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娇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榆林市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电图
  • 3篇动态心电图
  • 3篇心电
  • 3篇心电图
  • 1篇动脉
  • 1篇动态心电图监...
  • 1篇心病
  • 1篇心电图监测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缺血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成像
  • 1篇植入
  • 1篇植入术
  • 1篇植入术后
  • 1篇输血
  • 1篇输血前
  • 1篇输血前检查
  • 1篇术后
  • 1篇起搏

机构

  • 4篇榆林市第一医...

作者

  • 4篇王娇
  • 2篇李慧
  • 1篇李凤春
  • 1篇常锦梅
  • 1篇李小梅
  • 1篇张亚军
  • 1篇叶生明
  • 1篇李慧
  • 1篇杨丽娜
  • 1篇王妮

传媒

  • 2篇吉林医学
  • 1篇贵州医药
  • 1篇中国CT和M...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动态心电图监测传导阻滞与窦房结功能不良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监测传导阻滞与窦房结功能不良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2例进行起搏器植入手术治疗的病患依据起搏器植入适应症情况分成传导阻滞组(A组)及窦房结功能不良组(B组)各41例。患者术后均实施动态心电图监测。对比两组起搏类型以及起搏器功能障碍检出情况;起搏器相关心律失常情况、心室安全起搏情况以及心室起搏融合波情况;自身心律失常检出情况。结果A组心房按需起搏检出率低于B组,心室按需起搏/心房同步心室起搏检出率高于B组(P<0.05);A组快速心室起搏检出率以及起搏性心动过速检出率低于B组,心室安全起搏以及心室起搏融合波检出率高于B组(P<0.05);A组频发性房性早搏以及房性心动过速检出率均低于B组(P<0.05)。结论实施起搏器植入手术的传导阻滞以及窦房结功能异常病患采取动态心电图监测可及时掌握病患自身心律失常情况,有利于维护病患生命健康。
王娇李慧
关键词:起搏器植入术窦房结动态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在病窦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研究动态心电图在诊断病窦综合征(SSS)的价值。方法;动态心电图仪采用美国记忆公司Holter7.0MARSPC型,采用体表心电图检查手段对诊断SSS作一初步评估。结果;动态心电图检出显著窦性心动过缓33例,占50%;其中,检出SSS17例,占33%;发现窦性静止7例,窦房阻滞5例,交界性逸搏心律8例,短阵房性心动过速3例(6%),房室传导阻滞5例。结论;动态心电图是既简便又可行的检查手段,记录时间长可检出更多的窦房结功能障碍而产生的各种心律失常,对于诊治SSS具有独特优势,且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常锦梅叶生明王娇杨丽娜李慧
关键词:病窦综合征动态心电图
CCTA结合DCG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效能研究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旨在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结合动态心电图(DCG)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经过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确诊的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165例,患者均进行了CCTA、DCG检查,以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结果为参照,比较DCG、CCTA及CCTA联合DCG检查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 165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中,存在177个心肌灌注异常区域,心肌灌注异常区域主要为可逆行灌注减少区、固定性灌注缺损区,分别为151、26个。单一DCG检查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71.51%、61.21%、72.12%,单一CCTA检查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1.81%、72.12%、73.33%,单一DCG检查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低于单一CCTA检查(P<0.05);DCG+CCTA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96.36%、87.87%、89.69%,明显优于单一DCG、CCTA检查(P<0.05);CCTA检查共发现164个收缩期心肌灌注异常区域,其中可逆行灌注减少区、固定性灌注缺损区分别为143、21个。DCG检查共发现141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DCG检查ST改变类型:ST段水平型压低型94例;下斜型压低型31例;上斜型压低型16例。结论 CCTA结合DCG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优于单一CCTA、DCG检查,值得临床推广。
李慧王娇
关键词: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动态心电图冠心病心肌缺血
3896例患者输血前四项传染性指标检查分析
2011年
目的:通过一线临床资料的收集,分析患者在输血前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携带的状况,明确四项检查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3 896例患者进行输血前四项检测。结果:HBSAg阳性患者219例(5.62%),抗-HCT阳性患者46例(1.18%),抗-TP阳性患者72例(1.84%),没有检测出抗-HIV阳性。其中HBSAg和抗-HCT同时阳性3例,HBSAg和抗-TP同时阳性2例,抗-HCT和抗-TP同时阳性的2例。结论:输血前患者的各项血清感染指标都有一定比例的感染率,应引起高度重视。
李凤春张亚军李小梅王娇王妮
关键词:输血前检查传染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