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篇性能研究
  • 1篇原油
  • 1篇乳化
  • 1篇乳化降黏
  • 1篇降凝
  • 1篇降凝剂
  • 1篇降黏
  • 1篇降黏剂
  • 1篇共聚
  • 1篇共聚物
  • 1篇高凝油
  • 1篇高凝原油
  • 1篇超稠油
  • 1篇稠油

机构

  • 2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作者

  • 2篇徐承中
  • 2篇吴本芳
  • 2篇李颖
  • 1篇张秀瑾
  • 1篇凡江丽
  • 1篇张宗兵
  • 1篇段林林
  • 1篇吴一昊

传媒

  • 1篇精细石油化工
  • 1篇油田化学

年份

  • 2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高凝原油降凝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针对我国中部某油田凝点高达56℃的高凝原油(Y14)对市售降凝剂感受性差的现状,合成了新型高效降凝剂——三元共聚物(LMZ)中探索了降凝机理。优化合成工艺条件为:m(溶剂)∶m(引发剂)∶m(链转移剂)∶m(总单体)=5∶0.05∶0.1∶1,反应温度110℃。在LMZ-6加剂量w(LMZ-6)=0.4%及热处理温度75℃的条件下,可使高凝油Y14凝点降低6℃,优于市售降凝剂EVA。研究发现聚合物的降凝性能不仅与其组成结构有关,还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有关。
吴本芳吴一昊徐承中李颖段林林张宗兵张昶明
关键词:高凝油降凝降凝剂共聚物
河南超稠油乳化降黏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针对河南油田超稠油黏度高,流动性差,开采和输送困难等现状,本文展开对河南油田超稠油的乳化降黏研究。得到优化的复合降黏剂F2配方,其中,乳化降黏剂主剂RA-1、稳定剂聚丙烯酰胺、助剂碱质量比为1∶0.25∶0.36,在F2总加剂量为0.483%(占原油乳状液的质量百分比),乳化温度70℃,油水质量比为7∶3下,可以制得均匀、稳定的O/W型超稠油乳状液,超稠油的黏度由240 Pa·s(50℃)降到其乳状液的42.8 mPa·s(50℃),降黏率高达99.98%。文中同时对降黏机理进行了探讨。
凡江丽吴本芳李颖徐承中张秀瑾
关键词:超稠油乳化降黏降黏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