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翠娥

作品数:15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电纺
  • 7篇电纺丝
  • 7篇纳米
  • 7篇静电纺
  • 7篇静电纺丝
  • 7篇纺丝
  • 6篇纳米纤维
  • 4篇AG
  • 3篇教学
  • 3篇光电
  • 3篇光电转换
  • 2篇电纺丝技术
  • 2篇氧化钛
  • 2篇输液
  • 2篇输液袋
  • 2篇透明质酸
  • 2篇阻隔层
  • 2篇纤维
  • 2篇静电纺丝技术
  • 2篇课程

机构

  • 15篇安徽工程大学

作者

  • 15篇王翠娥
  • 8篇刘新华
  • 4篇张广知
  • 4篇杨旭
  • 3篇刘新华
  • 3篇李永
  • 2篇储兆洋
  • 2篇万鹏
  • 1篇黄小华
  • 1篇王宗乾
  • 1篇王学文
  • 1篇郭志广
  • 1篇叶海洋
  • 1篇陈炜
  • 1篇王琪
  • 1篇王宁

传媒

  • 3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广东化工
  • 1篇淮海工学院学...
  • 1篇安徽工程大学...
  • 1篇轻工科技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g-TiO_2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光电转换性能研究
2017年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尺寸均一、性能稳定的Ag-TiO_2复合纳米纤维。结合了纳米银颗粒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效应,克服了TiO_2材料比表面积小、光生电子与空穴复合几率高以及对光生载流子量子化效率低的缺点,并且Ag纳米颗粒在复合材料中有很好的可调节性,同时这种材料的制备工艺简单、易重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对Ag-TiO_2复合纤维进行了表征,结果证明产物为Ag-TiO_2复合纳米纤维,且纤维分散性好、长径比大,同时掺杂均匀。相比较于TiO_2纳米纤维,Ag-TiO_2纳米纤维的光电转换性能明显提高。此外研究了Ag掺杂量对复合材料光电转换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10wt%Ag的Ag-TiO_2复合纳米纤维光电转换效率最高。
王翠娥王学文刘新华
关键词:静电纺丝二氧化钛光电转换
一种高阻隔复合层医用输液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阻隔复合层医用输液袋,包括输液袋体,所述输液袋体包括内袋层、中袋层和外袋层,所述中袋层与外袋层、内袋层相容,从而将外袋层与内袋层粘合在一起,所述输液袋的内袋层内壁采用低温磁控溅射形成过渡层,所述过渡层的...
刘新华李永杨旭王翠娥储兆洋
文献传递
含环氧基团三元共聚物纳米纤维的植酸改性被引量:2
2017年
以含环氧基团三元共聚物纳米纤维为载体,用植酸(PA)为改性剂,得到表面含有磷酸根基团的功能性纤维膜。研究了植酸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纤维膜改性的影响。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失重分析、扫描电镜、光学接触角测量仪,对纤维膜的结构与表面润湿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植酸浓度20%,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3h时,改性得到的功能化纤维膜的铅离子吸附容量为60mg/g;改性后纤维膜的形态仍能保持微纳米级网状结构,其直径约为408nm,静态接触角为39.12°,呈现了良好的亲水性能。
刘新华杨旭李永王翠娥
关键词:植酸纳米纤维环氧基团
高活性光催化剂纳米Ag-碳纳米管-混晶TiO_2复合纤维的可控制备被引量:2
2016年
为解决TiO_2对太阳能有效利用率低、光生电子与空穴再复合率高、光催化活性低且难回收等应用难题,利用静电纺丝技术成功地制备了纳米Ag-碳纳米管(CNT)-混晶TiO_2复合纤维,并采用SEM、XRD、EDS及Raman等表征方法详细分析了材料的微观结构与组分,研究了纳米Ag-CNT-混晶TiO_2复合纤维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锐钛矿与金红石相TiO_2混晶不仅可降低材料的禁带宽度,还能减缓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复合淬灭;纳米Ag颗粒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可增强Ag-CNT-混晶TiO_2复合纤维的光吸收,CNT能促进光生电子与空穴的有效分离;纳米Ag-CNT-混晶TiO_2复合纤维对亚甲基蓝的首次降解率可达97.5%,且5次催化循环后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仍保持在90.0%以上。所得结论表明静电纺丝制备的新型纳米Ag-CNT-混晶TiO_2复合纤维是一种高活性的光催化剂,且容易回收,具有光降解亚甲基蓝的应用前景。
王翠娥刘新华万鹏张广知
关键词:TIO2碳纳米管光催化活性
微/纳复合型可见光光电材料Ag-石墨烯-TiO_2的制备及应用(英文)
2017年
基于静电纺丝技术构筑了稳定均一的Ag-石墨烯-TiO_2纳米复合纤维;并利用SEM、TEM、XRD、EDS和Raman等表征了材料的微观结构与组分;随后,我们研究了该复合纤维在可见光下的光电转换性能。结果表明:掺杂既可降低TiO_2材料的禁带宽度,也能减缓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复合淬灭;Ag纳米晶的局域等离激元可增强纤维对可见光的吸收,石墨烯能促进光生电子与空穴的有效分离;可见光条件下,相比较于单一的TiO_2纳米纤维,复合纤维的光电流密度提高4倍,达到0.81μA·cm-2。
王翠娥王宁刘新华
关键词:静电纺丝TIO2AG石墨烯光电转换
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测色与计算机配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基于对"测色与计算机配色"教学现状和效果的分析,将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入该课程教学,将专业科技前沿与教师科研成果持续不断地纳入课程教学资源库,并将生产实际问题导入课堂,构建逼真的专业情境;该教学法可高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实现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双重目标;同时,该教学方法的运用深化了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教学内涵,突出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王宗乾黄小华王翠娥张广知
关键词:产学研
Ag-CNTs-TiO_2纳米纤维在可见光区的光电转换性能研究
2016年
基于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尺寸均一、性能稳定的Ag-碳纳米管(CNTs)-TiO_2复合纳米纤维。结合了纳米银颗粒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效应,有效提高了复合材料对于可见光的吸收,此外,CNTs的掺入,可以加速电子在复合材料内部的传递,降低光生电子-空穴对的重合几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能谱仪(EDS)对复合纤维进行了表征,结果证明产物为Ag-CNTs-TiO_2复合纳米纤维,且纤维分散性好、长径比大,同时掺杂均匀,实验重复性好。相比较于TiO_2和TiO_2-Ag纳米纤维,Ag-CNTs-TiO_2纳米纤维的光电转换性能明显提高。研究了CNT掺杂量对复合材料光电转换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10%(wt,质量分数,下同)Ag和15%CNTs的Ag-CNTs-TiO_2复合纳米纤维光电转换效率最高。
王翠娥万鹏
关键词:静电纺丝二氧化钛光电转换
一种Ag-TiO<Sub>2</Sub>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Ag-TiO<Sub>2</Sub>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将硝酸银无水乙醇溶液逐滴加到钛酸四丁酯的冰醋酸溶液中,混匀后,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搅拌静置至气泡完全消失,得到前驱体溶液;移入注射器中,通过静电纺丝...
王翠娥刘新华
文献传递
一种透明质酸混纺纳米纤维固定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透明质酸混纺纳米纤维固定酶的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静电纺丝技术,使用生物相容性好且具有特殊保水性的透明质酸改性纳米纤维,并将此功能性纳米纤维应用于酶的固定,操作相对简便,而且混纺PMA‑AA...
王翠娥廖开明
文献传递
P(GMA-co-MA)-g-PEO纳米纤维膜酶载体的制备与表征
2016年
以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甲酯(PEGMEM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和丙烯酸甲酯(MA)为原料,用偶氮二异丁腈(AIBN)引发合成P(GMA-co-MA)-g-PEO共聚物。通过静电纺丝制备了P(GMA-co-MA)-g-PEO纳米纤维膜酶载体,并用傅立叶红外光谱、热失重分析对载体进行结构表征。通过扫描电镜,探究了不同纺丝工艺下纳米纤维膜形态。通过静态接触角、动态接触角研究了纳米纤维膜酶载体的亲水性能。结果表明:在纺丝电压18kV、纺丝距离18cm、纺丝速度为0.1mL/h的工艺下,载体纤维直径为671nm,均匀度较好;载体具有一定的亲水性能。
杨旭刘新华郭志广陈炜王翠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