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梅红

作品数:26 被引量:128H指数:5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建筑科学
  • 7篇天文地球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数据处理
  • 3篇全站仪
  • 3篇黏土
  • 2篇三角高程
  • 2篇深基坑
  • 2篇生物聚合物
  • 2篇时间序列
  • 2篇竖直
  • 2篇水准器
  • 2篇索塔
  • 2篇平衡锤
  • 2篇强度特性
  • 2篇微观结构
  • 2篇抗冲
  • 2篇抗冲刷
  • 2篇基坑
  • 2篇剪切试验
  • 2篇固土
  • 2篇高差
  • 2篇边坡

机构

  • 26篇河海大学
  • 2篇江苏省地质调...
  • 2篇国家开发银行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江苏省长江公...
  • 1篇江苏省山水生...

作者

  • 26篇梅红
  • 8篇刘瑾
  • 6篇岳东杰
  • 3篇祁长青
  • 3篇赵仲荣
  • 2篇郑德华
  • 2篇田林亚
  • 2篇袁豹
  • 2篇刘志强
  • 2篇黄腾
  • 2篇周西振
  • 2篇周建林
  • 2篇任静华
  • 2篇郝社锋
  • 1篇孙泽信
  • 1篇张雷
  • 1篇陈光保
  • 1篇华锡生
  • 1篇孙景领
  • 1篇宋雷

传媒

  • 3篇工程勘察
  • 3篇河海大学学报...
  • 3篇勘察科学技术
  • 2篇水利水电科技...
  • 2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甘肃科学学报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测绘工程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测绘科学
  • 1篇水电自动化与...
  • 1篇现代测绘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地理空间信息

年份

  • 1篇2024
  • 6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图扫描矢量化误差的最小二乘配置法处理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屏幕扫描数字化是地图数字化的常用方法。在数字化过程中,由于地图本身的变形、扫描仪分辨率等系统误差会影响数字化的结果。仿射变换是实现栅格数据向矢量化数据转换的常用方法之一,研究表明基于最小二乘的仿射变换只可以消除整体变形,而不能消除局部变形。为此作者提出采用最小二乘配置。采用最小二乘配置可以在计算转换参数的同时估计局部系统变形信号,可以消除或减弱以上误差的影响,改善数字化精度。实例分析表明,是提高扫描数字化的有效方法。
岳东杰梅红
关键词:地图数字化最小二乘配置
XYY型生物聚合物改良黏土抗开裂及抗冲刷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为探究XYY型生物聚合物改良黏土抗开裂及抗冲刷特性,进行若干开裂及冲刷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干燥条件下,随着生物聚合物的掺入,试样的抗开裂特性明显改善,生物聚合物的掺入增强了土体的抗拉强度,使其大于试样因干燥脱水而产生的张拉应力,试样随生物聚合物掺量的增加由发生开裂转变为脱水聚缩,且试样残留的含水率随生物聚合物掺量的增加而增加,XYY型生物聚合物的掺入增强了土体的保水性。素土试样在冲刷后,发现明显的冲蚀破坏痕迹,冲刷率达49.56%,而生物聚合物改良土冲刷后结构仍较为完整。当生物聚合物掺量达2.0%时,试样的冲刷率仅为0.81%,说明生物聚合物改良后黏土拥有良好的抗冲刷效果。同时微观机理分析得出,XYY型生物聚合物可以有效填充黏土颗粒间的空隙,使其结构更加紧密,能有效改良黏土的抗开裂和抗冲刷特性。
何承宗赵岩刘瑾梅红高何敬然祁长青
关键词:黏土冲刷试验
特大桥钢索塔建造中精密测控技术研究及应用
黄腾黄张裕赵仲荣陈光保蒋敏卫李桂华魏浩翰张雷梅红宋雷孙景领岳荣花陈建华程栋邓标
课题以国际首创的南京长江第三大桥“人”字弧线形钢索塔为研究对象,根据钢塔柱的结构特点、施工工艺及测控的关键技术和难点,应用现代测绘理论和技术,并结合施工现场实际,对钢索塔建造中一系列的施工测控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技术...
关键词:
关键词:钢索塔特大桥
时间序列分析在变形监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40
2005年
从时间序列分析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出发,详细论述了如何使用这种方法对变形监测数据进行识模、建模、与预报。并通过实例计算验证了此种方法具有较高的拟合和预报精度,较好地描述了变形监测点的变化规律。
梅红岳东杰
关键词:时间序列分析数据处理
木质素磺酸钙改良的低液限黏土三轴压缩特性被引量:1
2023年
通过对具有不同木质素磺酸钙掺量、不同养护时间的改良低液限黏土进行一系列三轴剪切试验,分析了改良土应力应变曲线、峰值偏应力及抗剪强度参数的变化规律,结合扫描电镜探究了其内在机制。试验结果表明:木质素磺酸钙的掺入能够显著提升土体抗剪强度,随着掺量的增加,改良土的抗剪强度先增加后减小,最优掺量为8%;随着养护时间的增加,改良土的抗剪强度提升,且增强速度逐渐变缓;养护7 d后8%掺量的改良土获得最大峰值偏应力2017.23 kPa,比养护相同时间的纯黏土高236.25%;改良土黏聚力随着木质素磺酸钙掺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而内摩擦角增大到一定值后趋于稳定。改良土强度提升的内在机制可以概括为填充孔隙、离子交换、吸附包裹土粒以及胶结土粒团聚体。
魏世杰赵洪岩郝社锋郝社锋梅红刘瑾刘瑾任静华梁雨
关键词:黏土木质素磺酸钙强度特性微观结构
黄原胶-黏土复合基材岩坡生态修复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采用黄原胶与黏土形成黄原胶-黏土复合基材,通过室内试验对其强度、蒸发特性、抗冲刷性以及其对植被发芽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基材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黄原胶含量的增加,复合基材的黏聚力呈现先增大后趋向于稳定的趋势,内摩擦角则不断增加。黄原胶可以有效改善复合基材的蒸发特性和抗冲刷特性。随黄原胶含量的增加,土体的平均蒸发速率明显降低,并使表层的开裂现象得到明显改善,土体的冲刷率不断地降低。黄原胶可以促进植被的生长,使种子的发芽时间提前,植被生长更加茂盛。但当黄原胶含量过大时,植被的发芽与生长被抑制。黄原胶可以在复合基材内部的形成大量的薄膜,填充土颗粒表面以及土颗粒之间的孔隙和裂缝,将土颗粒链接为一个整体,使复合基材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密。
宋泽卓刘瑾梅红卜凡陈志昊祁长青
关键词:黄原胶黏土岩质边坡生态修复
非等间距GM(1,1)模型的改进及预测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论述了非等间距GM(1,1)模型的基本原理及精度评定方法,针对模型缺陷探讨了模型精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就初值选取及模型背景值构造2个方面进行改进,建立了改进的非等间距GM(1,1)模型.运用改进的非等间距GM(1,1)模型对某坝堤沉降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非等间距GM(1,1)模型较改进前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在沉降预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梅红孙泽信
关键词:非等间距
引淮入海大堤施工期垂直位移监控模型研究
2003年
对引淮入海大堤施工期垂直位移监控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垂直位移的影响源不完全清楚,用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垂直位移规律有一定的缺陷;将垂直位移仅看作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从灰色系统理论出发建立灰色GM(1,1)模型,比统计模型有更好的精度和预报效果,因此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由于灰色模型采用的原始序列相对较少,其短期的预测精度要高于长期的预测精度,在堤体不断加高的动态荷载作用下,要保证其预测的可靠性,必须适时地纳入新的沉降信息.
田林亚华锡生梅红
关键词:防洪堤统计模型动态荷载
间接测边网在深基坑水平位移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22年
深基坑开挖施工中,水平位移监测为必选项目,而城市狭窄的空间中进行深基坑开挖,使用在地面或楼顶布点架站观测的传统方法来建立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已经变得十分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用高精度智能全站仪ATR技术,采用对边测量方法,构成由棱镜中心为间接边的监测基准网。实验结果表明,间接测边测量精度主要取决于仪器的测边精度,测角误差的影响与测边误差余项的影响基本互为抵消,能够很好地满足实际深基坑水平位移监测精度需求。因此,采用对边测量方法能满足一级平面控制基准网的技术要求,为城市深基坑开挖水平位移自动化监测提供可靠的基准依据。
徐远洋赵仲荣梅红张雷孟雨娃
关键词:深基坑水平位移监测
有机复合客土基材接触面剪切力学特性试验被引量:2
2023年
为研究高分子材料和接触面粗糙度对土-岩接触面剪切力学性能的影响,设计预制混凝土模块作为岩面相似材料,开展一系列改进型直剪试验,分析高分子材料和接触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并结合扫描电镜试验深入揭示高分子材料的改良机制。结果表明,高分子材料主要通过提高黏聚力极大地改善基材土和接触面的剪切力学性能,掺量2%的基材试样黏聚力达41.76 kPa,提高了约3倍。掺量2%的不同接触面试样黏聚力提高了2~7倍;增大接触面粗糙度主要通过提高黏聚力增强接触面剪切力学性能,粗糙度为6.5 mm的不同接触面间黏聚力提升幅度为12.27~23.77 kPa,提高了0.4~3.9倍;对于平坦接触面和粗糙接触面,高分子材料对剪切性能的强化表现为两种不同模式;高分子材料与接触面粗糙度对接触面的剪切性能具有协同强化效应。
李明阳刘瑾梅红卢洪宁宋泽卓Debi Prasanna Kanungo祁长青
关键词:有机高分子材料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