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桥
- 作品数:36 被引量:108H指数:7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高龄老年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抗菌药治疗方案探讨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人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抗菌药合理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80岁以上老年肺炎患者79例,按治疗目的不同分为症状消失组(A组)和症状消失且细菌学检查转阴组(B组)。比较两组的耐药性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平均治疗时间、住院天数和治疗后1周内复发率等指标。结果:与A组比较,B组耐药性、胃肠道反应和二重感染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平均治疗时间和住院天数显著增加(P<0.01)。两组在治疗后1周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症状消失为治疗终点更适合80岁以上老年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治疗。
- 李云桥汪金峰葛晶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高龄老人细菌耐药细菌定植
- 硫酸酯化茯苓多糖对胃腺癌细胞MKN-45凋亡的影响
- 2012年
- 目的探讨硫酸酯茯苓多糖(S—PCS3-Ⅱ)诱导胃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低分化胃腺癌细胞株MKN-45,加入不同浓度的硫酸酯茯苓多糖作用于MKN-5细胞不同作用时间后,利用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术(FCM)、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吖啶橙/溴化乙锭双染法、透射电镜等实验方法观察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硫酸酯茯苓多糖作用MKN45细胞后,细胞形态学观察见抑制细胞生长,浓度为0.5g/L的硫酸酯茯苓多糖作用24h、48h、72h后其凋亡率分别为(7.92±0.83)%、(20.68±1.75)%、(37.52±2.47)%,且DNA凝胶电泳出现梯状条带。荧光显微镜和电镜下可见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变化。结论硫酸酯茯苓多糖可诱导胃腺癌细胞凋亡来抑制胃腺癌细胞生长。
- 李云桥侯晓华王艺峰张俐娜
- 关键词:凋亡
- 心理因素与肠易激综合征被引量:16
- 2002年
- 李云桥侯晓华
- 关键词:发病机制心理因素肠易激综合征
- 化学修饰的茯苓β-D-葡聚糖结构与抗胃腺癌活性的关系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探讨茯苓多糖及其衍生物的结构与抗胃腺癌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方法:对从茯苓菌核中提取的(1→3)-?-D-葡聚糖PCS3-Ⅱ及其硫酸酯、羧甲基、羟乙基、羟丙基和甲基化衍生物,用粘度法、激光光散射(LLS)及尺寸排除色谱和光散射仪联用(SEC-LLS)表征了他们在磷酸缓冲液(PBS)中37℃下的[?]、Mw及z1/2等分子参数.然后用MTT法研究了PCS3-Ⅱ和几种衍生物对不同分化程度的胃腺癌细胞株MKN-45、SGC-7901和MKN-28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S-PCS3-Ⅱ、C-PCS3-Ⅱ、M-PCS3-Ⅱ、HE-PCS3-Ⅱ和HP-PCS3-Ⅱ衍生物在PBS溶液中Mw值分别为3.8×104、18.9×104、16.0×104、76.8×104和224.3×104,未改性?-葡聚糖PCS3-Ⅱ几乎无抗胃腺癌活性,而他的硫酸酯和羧甲基衍生物对细胞株MKN-45、SGC-7901和MKN-28却显示较高的抑制率.结论:天然茯苓菌核多糖体外没有抗胃腺癌活性;水不溶性多糖PCS3-Ⅱ链上引入羧甲基和硫酸酯基后,其衍生物溶于水,且链刚性增大,同时其抗胃腺癌活性增强;良好的水溶性、较高的链刚性和适当大的分子量有利于茯苓多糖抗胃腺癌活性的提高.
- 李云桥侯晓华王艺峰张俐娜
- 关键词:茯苓多糖化学结构MTT法
- 肺气肿小鼠骨骼肌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的表达及意义
- 2012年
- 目的探讨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在肺气肿小鼠骨骼肌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雄性昆明种小鼠,体重24~26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和肺气肿组(10只)。肺气肿组采用单纯熏香烟法制作肺气肿小鼠模型(造模成功率80%)。两组均采用TUNEL法检测骨骼肌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骨骼肌γ-GCS的蛋白水平变化。结果肺气肿组骨骼肌细胞凋亡平均光密度值(OD)为0.359±0.039,较正常对照组骨骼肌细胞凋亡OD(0.202±0.073)增加(P〈0.05);正常对照组小鼠γ-GCS的蛋白OD水平为0.086±0.008,肺气肿小鼠组γ—GCS的蛋白OD水平为0.210±0.02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气肿小鼠骨骼肌细胞凋亡增加,其机制可能与γ-GCS介导的氧化-抗氧化失衡有关。
- 汪金峰李云桥
- 关键词: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骨骼肌
- 血液净化联合普鲁士蓝、活性炭治疗急性铊中毒被引量:1
- 2012年
- 铊及其化合物是无色无味的剧毒化学物质,而且有很强的蓄积性[1]。随着铊化合物被广泛地使用,人为投毒事件也时有发生。铊中毒发病缓慢,有较长的潜伏期,特征症状出现滞后,初诊易误诊,目前国际、国内对于铊中毒尚缺乏诊疗规范[2],笔者对一例血液净化联合普鲁士蓝。
- 李云桥彭雯胡琪汪金峰
- 关键词:铊中毒血液净化
- 磷酸肌酸减少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自噬泡的数量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研究磷酸肌酸减少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自噬的能力。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体质量200~250 g,随机均分为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组和磷酸肌酸钠(phosphocreatine,CP)干预组。其中CP组按4 mg/kg磷酸肌酸钠剂量于再灌注前经右股静脉注射。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电子显微镜观察心肌细胞自噬泡的发生和线粒体的形态学改变;Western blot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蛋白的表达。结果 I/R组与sham组相比,线粒体超微结构损伤加重,自噬泡数量增多(P<0.01),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CP干预组可减轻I/R组线粒体超微结构损伤,自噬泡数量减少(P<0.05),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P<0.05);LC3-Ⅱ作为评价自噬强度的指标,I/R组与sham组相比,LC3-Ⅱ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P<0.01);而CP与I/R组相比,该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磷酸肌酸通过减少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自噬泡的数量,从而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 刘艺徐卫娟柯丽李云桥彭雯
- 关键词:自噬缺血再灌注损伤磷酸肌酸凋亡
- 基于HIS的全科医生培训管理系统的开发
- 2012年
- 目的为了规范化全科医生培训管理,推进教学改革、提升管理和决策水平,本文开发了全科医生培训管理系统。方法系统基于医院信息系统(HIS),采用PowerBuilder开发工具,针对目前全科医生培训管理现状,成功地形成了一个新的适应全科医生培训系统。结果实现了全科医生培训的电子化管理。结论简化了教学管理部门的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全科医生培训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和科学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 李云桥胡艳珂周彬汪金峰彭雯
- 关键词:医院信息系统医生培训教学管理
- 六味安消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李云桥熊汉华侯晓华
-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FD六味安消胶囊
- 自噬在缺血预适应减少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缺血预适应(IPC)减少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与自噬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均分为四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适应组(IPC组)和自噬抑制剂渥曼青霉素组(Wort组)。通过冠脉结扎术建立大鼠心肌I/R模型。Sham组只穿线,不结扎,I/R组,结扎30min,再灌120min;IPC组于I/R前结扎5min、再灌注5min,重复3次后再结扎30min,再灌注120min;Wort组在进行IPC前15min给予Wort15μg/Kg腹腔注射。应用TUNEL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指数(AI);电镜观察各组心肌细胞自噬和线粒体形态学改变;Western Blotting测定各组心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II(LC3-II)蛋白表达。结果:I/R组凋亡较多,AI较Sham组明显增加(P<0.01),线粒体超微结构损伤加重,自噬体数量较多,LC3-II表达增加(P<0.05);与I/R组相比,IPC组凋亡减少,AI较I/R组明显下降(P<0.01),线粒体超微结构损伤减轻,自噬体数量增多,LC3-II表达增强(P<0.05);Wort组较其它三组心肌AI明显增加(P<0.01),线粒体超微结构损伤加重,未见自噬体。结论:IPC可能通过自噬途径减轻I/R所致心肌损伤。
- 刘艺徐卫娟柯丽李云桥彭雯
- 关键词:自噬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预适应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