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磊

作品数:17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贵阳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3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0篇法医
  • 7篇法医学
  • 7篇病理
  • 4篇尸体解剖
  • 4篇溺死
  • 4篇硅藻
  • 4篇法医病理
  • 3篇法医病理学
  • 3篇法医学鉴定
  • 3篇病理学
  • 2篇尸检
  • 2篇尸检分析
  • 2篇尸体
  • 2篇硅藻检验
  • 2篇病理解剖
  • 1篇等位
  • 1篇等位基因
  • 1篇行医
  • 1篇血型
  • 1篇医疗纠纷

机构

  • 17篇贵阳医学院
  • 2篇贵阳医学院附...

作者

  • 17篇王磊
  • 15篇黄映康
  • 14篇王杰
  • 6篇王恩寿
  • 3篇汪元河
  • 1篇单可人
  • 1篇张红玲
  • 1篇伍徐娴
  • 1篇何燕
  • 1篇刘若英
  • 1篇邹复珍
  • 1篇叶薇
  • 1篇姜淑芬

传媒

  • 7篇贵阳医学院学...
  • 6篇中国法医学杂...
  • 2篇第五次全国法...
  • 1篇贵州医药
  • 1篇第二次全国代...

年份

  • 1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1
  • 1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8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贵阳市区不同水域硅藻检验在鉴定溺死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1年
王磊王杰黄映康
关键词:溺死硅藻尸体
硅藻检验(定量和定性)的实验研究
国内外法医界对有关硅藻检验鉴定溺死价值的争论,一直持续至今,持怀疑或甚而否定硅藻检验价值的主要论点是:①检验过程中污染不可能避免;②有研究证实生前硅藻可经空气
王磊黄映康王思寿
关键词:硅藻检验空气源
文献传递
贵阳地区汉族D12S375位点基因频率调查
1999年
应用PCR技术和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电泳技术对D12S375 位点分型,在贵阳地区106 位汉族个体中共检出6 个等位基因、18 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 - Weinberg 平衡( P>0-05) ,* 13 频率最高,为0-415 1 ;* 16 频率最低,为0-018 8 。观察杂合度0-70 ,个人识别机率0-89 ,非父排除率0-493 。表明该位点是一个较好的DNA遗传标记系统,在法医学亲子鉴定及个人识别中具有较高价值。
张红玲王杰王磊单可人何燕叶薇
关键词:等位基因基因频率法医学DNA
支气管哮喘猝死1例
2006年
伍徐娴王磊黄映康汪元河王杰王恩寿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猝死支气管哮喘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3例的临床病理学分析被引量:1
1998年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useaxonalinjuryDAI)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赵孟尧[1]的统计占同期重型颅脑外伤的119%,国外则较高(20%~425%)[2],我室1997年尸检中遇到3例,约占颅脑外伤尸检例数的13%。因而,深入认识DAI...
王磊王杰王恩寿王恩寿黄映康
关键词:脑轴索损伤病理学
法医病理解剖240例分析
1994年
本文报道法医病理尸体解剖240例,进行一般情况、案件性质、死亡分类及死亡原因等分析,并就部分医疗事故(差错)的原因和性质进行讨论,进一步说明了法医病理解剖的重要性。
王杰黄映康王磊
关键词:尸体解剖法医学病理学
有关脑震荡及法医学鉴定的商榷
1993年
鉴于国内学者报道的“致死性脑震荡”的案例Ommaya(1974)“脑震荡”6级分类和上野正吉(1956)3级分类,肖柏坤、曾建华(1991)曾提出采用与上野正吉基本相类同3级分类。即Ⅰ级:症状可完全恢复或后遗症轻微;Ⅱ级:有严重后遗症;Ⅲ级:植物人或死亡。由于所有上述分类与外科学脑震荡传统概念出现了严重分歧,在国内法医界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对脑震荡概念认识的混乱,现提出作者的看法与同行商榷。
王杰王恩寿王磊黄映康钟国华
关键词:脑震荡法医鉴定学CT
63例医疗纠纷法医尸检分析
本文报道63例医疗纠纷法医尸检分析,就发生医疗纠纷的地点、原因及一般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其中认定为由医疗过失导致死亡共28例,并就现行法医鉴定和医疗事故鉴定体制存在的部分问题进行讨论。
王杰黄映康王磊
关键词:医疗纠纷法医病理学
文献传递
硅藻定量检验和种属鉴定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1992年
本实验用家兔18只,分为溺死组、死后(抛尸)入水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只。采用消化—光镜法作肺、肝、肾硅藻计数(定量)及种属鉴定检验,同时作水样检验及空白对照。结果:(一)进一步证实生前硅藻可经空气源性进入肺脏并存积于大循环内脏(肝、肾)的概念;(二)提示水中尸体肺脏如有大量硅藻检出,仅此即可作为诊断溺死的可靠依据;空气源性吸入及检验过程中的污染并不影响该检验结果对鉴定溺死的判断。种属分析溺死组肺与水样的主要硅藻种属相符,而肝、肾中硅藻计数及种属分析均无诊断意义。
王磊王恩寿黄映康
关键词:溺死硅藻溺死硅藻
86例医疗事故争议的法医病理尸检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医疗事故争议的法医病理学鉴定特点。方法:对我室1999年1月~2004年6月尸检档 案中涉及医疗事故争议案例86例进行分类统计,并对法医病理学鉴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争议尸检案例 从1999年1月~2001年12月的26例(8.5%)上升到2002年1月~2004年6月的60例(27.3%);(2)男女性 别差异无显著性;年龄分布在10岁以下的21例中,6例为出生1月以内的新生儿,11例为1~5岁的幼儿,高峰 分别出现在20~29岁和小于10岁,均为21例(24.4%),其次为30~39岁17例(19.8%);(3)争议多发生在县 (区)级以下的医院(包括个体诊所),共67例(77.9%),最常涉及外科、产科和急诊、门诊;(4)死亡原因最常见 心血管系统疾病21例(24.4%),呼吸系统疾病19例(22.1%),产科疾病15例(17.3%),机械性损伤11例 (12.8%);(5)临床诊断与法医病理诊断不相符23例(26.7%),无临床诊断30例(34.9%),主要集中在个体诊 所和乡镇卫生院。结论:法医病理学鉴定对处理医疗事故争议诉讼案件起积极作用。
王磊王杰黄映康汪元河
关键词:尸体解剖法医学医疗事故争议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