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娟娟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江苏省重点学科建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单核
  • 3篇单核细胞
  • 3篇外周
  • 3篇外周血
  • 3篇细胞
  • 3篇核细胞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乙型肝炎患者
  • 2篇外周血单核细...
  • 2篇肝炎
  • 2篇肝炎患者
  • 2篇PD-L1
  • 1篇调节性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反
  • 1篇炎症反应
  • 1篇炎症反应过程
  • 1篇受体
  • 1篇死亡受体

机构

  • 3篇徐州医学院附...

作者

  • 3篇潘修成
  • 3篇李丽
  • 3篇任劲松
  • 3篇刘梅
  • 3篇毛娟娟
  • 2篇辛杰晶
  • 2篇陈明
  • 1篇傅涓涓
  • 1篇杨帆

传媒

  • 1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肝脏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3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比例及单核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配体表达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 分析α-干扰素治疗过程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及单核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配体(PD-L1)分子表达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1例HBeAg阳性CHB患者接受α-干扰素治疗24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Treg比例和单核细胞PD-L1表达水平,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水平,通过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治疗前后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治疗前后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结果 治疗前CHB患者外周血Treg比例和单核细胞PD-L1表达水平与HBV DNA水平成正相关;治疗24周后,Treg水平明显下降,而单核细胞PD-L1表达无明显变化.在不同应答病例,治疗24周后外周血Treg和单核细胞PD-L1水平较治疗前变化不同.结论 CHB患者外周血Treg和单核细胞PD-L1水平影响α-干扰素抗HBV疗效,测定外周血Treg比例和单核细胞PD-L1的表达,可作为α-干扰素抗HBV疗效预测的免疫学指标之一.
辛杰晶潘修成毛娟娟任劲松刘梅李丽
关键词: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单核细胞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D-L1表达对T淋巴细胞功能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究外周血单核细胞PD-L1表达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PD-L1表达。以PD-L1单克隆抗体阻断PD-L1/PD-1通路,MTT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共培养体系中抗-CD3抗体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以HBcAg和抗PD-L1加入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共培养体系中,ELISA测定培养上清IFN-γ或IL-10水平。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PD-L1表达明显上调。未加入单核细胞组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高于加入单核细胞组,而抗PD-L1抗体阻断组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恢复至未加入单核细胞组水平。经HBcAg刺激,与健康人相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培养上清IFN-γ较低而IL-10水平升高;抗PD-L1抗体阻断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培养上清IFN-γ水平显著增高而IL-10水平降低。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状态下外周单核细胞PD-L1高表达对HBV特异性免疫细胞功能有抑制作用。
潘修成辛杰晶任劲松毛娟娟刘梅李丽陈明
关键词:单核细胞T淋巴细胞
慢加急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D-L1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1年
重型乙型肝炎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达70%~80%以上,是目前我国重型肝炎死亡的主要原因,但其发生机制未完全清楚。单核细胞是体内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在炎症情况下可发育成巨噬细胞或树突状细胞,在诱导抗感染免疫和启动炎症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目前发现巨噬细胞活化在重型肝炎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毛娟娟潘修成杨帆任劲松傅涓涓刘梅李丽陈明
关键词:外周血单核细胞乙型肝炎患者PD-L1急性重型炎症反应过程抗感染免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