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颖琦

作品数:21 被引量:206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市虹口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虹口区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原子
  • 3篇原子吸收
  • 3篇PM
  • 2篇亚硝酸
  • 2篇亚硝酸盐
  • 2篇市售
  • 2篇气中
  • 2篇污染
  • 2篇颗粒物
  • 1篇碘含量
  • 1篇碘缺乏
  • 1篇碘缺乏病
  • 1篇丁基
  • 1篇动物
  • 1篇动物乳腺生物...
  • 1篇多环芳烃
  • 1篇选育
  • 1篇血红素铁
  • 1篇异丁基
  • 1篇异源

机构

  • 16篇上海市虹口区...
  • 4篇同济大学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上海市宝山区...

作者

  • 16篇张颖琦
  • 6篇王丹侠
  • 6篇张建文
  • 4篇刘志学
  • 3篇韩若冰
  • 3篇俞新春
  • 2篇杨佩燕
  • 1篇姜丽华
  • 1篇张国勇
  • 1篇凌利民
  • 1篇崔世勇

传媒

  • 10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上海农业学报
  • 1篇上海预防医学
  • 1篇中国食品添加...
  • 1篇区域治理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1
  • 2篇2018
  • 2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4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1—2017年上海市虹口区公共场所室内空气中甲醛和氨浓度水平分析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虹口区公共场所室内空气中甲醛和氨浓度水平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1—2017年上海市虹口区内的旅店、文化娱乐场所、美容美发店、商场、医院候诊室、饭馆这六类共361家公共场所进行室内空气甲醛浓度的监测;对123家美容美发店进行室内空气氨浓度的监测。室内空气甲醛和氨的监测、检测、评价都按照国家卫生标准进行。结果共监测公共场所空气甲醛839件,氨188件,平均浓度分别为0.044 mg/m3和0.39 mg/m3。不同年份甲醛和氨的浓度和超标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季节公共场所室内空气中甲醛和氨的浓度和超标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温度与公共场所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浓度有相关性(r=0.157,P<0.05)。不同类型公共场所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浓度和超标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公共场所室内空气甲醛和氨在夏季浓度高于其他季节,美容美发店甲醛和氨的浓度高,应继续加强监管力度。
俞新春徐映如沈俊毅韩若冰张颖琦张建文
关键词:公共场所甲醛
上海市虹口区市售食用菌中汞和砷的污染水平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虹口区市售食用菌中总汞和总砷的含量及污染水平。方法在虹口区的农贸市场和超市随机抽取16个品种151份食用菌样品,按国标方法检测总汞和总砷的含量,根据GB 2762-201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评估超标情况,并运用单项污染指数法评价食用菌中总汞和总砷的污染程度。结果 (1)151份食用菌样品总汞平均含量0.0131 mg/kg、总砷平均含量0.159 mg/kg。不同食用菌汞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301,P<0.01),杏鲍菇和金针菇汞的检出率较低,香菇砷的超标率最高。(2)品牌包装和散装食用菌总砷超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80,P<0.05)。(3)食用菌不同状态总砷的超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749,P<0.01)。(4)16种食用菌汞和砷的单项污染指数评价结果,食用菌中汞的含量都属于1级产品,砷的含量除了牛肝菌、珍珠菇、金钱菇之外均属于1级产品。结论虹口区食用菌中汞和砷总体污染水平不高,但食用菌中砷污染相对突出,应继续加强监管力度。
徐映如沈俊毅张颖琦
关键词:食用菌
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解析及监测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1年
多环芳烃因为具有致癌性、积聚性、移动性等特点,被认为是需要优先进行控制的污染物。要有效控制多环芳烃,就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监测。本文介绍了大气中富集的多环芳烃的源解析和检测技术,分析比较了各种检测方法的步骤和使用仪器,希望可以为多环芳烃的监测提供借鉴。
王芸沈俊毅张颖琦陈清平
关键词:大气颗粒物多环芳烃源解析监测技术
2008年上海市某区市售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残留量抽样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2008年对上海市某区市售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残留量进行抽样检测。结果表明:灌肠类、烧烤类食品均合格,酱卤、白切、盐水类则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其中盐水类熟肉制品的合格率仅为87.0%。每月采集的市售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残留量的合格率和未检出率均有显著差异。与2005-2007年该区抽检的市售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残留量相比,2008年的未检出率显著上升,表明2008年该区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残留量的总体情况良好,但仍需加强熟肉制品的监管工作。
张颖琦杨佩燕张建文王丹侠刘志学沈俊毅
关键词:熟肉制品
PM 10和PM 2.5危害、治理及标准体系的概况被引量:58
2013年
悬浮在空气中的颗粒物,按其空气动力学直径的大小,可分为PM 10和PM 2.5。其中PM2.5由于可直接进入肺泡、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对人体具有更大危害作用;PM 2.5对心血管系统可以产生毒性作用,心肺疾病的日病死率增加与PM2.5有密切的关系。PM 10和PM 2.5对天气和气候具有危害作用,例如可能降低大气能见度、显著减少日照、改变气温和降水模式、导致雾天增多等。为此,有必要对PM 10和PM 2.5进行监测、治理和控制。分析发现,颗粒物的来源复杂多样,大城市的PM 2.5的主要来源为燃料的燃烧(以煤炭燃烧为主)及机动车尾气。PM 10和PM 2.5污染的治理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多个部门通力协作、加强源头管理。目前,国内主要采用重量法对环境空气PM 10和PM 2.5进行测定,2012年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 2.5环境质量标准限值,但是缺乏基于完整科学理论和足量实测数据的支撑,需要深入开展对PM 2.5环境质量标准体系的研究,为空气质量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更多的信息。
徐映如王丹侠张建文张颖琦韩若冰沈俊毅俞新春
关键词:PMPM
产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的菌株选育及酶分子改造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4年
环糊精(cyclodextrin,CD)因其内疏水外亲水的特殊结构被广泛运用,而酶法制备CD是常用方法,主要应用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cyclodextrin glycosyltransferase,CGT酶)。该文对产CGT酶的菌株选育和酶分子改造这两方面进行综述,重点讨论提升酶表达量的4种异源表达常用优化策略:产酶条件优化、信号肽选择、启动子优化、密码子优化,以及定点突变、定点饱和突变、易错PCR这3种常用的酶分子改造方法对酶相关特性的影响。
陶大炜张颖琦赵赛赛
关键词: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诱变育种异源表达分子改造
某市市售牛奶中的铅含量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了解2007年7月—2008年6月某市部分市售乳制品中的铅含量残留情况,为乳制品中铅含量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铅含量测定按照GB/T5009.12-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中第一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结果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所测的432件样品中,合格率为100%,其中79.6%未检出,20.4%为检出合格。经统计学分析:不同地区及不同时间采集的样本中铅的未检出率均无明显示差异;但是,不同品牌,不同品种的乳制品中铅的未检出率有一定的差异。结论 2007.7月—2008.6月部分市售乳制品中铅含量均合格,但仍有一些产品检出微量的铅,仍需对乳制品的生产、储运和销售过程进行合理的全程控制,尽可能降低乳制品中的铅含量。
张颖琦杨佩燕张建文沈俊毅刘志学王丹侠
关键词:乳制品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镍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评定用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镍含量的不确定度。方法按GB/T 5750.6-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金属指标》中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镍。结果测定饮用水中镍含量为20.5μg/L,不确定度为0.6μg/L(k=2),其中标准溶液配制、样品重复性测定是主要的不确度来源。结论该评定思路清晰,主要对标准溶液、工作曲线、样品重复性测定、仪器引起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在实际工作中有较强实用性。
张颖琦刘志学
关键词:不确定度
亚硝酸盐对人体的危害及检测方法的进展被引量:51
2015年
亚硝酸盐(NIT)是氮循环的中间产物,不稳定,俗称"硝盐",主要是指亚硝酸钠和亚硝酸钾,尤以亚硝酸钠为主。亚硝酸盐在自然环境中随处可见,并广泛用于工业、建筑业与食品加工业中;叙述了亚硝酸盐的性质,以及在食品工业中的用途。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亚硝酸盐用于熟肉制品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引起了关注;叙述了亚硝酸盐的急(慢)性毒害(包括致畸和致癌性)及人们在食用肉制品中导致的亚硝酸盐中毒事件;综述了亚硝酸盐的检测方法。
张颖琦沈俊毅徐映如刘志学
关键词:亚硝酸盐
上海市虹口区PM_(2.5)中重金属和类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虹口区大气细颗粒物(PM_(2.5))中重金属污染特征、来源及对人群健康影响。方法 2019年1—12月采集该区大气PM_(2.5)共87个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Sb、Al、As、Be、Cd、Cr、Hg、Pb、Mn、Ni、Se、Tl 12种元素的含量,运用富集因子法识别重金属来源,采用美国环保署(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进行重金属呼吸途径的人群健康风险评价。结果上海市虹口区大气PM_(2.5)中12种元素的中位数浓度范围为0.006~76.200 ng/m^(3),中位数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Mn>Pb>Ni>As>Se>Cr>Sb>Cd>Tl>Hg>Be,其中Be、Hg、Pb、Ni、Tl浓度变化有季节性差异(P<0.05),Pb、Cd、Hg和As年平均浓度均未超过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标准限值。PM_(2.5)金属元素的相关性分析,Sb、Al、As、Cd、Cr、Pb、Mn、Se、Tl两两相关(r=0.237~0.941,均P<0.05),Be与所有元素都不相关,重金属富集因子值除了Be外,其余均>10。各重金属通过呼吸途径暴露的非致癌风险均<1;4种致癌元素中,Cd和Ni经呼吸途径进入不同人群的体内致癌风险<10-6,Cr和As致癌风险为10-6~10-4,不同人群非致癌和致癌风险由高到低依次为儿童>成年男性>成年女性。结论上海市虹口区大气PM_(2.5)中重金属污染季节特征明显,表现为春冬污染水平较高。重金属来源主要来自人为污染,Pb、Cd和Tl可能高度同源,Cr和As对人群健康的潜在危害风险较高,应引起重视。
徐映如凌利民沈俊毅张颖琦李思佳陈道湧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特征健康风险评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