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宝琦

作品数:39 被引量:147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8篇心肌
  • 11篇梗塞
  • 10篇心肌梗塞
  • 10篇溶栓
  • 9篇疗法
  • 8篇急性心肌梗塞
  • 7篇动脉
  • 7篇溶栓治疗
  • 5篇心肌梗死
  • 5篇溶栓疗法
  • 5篇梗死
  • 5篇冠状
  • 5篇冠状动脉
  • 5篇成形术
  • 4篇心病
  • 4篇胸痛
  • 4篇药物疗法
  • 4篇链激酶
  • 3篇动脉疾病
  • 3篇断层显像

机构

  • 34篇北京医科大学...
  • 4篇北京大学第六...
  • 3篇国家食品药品...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西安电力中心...
  • 1篇北京酒仙桥医...
  • 1篇阳城县人民医...
  • 1篇北京市二龙路...

作者

  • 36篇蒋宝琦
  • 18篇王伟民
  • 15篇赵红
  • 12篇徐成斌
  • 9篇陈步星
  • 8篇朱继红
  • 8篇卢明瑜
  • 7篇刘健
  • 7篇陈红
  • 6篇吴淳
  • 5篇高伯山
  • 5篇吴彦
  • 4篇方耀奇
  • 4篇王静毅
  • 3篇田雅文
  • 3篇孙宁玲
  • 3篇郭丹杰
  • 3篇赵德恒
  • 3篇胜利
  • 2篇沈渔邨

传媒

  • 9篇北京医科大学...
  • 4篇中国心理卫生...
  • 4篇中国心血管杂...
  • 3篇中国临床药理...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内科急危重症...
  • 2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激光医学...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高血压杂志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铁道医学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长治医学院学...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年份

  • 1篇2002
  • 3篇2001
  • 5篇2000
  • 9篇1999
  • 4篇1998
  • 4篇1997
  • 4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0
  • 1篇1989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噻氯匹定引起白细胞严重减少三例被引量:7
1999年
王伟民熊为国赵红刘健彭闯王大通蒋宝琦
关键词:噻氯匹定白细胞减少药物副作用
海捷亚和科素亚双盲、随机、对照降压疗效临床研究被引量:15
2001年
目的 本研究旨在对比评价氯沙坦钾 /氢氯噻嗪 (海捷亚组 )和氯沙坦钾 (科素亚 )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 方法  179例原发性高血压门诊患者 (舒张压 95mmHg~ 115mmHg)参加了双盲、随机对照的临床治疗研究。经过 2周安慰剂洗脱期后 ,患者被随机分入海捷亚组 (氯沙坦钾加氢氯噻嗪 ) ,或科素亚组 (氯沙坦钾 5 0mg~ 10 0mg) ,每日服药一次。 16 8例患者完成了 8周治疗研究。疗效判定标准为 4,8周DBP血压下降到正常或下降 10~ 19mmHg以上为有效。 结果 两组血压均较药前显著下降。海捷亚有效率 81.9% (4周 ) ,88.0 % (8周 )较单纯科素亚组的 41.2 %和 5 0 .6 %组高。两组间心率和不良反应为 15 %~ 19% ,两组无明显差异。 结论 氯沙坦钾片和氢氯噻嗪联合使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比单用氯沙坦钾片好。海捷亚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同科素亚。
李一石黄洁吴海英党爱民贾友宏张云黄建凤蒋宝琦吴彦孙宁玲郭丹杰华潞成小如龚培刘国仗高润霖
关键词:氯沙坦钾氢氯噻嗪
原因不明的胸痛被引量:6
1999年
第一部分:临床概况胸痛是常见的主诉,是初级保健中最常见的14个症状之一,人群终生发生率为246%[1]。时段(半年)发生率为12%[2]。和平时期,精神科就诊中有25%有胸痛主诉(转引自[3]),内科就诊者中以此为主诉的占12%(转引自[4]),...
沈渔村蒋宝琦方耀奇
关键词:胸痛预后心脏病
《患病行为问卷》的信度、效度初步测试被引量:30
2001年
目的 :引进并测定《患病行为问卷》 (IllnessBehaviorQuestionnaire)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将《患病行为问卷》译成中文 ,并回译。以心内科住院病人 (2 5例 )为样本 ,间隔 2周评定复测信度。以胸闷胸痛为确诊冠心病而住院的患者 (46例 )为样本 ,评定效标效度。对效度测评组患者进行了精神科临床诊断 (ICD -10标准 ) ,同时采用的工具有 :《一般健康问卷 -2 8》 (GeneralHealthQuestionnaire -2 8)《医院内焦虑抑郁量表》 (HospitalAnxietyandDepression)以及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另外 ,在精神科门诊连续收集躯体症状类似的焦虑性精神障碍及神经衰弱 (ICD -10标准 )的初诊患者 18例作为精神科对照组。结果 :中译本回译一致率 95 % ,复测信度 82 5 %。原量表共 11个因子 ,主要分为两个维度 ,分别反映不良情绪和病感。以我国心内科的住院患者为样本 ,反映情绪的 4个因子与《一般健康问卷》、《医院内焦虑抑郁量表》结果相关 (r =0 5 -0 6 ,P <0 0 1) ,与精神科医生用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评定的结果相关 (r =0 5 -0 6 ,p <0 0 1)。综合考虑《患病行为问卷》的病感因子和情绪因子 ,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心内科患者间有所区别 ,《患病行为问卷》各因子综合考虑 。
胜利蒋宝琦方耀奇沈渔邨
关键词:患病行为信度
链激酶加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1996年
为研究链激酶加速静脉溶栓的临床意义,用链激酶加速静脉溶栓(链激酶150万U/30min)治疗急性心肌梗塞40例。根据临床血管再通指标判断溶栓治疗再通率为77.5%(31/40)。其中发病6小时内溶栓者血管再通率为89.3%(25/28),距发病6~12小时溶栓者血管再通率为50%(6/12)。副作用为轻度出血倾向(12.5%)、寒颤(2.5%)和低血压(7.5%),未发生脑出血或严重的内脏出血。急性期5周病死率为2.5%(1/40)。与常规链激酶150万U/60min静脉溶栓治疗相比,链激酶加速静脉溶栓治疗能提高梗塞相关血管再通率,而不增加出血、过敏反应,低血压等副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卢明瑜徐成斌蒋宝琦陈红赵红朱继红
关键词:心肌梗塞静脉溶栓药物疗法
欧洲治疗心绞痛药品临床试验指导原则(译文)被引量:5
1999年
本试验指导原则按心绞痛分类把劳力性心绞痛及自发性心绞痛分别处理。对于劳力性心绞痛其病情应稳定至少1个月以上。应有安慰剂、对照研究及运动试验。研究时间分别为数周、半年及1年。对于自发性心绞痛,最适合研究的是每天发生至少三次有痛性和/或无痛性缺血发作的病人。研究时间分别为非常短期研究(几天),中期研究(几周至几个月)和长期研究。在非常短期研究中。
赵德恒蒋宝琦
关键词:心绞痛药物疗法安慰剂
欧洲治疗慢性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药物临床试验指导原则(译文)被引量:2
1999年
本试验指导原则对疾病的诊断、分期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描述。指出治疗的最终目的是预防和推迟大的截肢手术时间并延长寿命。在病人选择上,必须使用客观方法对其诊断并明确其闭塞类型及部位。建议使用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的设计。主要评价标准应该是行走距离、静息疼痛缓解和溃疡的愈合。治疗时间应该是2~3个月,并采用4~6周的安慰剂预试验。
赵德恒蒋宝琦
关键词:周围动脉疾病闭塞性PAOD
多巴酚丁胺^(99m)锝-MIBI心肌断层显像对预测心肌梗塞后患者冠脉病变的价值
1998年
与冠脉造影对照,用多巴酚丁胺^(99m)锝-MIBI心肌断层显像(Dobu—ECT)预测62例心肌梗塞后患者冠脉病变的价值.对所有血管有明显狭窄病变者,82%可被Dobo—ECT检出病变血管区域心肌有缺损;对多支血管病变者,有84%可被检出有多支血管供血区域心肌缺损.检测重度血管狭窄的敏感性高于中等度血管狭窄(P<0.01).Dobu-ECT对检出右冠状动脉敏感性为94%,均高于前降支或回旋支,但特异性低于前降支或回旋支,仅为63%.结论:多巴酚丁胺^(99m)锝-MIBI心肌显像能够准确识别心肌梗塞后具体冠脉病变.
陈步星徐成斌王伟民田雅文蒋宝琦赵红高伯山
关键词:心肌梗塞多巴酚丁胺^99M锝
链激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1996年
为对比研究链激酶(SK)与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疗效与安全性,70例发病12h内入院的AMI患者,随机分为SK150万U/30min加速静脉溶栓组(40例)及UK200万U/30min静脉溶栓组(30例)。根据临床血管再通指标判断,SK溶栓血管再通率为77.5%(31/40),其中发病6h内溶栓者再通率为89.3%(25/28)。而UK组再通率为56.7%(17/30),其中发病6h内溶栓者再通率为65%(13/20)。急性期5周病死率SK组为2.5%(1/40),UK组为6.7%(2/30)。对比研究结果表明:SK150万U/30min的加速静脉溶栓与UK200万U/30min的静脉溶栓治疗AMI是安全的。但SK加速溶栓的疗效优于UK溶栓。
卢明瑜徐成斌吴彦蒋宝琦陈红李淑琴朱继红赵红
关键词:心肌梗塞链激酶尿激酶溶栓疗法
对难以解释的胸痛病人的心理评估与心理干预被引量:10
2002年
目的 :分别对心内科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和难以解释的胸痛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心理干预 ,观察不同组患者的患病行为、对支持性心理治疗的反应。方法 :在心内科连续收集因胸闷、胸痛疑为冠心病而住院行心导管检查的患者 ,心导管检查阳性者为冠心病心绞痛组 ,阴性者为难以解释组。在心内科诊断明确前进行精神检查并对有精神障碍者做出诊断 (ICD -10标准 )。使用《患病行为问卷》评定患者的患病行为。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在入院和心导管手术前分别评定患者情绪状态 ,用以评估支持性心理治疗的效果。住院期间对难以解释胸痛的患者进行针对疾病观念的短期认知干预 ,并在一年后随访 ,与上一年住院而未加干预的难以解释胸痛的患者进行了疾病观念和就医行为方面的比较。结果 :在心内科共收集 46例 ,难以解释组 2 8例 ,其中存在明显心理健康问题的有 60 % (17/2 8) ,而冠心病组 (18例 )中这一比例只有11% (2 /18)。在患病行为上 ,难以解释组不良情绪较心绞痛组明显 ,同时 ,他们也更多地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与心理有关。在疾病观念上 ,难以解释组中的心理障碍患者比没有心理障碍者病感强 ,疑病倾向重。而 1年后随访发现 ,短期认知干预对改善疾病观念和就医行为效果不显著。结论
胜利蒋宝琦方耀奇沈渔邨
关键词:胸痛心理评估心理干预冠心病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