果不同的置管时间对老年患者鼻、咽部黏膜的影响无明显差异,随着置管时间的延长,胃管前端颜色由黄色到灰色,老化程度由无到逐渐加重。结论需长期留置胃管鼻饲的严重脑卒中后患者,使用一次性合成胶胃管置管更换胃管的适宜时间为14 d,最长不应超过21 d。
- 谢佩卿郑冬香罗洪蔡叶艳
- 关键词:留置时间
- 降低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误吸的方法探讨被引量:41
- 2014年
-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专案改善对降低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过程中误吸并发症的作用。方法收集2011年2月~2013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危重症并行肠内营养患者117例,按是否实施肠内营养专案改善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9例)。对照组按常规鼻饲护理进行肠内营养;观察组按我院危重症质控小组制订的肠内营养专案改善在常规鼻饲护理基础上,加强了护理培训、鼻饲体位、营养泵使用和质量监督等管理。比较两组在肠内营养期间发生误吸的情况。结果观察组误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7%VS13.8%,P〈O.05)。结论肠内营养专案改善能降低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过程中误吸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 郑冬香卢婉娴谢佩卿欧秀琴成嫣张玉生蔡叶艳
- 关键词:误吸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