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丽
- 作品数:28 被引量:41H指数:3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野桑蚕Bmand-Sxl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被引量:3
- 2009年
- 鳞翅目(Lepidoptera)扩充是危害农林业的主要害虫类群,生殖和遗传控制是其生物控制的重要发展方向。Sxl是果蝇性别决定调控网络中的关键基因。本文根据家蚕的Bm-Sxl基因序列(NCBI:AB207267.1,AB207268.1),克隆了野桑蚕2条Bmand-Sxl基因序列,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原核表达了其中一条。
- 宋艳柳学广司马杨虎朱晓苏徐丽徐世清
- 关键词:野桑蚕
- 野桑蚕Bmand-Sxl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 鳞翅目(Lepidoptera)昆虫是危害农林业的主要害虫类群,生殖和遗传控制是其生物控制的重要发展方向。Sxl是果蝇性别决定调控网络中的关键基因。本文根据家蚕的Bm-Sxl基因序列(NCBI:AB207267.1,AB...
- 宋艳柳学广朱晓苏徐丽司马杨虎徐世清
- 关键词:野桑蚕
- 文献传递
- 棉铃虫生物钟蛋白质TIME-EA4同源基因克隆及分子进化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时间间隔测定酶(TIME-EA4)是近年在家蚕中首先发现的一种生物测时蛋白质,具有正常的SOD酶活性与酯酶ATPase瞬时活性,参与家蚕滞育卵的活化调控。利用RACE技术克隆了棉铃虫TIME-EA4的同源基因Haea4(GenBank登录号:GU143551),全长cDNA 799 bp,编码199个氨基酸,蛋白质等电点为5.45,相对分子质量18 768.88,含有1个Cu/Zn SOD核心结构域。RT-PCR分析发现,Haea4基因在棉铃虫的头、中肠、脂肪体、生殖腺、体壁、丝腺中均有高量表达。氨基酸遗传距离和同源性分析结果,棉铃虫的TIME-EA4与家蚕和野蚕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536、0.548,同源性均为44%;分子进化分析表明,棉铃虫和家蚕、野桑蚕的TIME-EA4同源蛋白质都与Cu-Zn/SOD蛋白的进化距离较近,蛋白质二级结构分析也显示,棉铃虫与家蚕TIME-EA4基本特性有很大相似性。
- 孔令斐徐丽王文栋司马杨虎梁辉韩慧慧陈亚东徐世清
- 关键词:棉铃虫家蚕酯酶A4分子进化
- 野桑蚕Bmand-Szl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 鳞翅目(Lepidoptera)昆虫是危害农林业的主要害虫类群,生殖和遗传控制是其生物控制的重要发展方向。Sxl是果蝇性别决定调控网络中的关键基因。本文根据家蚕的Bm-Sxl基因序列(NCBI:AB207267.1,AB...
- 宋艳柳学广朱晓苏徐丽司马杨虎徐世清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家蚕TIME-EA4:起源于Cu/Zn SOD的新型酯酶(英文)
- 家蚕滞育发育生物钟蛋白时间间隔测定酶EA4(Esterase A4)与家蚕滞育卵的活化密切相关,它具备Cu/Zn SOD活性和酯酶瞬时ATPase活性。我们研究室已经克隆了野桑蚕和棉铃虫的TIME-EA4同源蛋白,本文又...
- 王文栋徐丽王玉军丛海峰司马杨虎徐世清
- 文献传递
- 家蚕滞育诱导过程中概日节律基因period和timless在卵中的表达
- 概日节律是生物界最普遍的一种节律行为,光节律和温度是影响概日节律基因表达的重要授时因子。家蚕(Bombyxmori)是鳞翅目模式昆虫。滞育是家蚕等昆虫的基本生理现象,是影响蚕业生产和害虫防治的重要性状。家蚕滞育发生在卵期...
- 宋艳徐丽梁辉朱晓苏司马杨虎徐世清
- 关键词:家蚕滞育光照
- 文献传递
- 滞育诱导温度和光照节律对家蚕滞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家蚕(Bombyxmori)是卵滞育性鳞翅目模式昆虫,受亲代卵孵化期(催青期)温度、光节律等环境因子诱导,并受产下后温度诱导决定表现。本文以经典的家蚕滞育卵诱导条件催青期蚕卵及胚后幼虫与蚕蛹,调查家蚕滞育激素基因dh、滞...
- 徐丽
- 关键词:分子机制滞育诱导基因表达
- 文献传递
- 柔性线路板电镀生产过程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近些年来,柔性线路板(FPC)以体积小、重量轻、厚度薄、可挠、可靠性高、成本低等诸多优点而越来越为电子设计师们所青睐,被广泛应用在便携式以及其它电子产品中。柔性线路板的制作流程非常复杂,本文在对其关键工序——电镀工艺进行...
- 徐丽
- 关键词:柔性线路板数据采集虚拟仪器监测系统
- 文献传递
- 家蚕生物钟基因Bm-cry的克隆及滞育诱发环境对其表达的影响
- 滞育是家蚕等昆虫的基本生理现象,是影响蚕业生产和害虫防治的重要性状。家蚕滞育卵的诱导发生决定于亲代卵孵化时期的温度和光照。本文利用生物信息学和RACE等方法,在家蚕克隆了2个cry同源基因Bm-cry1和Bm-cry2的...
- 朱晓苏徐丽梁辉宋艳司马杨虎徐世清
- 关键词:家蚕生物钟基因CRY基因滞育
- 文献传递
- 诱导滞育的温度和光照节律对家蚕滞育激素基因Dh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滞育激素(DH)是导致家蚕滞育生理现象出现的关键因素。研究卵期不同温度和光照节律引起家蚕滞育激素基因Dh表达的变化,探讨温度和光照对家蚕滞育调控的机制。催青期25℃持续光照(25LL)条件下,蚕卵中Dh基因mRNA高水平稳定转录;而在15℃持续黑暗(15DD)条件下,蚕卵中只有痕迹量Dh基因mRNA存在;25LL或者20℃、光照与黑暗12h交替(20LD)条件下,胚胎发育至单眼着色后(有效积温2160℃.h以后)Dh基因mRNA转录水平显著上调,与此时期胚胎对诱导滞育的温度和光照节律更加敏感一致。从催青期开始整个世代的保护温度和光照节律,呈现高温25℃显著上调整个胚后时期Dh基因mRNA转录水平,光照上调蛹期与蛾期Dh基因mRNA转录水平,且高温的作用强于光照。5龄第3天幼虫的基因芯片表达谱显示,Dh基因mRNA转录水平存在显著的性别与组织差异,雌蚕多个组织中的Dh基因mRNA转录水平都显著低于雄蚕,卵巢中的Dh基因mRNA只有痕迹量。亲代卵的催青温度与光照节律决定子代卵的滞育性,也影响到Dh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但子代卵内Dh基因mRNA转录水平高低不是蚕卵滞育与否的关键。推测家蚕Dh基因表达的性别差异及在早期蚕卵中表达特征与滞育性不一致的现象,可能与Dh基因的前体多肽翻译产物剪切有关。
- 韩慧慧徐丽陶卉司马杨虎徐世清
- 关键词:温度家蚕滞育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