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珍
- 作品数:50 被引量:230H指数:9
-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血清胃泌素的变化探讨上消化道出血发病与季节及节气节律的相关性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各季节、节气上消化道出血发病节律及月廓盈亏与胃泌素变化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3年6月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统计各季节、节气的发病例数,分析各季节发病节律及与胃泌素的关系。结果: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季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其中冬春发病高于夏秋。不同节气间的发病有统计学意义(P <0. 01),其中惊蛰、清明、霜降、小雪节气发病较多,夏至、小暑节气较少。统计血清胃泌素水平,发现发病较高的冬春季节及秋季胃泌素明显升高,与夏季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0. 01);UGIB发病在不同月圆程度间亦有显著差异(P <0. 01),月圆程度≥90%时发病最多,血清胃泌素水平与月圆程度有正相关性(P <0. 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具有季节、节气节律,且与月圆程度呈正相关,其发病较高的冬春季节、节气及月圆程度与胃泌素水平成正相关。
- 李珍李华铭李春霞朱伟琴傅志泉
-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节气胃泌素
- 复方青黛灌肠液快速缓解溃疡性结肠炎炎症活动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观察复方青黛灌肠液保留灌肠快速缓解溃疡性结肠炎(UC)炎症活动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研究方法,对纳入的42例UC患者采用传统直肠给药的方法予单纯复方青黛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比较患者灌肠治疗14天前后主要临床肠道症状、黏膜内镜及病理改变、实验室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复方青黛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14天后,临床有效率为92.86%(39/42),临床缓解率为59.52%(25/42)。内镜黏膜愈合率为72.97%(27/37),组织学缓解率为29.73%(11/37)。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各临床肠道症状评分、Mayo内镜评分(MES)分值、UC内镜下严重度指数(UCEIS)评分、组织病理学Geboes指数、粪便钙卫蛋白(FC)与大便隐血试验(OB)下降(P<0.01),治疗后UCEIS评分远端结直肠较近端结肠改善明显(P<0.01),血红蛋白(HGB)与白蛋白(ALB)、生活质量评分升高(P<0.05)。结论复方青黛灌肠液可于14天内快速缓解UC炎症活动,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钦丹萍方逸雯陈继超郑思慧李珍刘姗谢二帅姜宁李德见张春丽邵文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药复方
- 中医病证结合的诊治探讨
- 概述中医病证结合的渊源及含义,论述中医病证结合的临床优势及主要临床模式,提出当前研究的关键在于选好临床切入点,并就消化内科在中医病证结合临床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和上消化道出血进行了探讨。认为病症结合既可从宏观上认识疾病的临...
- 李珍傅志泉洪彩娟叶坤松
- 关键词:中医病证
- 文献传递
- 和胃口服液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 目的探讨和胃口服液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AG模型对照组、胃复春对照组及和胃口服液治疗组,以40%酒精加60℃热糊灌胃进行造模,正常对照组以等容量的生...
- 傅志泉李珍黄巧玲李春霞杨丽姣
-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口服液胃复春免疫功能
- 文献传递
- 参麦注射液对胃癌晚期患者生存质量及免疫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胃癌晚期患者生存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8例胃癌晚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单纯采用一般营养支持疗法;观察组3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分别比较治疗前后NK细胞活性、T淋巴细胞亚群、血常规及生活质量卡氏(Karnofsky)评分改变。结果:治疗28天后观察组NK、CD3+、CD4+细胞数明显升高,CD8+细胞数减少,CD4+/CD8+比值明显升高;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亦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1);治疗后卡氏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水平(P<0.01)。对照组治疗后CD3+、CD4+细胞数呈降低趋势,CD8+细胞数相对增加,CD4+/CD8+比值降低;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无明显变化,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差异;对照组卡氏评分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结论:参麦注射液应用于胃癌晚期患者,能够改善患者血红蛋白及免疫功能,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李珍傅志泉李春霞李华铭胡甜甜
- 通腑化瘀清胰汤对急性胰腺炎小鼠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通腑化瘀清胰汤对急性胰腺炎(AP)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50只成年且无特定病原体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AP模型组、通腑化瘀清胰汤组、奥曲肽组及大承气汤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4组均采用小鼠腹腔注射雨蛙素法构建AP模型。造模成功后,通腑化瘀清胰汤组、大承气汤组分别按23.5 mL/(kg·d)灌胃通腑化瘀清胰汤、大承气汤,奥曲肽组按10μg/(kg·d)背部皮下注射奥曲肽注射液,空白对照组、AP模型组仅予观察处理,连续给药3 d后采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取结肠组织进行HE染色;采集盲肠内新鲜粪便进行16S rDNA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比较5组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和优势菌属。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P模型组结肠组织出现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隐窝缺失,组织损伤严重,Chiu评分明显升高(P<0.05),Shannon、Chao1、Simpson指数均明显降低(均P<0.05);与AP模型组比较,通腑化瘀清胰汤组小鼠结肠组织损伤和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均有所好转,Chiu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0.05),Chao1、Shannon、Simpson指数均明显升高(均P<0.05)。β多样性主坐标分析显示,通腑化瘀清胰汤组与AP模型组样本之间距离较远,空白对照组与AP模型组样本之间距离较远,空白对照组与通腑化瘀清胰汤组、奥曲肽组、大承气汤组样本之间距离较近。与AP模型组比较,通腑化瘀清胰汤组、空白对照组乳杆菌属丰富度均明显减少(均P<0.05),而瘤胃球菌属、颤螺菌属丰富度均明显增加(均P<0.05)。物种差异分析显示,空白对照组区别于其他4组的优势菌属主要为别样棒菌门、双歧杆菌属;AP模型组区别于其他4组的优势菌属主要为乳杆菌、假单胞菌;通腑化瘀清胰汤组区别于其他4组的优势菌属主要为消化球菌科、颤螺菌属;大承气汤组区别于其他4组的优势菌属主要为韦荣球菌科、脱铁杆菌科
- 李珍熊加彬吴俊俊胡珂杰李华铭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小鼠肠道菌群
- 分体式吸氧通气型胃镜咬口器套件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体式吸氧通气型胃镜咬口器套件,包括口咽通气道和咬口器,所述口咽通气道包括上部开槽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用于与咬口器配合对口咽通气道定位,所述定位部的内端连接有上部开槽的弧形压部,所述定位部的外端设有外翻的限...
- 杨志伟张华李华铭程晓妹李珍王星岑
- 文献传递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外泌体miRNA-221水平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探讨血清外泌体miRNA-221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80例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定量PCR仪检测血清miRNA-221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miRNA-221对UC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 病例组红细胞沉降率、基底浆细胞、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 CRP)、miRNA-22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内镜活动度重度活动组和中度活动组血清miRNA-221水平高于轻度活动组,重度活动组血清miRNA-221水平高于中度活动组(P<0.05)。严重度指数重度和中度患者血清miRNA-221水平高于轻度患者,重度患者血清miRNA-221水平高于中度患者(P<0.05)。血清miRNA-221与红细胞沉降率、基底浆细胞、CRP、Mayo、UCEIS评分呈正相关(P<0.05)。血清miRNA-221在预测发生识别UC、UC内镜下活动度、UC严重程度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6(95%CI:0.713~0.857)、0.674(95%CI:0.576~0.771)、0.801(95%CI:0.725~0.887)。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血清miRNA-221水平升高,血清miRNA-221水平与溃疡性结肠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其表达水平有助于早期识别评估UC的发展阶段和疾病严重程度,可作为早期诊治的生物学标志物。
- 董丽丽李珍徐蓉丁芳李华铭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节律性及与气象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研究杭州地区上消化道出血(UGIB)发病的节律性及与气象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03~2011年UGIB病例及此期间每日气象资料,比较季节、节气间的发病差异,分析气象因素与UGIB发病的关系。结果:UGIB在季节、节气间的发病有显著差异(P〈0.05);冬春季发病多于夏秋季;惊蛰、清明、谷雨、霜降、立冬、小雪节气高发。相关分析显示UGIB发病与平均大气压呈正相关(r=0.719,P=0.008),与平均人体舒适度指数呈负相关(r=-0.727,P=0.007)。结论:UGIB在寒冷季节及天气变化大的节气发病较多,提示对UGIB的预防重点应放在高发时段。
- 傅志泉洪彩娟李春霞李珍周嘉鹤
-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急性病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与中医时相及气象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2年
- 文章收集近20年来关于上消化道出血与中医时相相关性的主要文献资料,发现上消化道出血发病冬春季节多于夏秋季节,不同原因所致出血有不同季节性;上消化道出血在寒冷且天气变化大的节气高发;满月前后发病较多;夜间发病多于白天。上消化道出血发病与气温、水汽压、大气压的关系密切,但不同研究由于资料的病因构成不同显示出不同的相关性。现有的研究以回顾性为主,研究因素相对孤立,因此,可进一步做大样本的前瞻性、综合性研究,探讨不同原因所致上消化道出血与中医时相的相关性。
- 洪彩娟傅志泉李珍李春霞
-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