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勇
- 作品数:12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贵州省油菜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贵州省科技厅农业攻关项目贵州省科技厅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科1号的机械化生产技术被引量:2
- 2013年
- 为了给油科1号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从油菜机械化播种的要求、优势、种植区的选择、机械准备、播前准备、播种安排、机械播种技术参数、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油菜籽的保管等方面总结了油科1号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 陈芝能汤勇陈俊坤
- 关键词:机械化生产技术
- 甘蓝型杂黄籽优质杂交油菜品种嘉油占的选育
- 2012年
- 甘蓝型杂黄籽优质杂交油菜品种嘉油占是以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两系不育系8187A与双低恢复系8274R配制的双低杂交组合,表现杂种优势强,丰产性突出,产量高,含油量较高,中早熟,抗倒,病毒病和菌核病抗病能力与对照德油6号相当。在2009—2011年四川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17个试点平均产量181.43kg/667m2,比对照德油6号显著增产(4.85%);在2010-2011年度6点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171kg/667m2,比对照增产3.32%;种子含油量(干基)40.75%,种子芥酸含量0.45%,硫甙含量31.62μmol/g饼。于2011年11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川审油2011007),适宜在四川省平坝及丘陵地区种植。
- 邵明波李风华汤勇周荣周棱波白俊霞
- 关键词:甘蓝型杂交油菜选育
- 早熟高油分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宝油早12的选育被引量:4
- 2014年
- 为培育适宜贵州两熟制地区种植的早熟油菜品种,解决其油菜—水稻茬口矛盾,以高油分黄籽双低不育系YD3361A为母本,双低恢复系YD1021R为父本配制育成杂交油菜新品种宝油早12。该品种2011—2013年在贵州省早熟组(B组)油菜区域试验中的平均产量为147.58kg/667m2,比青油131(对照)增产2.31%;产油量平均为60.8kg/667m2,比青油131提高6.51%。2012—2013年在贵州省早熟组油菜生产试验中的平均产量为136.11kg/667m2,比青油131增产4.2%;产油量为60.51kg/667m2,比青油131提高8.83%。宝油早12全生育期189.69d,具有早熟、油分高、优质、抗逆性强等特点,于2013年9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审油2014001号),并命名为宝油早12。
- 喻时周秦信蓉袁暘暘汤勇沈奇赵云杜才富
- 关键词:甘蓝型早熟高油分12
- 高油分高蛋白系列优质杂交油菜品种选育及相应技术研究与应用
- 侯国佐侯燕侯剑杜才富高志宏何惠平汤勇
- 育成并经审定的7个品种在区试中产量和产油量平均增产8.4%和16.6%,含油率44.2-48.2%,种子蛋白23-25.4%,油分蛋白总量达68.4-72%。其中油研9号和10号经全国和省5次审定,产量和产油量增产4.5...
- 关键词:
- 关键词:杂交油菜品种选育
- 高油分高蛋白系列优质杂交油菜品种选育及其技术研究与应用
- 侯国佐侯燕侯剑材才富高志宏何惠平汤勇张瑞茂余顺波邵明波陈芝能韩宏仕程尚明郭丰秦信容
- 菜油和菜饼是油菜籽加工的两样主、付产品,因此提高菜籽的含油率和菜饼中的蛋白含量有着最为直接的经济效益。选育具有高油分、高蛋白含量的油菜品种就能为油菜籽加工提供高效益的基础。本顶目是在1990-2007年执行国家、省及农业...
- 关键词:
- 关键词:杂交油菜选育
- “三高两低”油研系列品种高产栽培措施被引量:1
- 2007年
- 通过油研品种高产栽培试验示范,对高产典型农户的栽培技术进行剖析,分析总结油研系列品种高产栽培技术的主要措施为:适时早播,培育壮苗;适时移栽,合理密植;适时管理,促进早发;科学使用激素微肥。
- 张玉清汤勇朱发仁覃事玉
- 关键词:栽培高产措施
- 甘蓝型隐型核不育三系油菜新品种油科1号高产制种技术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加快,农村大量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推高了农村劳动力用工成本,而两系杂交油菜育种需在初花期拔出50%左右的可育株,需耗费大量劳动力和时间才能保证种子质量和纯度,在现今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的状况下,两系杂交油菜制种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生产力发展需要。近几年来,随着隐形核不育三系的深入研究,并取得了根本性突破,育成了油科1号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通过了贵州省品种审定。油科1号综合了质不育三系和核不育两系的优点,具有恢复源广、选配强的优势,不育系群体不育样本理论上可达100%,且不育性相当稳定,在制种时减少了大量拔除可育株的劳动力用工,节省了劳动力成本和时间,同时增加了母本群体数量,在保障制种纯度和种子质量的基础上,提高了制种单产和总产,增加了制种农户的经济收入,助推了当地扶贫事业的稳步推进,开展三系杂交油菜制种技术研究与原两系法制种技术有着根本性区别。总结和推广三系油菜高产制种技术更利于当前农村生产力发展。
- 汤勇陈东杰汤晓华徐春张瑞茂
- 关键词:甘蓝型
- 早熟甘蓝型油菜恢复系YD 1021 R的选育被引量:3
- 2014年
- YD 1021R是利用2003年从浙江引进的黑籽常规材料浙油18为母本与贵州省油菜研究所选育的黄籽双低高油分3911R杂交,经3年5代系统选育,于2006年育成的强优势恢复系,YD 1021 R具有早熟、高油分、优质、抗逆性强等优点,这为选育早熟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提供了育种材料。
- 汤勇罗遵喜杜才富秦信蓉张星星喻时周
-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早熟恢复系YD
- 优质杂交油菜‘臻油89’特征特性及轻简高效(机播机收)栽培技术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为了研究优质杂交油菜‘臻油89’轻简高效(机播机收)栽培技术措施,开展了‘臻油89’的田间密度和播种试验研究,并结合‘臻油89’特征特性和大量的机播机收实践,总结出适宜‘臻油89’轻简高效(机播机收)栽培的配套技术方案。技术要点是通过合理安排茬口、适时早播(播种期9月20—25日)、培养全苗壮苗、保证种植密度(播种量3.75~4.5 kg/hm2,密度22.5万株/hm2~37.5万株/hm2),合理施肥(复合肥600 kg/hm2:氮:磷:钾=16:16:16,尿素270 kg/hm2,硼肥15 kg/hm2),科学防除杂草、及时防治病虫害、适时收获。该研究方案可有效降低油菜生产成本,促进油菜生产的全程机械化,稳定并增加油菜种植面积,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 田世刚赵继献沈奇陈俊锟余顺波汤勇
- 关键词:杂交油菜栽培技术
- 15份紫苏材料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5
- 2017年
- 为更有效的对紫苏选育品系进行评价,本研究对15份紫苏材料的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数据进行数据统计、关联性分析、回归分析,评估几个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以单产为应变量,以株高、有效分枝数、单株穗数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方程,这3个因素对单产的贡献度分别为0.158、0.547、0.095。研究结果对贵州紫苏种质资源收集、评鉴及品种选育、创新具有指导意义,为紫苏选育研究提供有效基础。
- 陈东杰汤勇沈奇高志宏徐春王仙萍郭平田世刚
- 关键词:紫苏农艺性状关联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