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玲
- 作品数:24 被引量:71H指数:4
- 供职机构:宜春学院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妇产科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被引量:11
- 2004年
- 教学方法是贯彻教学内容、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如何适应形势要求 ,针对医学特点、学科特点、学生特点 ,围绕培养具有扎实的基本功、一定的创新能力、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行为的医学人才 ,我们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入手 ,强调教学反馈与教学互动 ,对妇产科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改革、探索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王小玲
- 关键词:教学反馈教学互动教学质量妇产科教学
- 缩宫素改善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 2008年
- 吴丽芳王小玲江丽娜
- 关键词: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出血缩宫素吉妮IUDGYNEFIX含铜宫内节育器
- 双氯酚酸钠栓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5年
- 黄建安王小玲艾婷华
- 关键词:双氯酚酸钠栓剖宫产术术后镇痛
- 腹腔镜卵巢打孔术结合促排卵治疗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7
- 2010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打孔术结合克罗米酚(CC)+人绒毛膜促性腺素(HCG)对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比较56例采用腹腔镜卵巢打孔术加用CC+HCG促排卵治疗(研究组)与52例同期单纯腹腔镜卵巢打孔术(对照组)的激素水平、排卵、妊娠及流产情况。结果:研究组促排卵率为83.9%(47/56),妊娠率为69.6%(39/56),流产率为7.6%(3/39);对照组促排卵率为75.0%(39/52),妊娠率为55.8%(25/52),流产率为13.8%(4/25)。两组术后LH和T明显下降。结论: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结合CC+HCG促排卵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妊娠率高、流产率低的特点,是治疗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有效方法。
- 高丽华王小玲
-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腹腔镜卵巢打孔术克罗米酚
- 米索前列醇联合双氯酚酸钠栓在初孕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双氯酚酸钠栓用于初孕人流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20例妊娠6~10周的妇女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组术前宫颈注射利多卡因和阿托品,观察组术前45min阴道塞米索前列醇2片、肛门塞双氯酚酸钠栓1枚,比较两组人流时的宫口松弛与镇痛效果、术中出血量及人流综合征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宫口松弛总有效率为94.07%,常规组为33.33%,两组比较P<0.01;观察组疼痛明显减轻,术中出血量及发生人流综合征人数减少,两组比较均P<0.01。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双氯酚酸钠栓用于初孕人流术的镇痛效果明显,有利于宫口扩张,加强宫缩,减少术中出血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 王小玲
- 关键词:米索前列醇双氯酚酸钠初孕人工流产术
- 双氯酚酸钠在清宫、诊刮术中镇痛效果观察
- 2008年
- 目的:探讨双氯酚酸钠在清宫、诊断性刮宫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门诊、住院部经医生诊断需做清宫或诊断性刮宫术患者共334人,均有吸宫术、刮宫术的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和服药禁忌证。随机选择分成常规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前45min将双氯酚酸钠栓1枚50mg轻轻塞入肛门2cm以上处,对照组术前无任何处理,记录术中的疼痛程度及药物副作用。结果:观察组无痛率为32.95%,疼痛缓解有效率为85.23%,而常规组的无痛率仅为3.16%,疼痛缓解有效率为30.38%。两组镇痛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且药物副作用少。结论:清宫、诊断性刮宫术前双氯酚酸钠栓塞肛处理使术中镇痛效果肯定,且方法简单、安全、经济、是目前吸刮术时值得推荐的止痛方法。
- 王小玲
- 关键词:双氯酚酸钠栓清宫术诊断性刮宫术
- 子宫角部妊娠伴部分葡萄胎样变1例
- 2008年
- 王小玲
- 关键词:异位妊娠子宫角
- 米索前列醇用于子宫输卵管造影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在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时软化宫颈及镇痛的效果。方法将行HSG检查的4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0例常规行HSG检查,观察组220例于检查前1 h阴道置米索前列醇200μg。观察两组人工流产综合征(PAAS)的发生率、两组宫颈软化程度及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PAAS发生率分别为9.1%和62.9%,观察组PASS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镇痛效果观察组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子宫输卵管造影前1小时阴道置米索前列醇200μg能有效软化宫颈,缓解疼痛,减少PASS的发生,值得推广。
- 黄建安王小玲卢娇
- 关键词:米索前列醇子宫输卵管造影人工流产综合征
- 缩宫素在药物流产后的临床作用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为尝试减少药物流产后出血量和缩短出血时间。方法:实行药物流产的早孕妇女,口服米索前醇6小时内,孕囊排出者420例,随机分成常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0例,评判其阴道出血量和出血时间。对照组按常规处理,观察组采用缩宫素10u肌肉注射,2次/日,连续3天。结果:观察组药物流产阴道流血量<月经量占66%,平均阴道出血时间为114±6.34天,手术止血率为10.5%;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缩宫素用于药物流产后,减少出血时间和出血量。应用简便、安全、有效,孕妇易接受可值得推广。
- 吴丽芳王小玲艾婷华胡月
- 关键词:缩宫素药物流产阴道出血
- 输卵管伞端阻塞性不孕的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与常规腹腔镜治疗输卵管伞端阻塞性不孕的效果。方法:输卵管慢性炎症引起的双侧输卵管伞端积水阻塞性不孕患者84例按手术排序的单双号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按常规腹腔镜手术行输卵管伞端造口术或袖口外翻伞端成形术,改良组在腹腔镜辅助直视下进行此操作。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并随访两组术后的卵管复通率、术后妊娠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及输卵管复通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改良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治疗输卵管伞端阻塞性不孕的效果优于常规腹腔镜手术,但该术式仅适用于输卵管中远端且其附近无广泛粘连的操作。
- 王小玲高丽华
- 关键词:腹腔镜辅助输卵管伞端阻塞性不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