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述萍
- 作品数:16 被引量:74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解剖型止血带用于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效果观察
- 2007年
- 目的比较膝关节镜下手术使用解剖型气囊止血带和传统气囊止血带在止血效果、止血带不良反应及副损伤的发生情况,以选择更有利于膝关节镜手术安全的止血带。方法选择160例膝关节镜下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ACL)的患者,采用连续进行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实验组采用解剖型气囊止血带,对照组采用传统气囊止血带。结果两组充气后止血效果均满意。术中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术后止血带副损伤发生率为9%,均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解剖型充气止血带较传统止血带耐受好,不良反应及副损伤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李整凤金洋马琼张述萍
- 关键词:膝关节镜气囊止血带下肢手术
- 导航系统引导下脊柱手术的护理配合被引量:10
- 2007年
- 导航系统是以影像学(CT、MRI)为基础的无框架立体定向导航系统,它体现了影像技术、显微外科和计算机技术的综合发展应用.由于导航系统精确性高,定位准确,使过去凭医生经验人工设计的盲目性手术转变成计算机设计的计划性手术,降低了手术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 赵玉荣周正宏张述萍
- 关键词:脊柱疾病护理配合
- 上肢手术消毒支架的制作与应用
- 2006年
- 李嫚黄忠娟张述萍
- 关键词:上肢手术皮肤消毒绷带固定消毒效果腕关节
- 髋臼骨折患者手术中采用“漂浮”体位的护理被引量:7
- 2008年
- 髋臼骨折属于难度大、较复杂的创伤手术,不同的骨折类型需要选择与其相应的手术入路,如果手术入路选择不当,会造成骨折无法复位和固定,有时不得不重新再做切口,从而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1999年3月-2005年4月,我院采用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髋臼骨折,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前后联合入路是指在一次麻醉、一次消毒下同时取前方的髂腹股沟人路和后方的Kocher-Langenbeek入路进行手术,术中患者要求取侧卧位,随时可以变换为仰卧位或俯卧位,患者如同活页一样可以自由变换,所以将此体位称为“漂浮”体位,“漂浮”体位的关键是患者前后不放置任何抵挡物,这样可以确保患者在术中自由变换体位,现报道如下。
- 韩翚贾宏业张述萍
- 关键词:变换体位髋臼骨折骨折患者手术中前后联合入路护理
- 从“基本医疗保险服务合同”角度探讨完善和健全我国医疗保险管理体制
- 2011年
- 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基本医疗服务合同的特点和性质进行归纳和总结,分析现阶段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法律关系的特点,我国医疗服务合同的特点、性质及其关系,提出完善和健全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体制的框架和设想。
- 张述萍袁江帆
- 高龄患者“C”型臂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手术配合被引量:1
- 2008年
- 椎体是骨质疏松和压缩性骨折的好发部位,“C”型臂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微创技术已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在“C”型臂引导下经皮将骨水泥注入到椎体内,把椎体撑开,防止塌陷,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了凭经验而发生错误的可能,提高了手术的精准性和安全性,缩短了手术时间,临床效果满意,我院2005年9月-2006年4月共完成“C”型臂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38例,现报道如下。
- 贾宏业张述萍
-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手术配合高龄患者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 金属对金属人工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的护理
- 2009年
- 金属对金属人工髋关节表面置换与传统的全髋置换相比,假体具有全新的界面材料,磨损颗粒产生较少,髋关节活动幅度增大等优点,对于股骨头坏死和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的年轻及活动量较大的髋关节患者,可同时达到解除疼痛、恢复功能的目的。我院2004年4月-2007年10月完成金属对金属人工髋关节表面置换手术1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马琼李正凤张述萍
-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金属对金属表面置换术护理继发骨关节炎髋臼发育不良
- 美国医疗风险监测机制对我国医疗安全保障体系建立的借鉴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为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客观、有效、灵敏的医疗风险评估体系,本文运用循证医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评价美国医疗风险监测及预警机制的现状、对策和问题,并对我国建立和健全医疗风险预警机制提出可行性建议。
- 袁江帆张述萍
- 手术患者携带物品交接登记表的设计与应用
- 2007年
- 规范手术室护理工作流程,提高服务质量,让患者及家属满意,管理者要把握“整体”的预防意识,避免或减少因管理不当出现的护患纠纷。为强化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我院手术室于2005年5月自行设计“手术患者携带物品交接登记表”(以下简称登记表),通过实践得到了临床医生、护士、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致好评。
- 黄忠娟李玉张述萍
- 关键词:手术室登记表护理工作流程服务质量
- 侧卧位板的设计与应用被引量:2
- 2007年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在解决髋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改进行走能力等方面有其优越性,已成为骨科解决某些髋关节疾患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此手术采用侧卧位,临床上用手术床侧卧位支架摆放手术体位,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摆放时间长、病人固定不稳固、侧卧位支架影响医生术中操作等缺陷。为此,我们设计了“侧卧位板”,效果满意。
- 郭榕晨周正宏张述萍
- 关键词:侧卧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体位髋关节疼痛髋关节疾患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