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芬

作品数:14 被引量:93H指数:4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血液
  • 6篇血液透析
  • 4篇尿毒
  • 4篇尿毒症
  • 3篇血液透析患者
  • 3篇透析患者
  • 3篇前列地尔
  • 3篇慢性
  • 3篇静脉
  • 3篇病患
  • 2篇血管
  • 2篇置管
  • 2篇肾病
  • 2篇肾功能
  • 2篇肾炎
  • 2篇肾炎患者
  • 2篇肾脏
  • 2篇肾脏病
  • 2篇肾脏病患者
  • 2篇糖尿

机构

  • 14篇南通大学第二...
  • 1篇南通大学

作者

  • 14篇张芬
  • 12篇沈良兰
  • 12篇王琛
  • 9篇邱志亮
  • 7篇房星星
  • 7篇黄华星
  • 5篇陈冬梅
  • 4篇沈燕
  • 2篇王朔
  • 2篇王荣
  • 1篇顾志峰
  • 1篇曹照明
  • 1篇王晓华
  • 1篇袁莉

传媒

  • 3篇交通医学
  • 2篇黑龙江医药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原医刊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冶金工业...
  • 1篇临床肾脏病杂...
  • 1篇四川生理科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年份

  • 2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糖尿病肾病合并尿路感染的病原学与药敏分析
2009年
王琛沈良兰张芬邱志亮曹照明王朔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尿路感染病原菌细菌药敏试验
彩超引导下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对尿毒症患者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应用价值。方法:慢性肾功能不全(CKD5期)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彩超定位组(A组)和体表标志定位组(B组),记录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次数及操作时间,随访观察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透析充分性。结果:彩超定位组首次穿刺的成功率,穿刺次数,操作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且不影响血透质量。结论:彩超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定位准确,操作简便安全,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黄华星沈良兰张芬王琛邱志亮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不全右颈内静脉置管
前臂动静脉造瘘端侧吻合术64例应用体会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前臂动静脉造瘘端侧吻合术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臂近腕关节处头静脉与桡动脉的端侧吻合术,为64例患者建立动静脉内瘘,作为慢性透析患者的维持性血管通路。结果:64例均一次吻合成功,出血少,术后当时能触及明显血管震颤,闻及清晰血管杂音。60例使用良好,发生血栓形成4例,假性动脉瘤1例,无感染、窃血综合征。结论:在前臂近腕关节处以头静脉与桡动脉端侧吻合方式建立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应用于血液透析,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房星星陈冬梅沈良兰张芬邱志亮王琛
关键词:动静脉瘘尿毒症端侧吻合术血液透析
雷卡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5年
张芬邱志亮王琛
关键词:血液透析患者疗效观察尿毒症左旋肉碱左卡尼汀化学名称
慢性肾脏病患者发生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发生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125例,均通过血管超声检测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以FMD中位数为界点,将患者分为FMD≥6.4%组和FMD<6.4%组,收集两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慢性肾脏病患者发生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年龄、性别、BMI、24 h尿蛋白、LD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FMD<6.4%组收缩压、舒张压、高敏C反应蛋白、肌酐、尿酸水平均高于FMD≥6.4%组,肾小球滤过率(GFR)低于FMD≥6.4%组(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尿酸、GFR是慢性肾脏病患者发生内皮功能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尿酸、GFR是慢性肾脏病患者发生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
黄华星沈良兰张芬王晓华房星星陈冬梅沈燕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尿酸肾小球滤过率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患者并发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的情况,分析RLS的发生率、严重程度与患者营养不良、炎症、睡眠质量的关系,为临床防治RLS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或门诊就诊的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脏病患者119例,其中男67例,女52例,年龄25~78岁,平均年龄(60.9±13.9)岁,采集所有患者体质量指数、血尿素氮、血肌酐、血红蛋白、总铁结合力、铁蛋白、血尿酸、血磷、血钙、甲状旁腺素、C反应蛋白、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以营养不良-炎症评分系统(malnutrition inflammation score,MIS)反映营养和炎症水平,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患者睡眠。使用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对相关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入组的119例患者中并发RLS的有21例,RLS的发生率是17.6%。RLS患者和非RLS患者相比,MI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和非RLS患者相比,RLS患者的PSQI评分明显升高(P<0.05)。根据回归分析结果,RLS的严重程度和PSQI(r=0.445,P=0.006)、白细胞(r=0.427,P=0.008)、C反应蛋白(r=0.418,P=0.010)呈正相关,但和MIS无相关性(r=0.179,P=0.28)。结论血液透析患者RLS的发生与睡眠质量相关,而且它的严重程度和PSQI及部分炎症指标呈正相关。
黄华星沈良兰张芬王琛房星星陈冬梅
关键词:不宁腿综合征血液透析营养不良炎症睡眠质量
左卡尼汀对左心室肥厚的血液透析患者的心功能作用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血液透析(HD)治疗是终末期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其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较正常人群明显升高,占病死原因的50%以上,而左心室肥厚(LVH)是主要的心脏病变,占心血管病变的50%-80%。维持性血液透析3个月以上的患者普遍存在左卡尼汀不足,其缺乏可加重营养不良、血脂异常、贫血、胰岛素抵抗和葡萄糖不耐受、
黄华星沈良兰张芬王琛房星星陈冬梅沈燕王荣
关键词: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肥厚左卡尼汀心功能心血管并发症葡萄糖不耐受
前列地尔联合肾康注射液对慢性肾炎患者尿蛋白、肾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3
2016年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肾康注射液对慢性肾炎患者尿蛋白、肾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确诊的96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8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肾康注射液治疗,联合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肾康注射液治疗,两组均给予治疗12d。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24hUpro)、尿β2-微球蛋白(Uβ2-MG)、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24hUpro、Uβ2-MG、SCr、BUN及UAE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24hUpro、Uβ2-MG、SCr、BUN及UAER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同时联合组以上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hs-CRP、TNF-α、IL-6、IL-8及IL-18等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同时实验组以上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炎,更能够明显减低尿蛋白、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对肾脏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王琛顾志峰王朔沈良兰张芬
关键词:前列地尔肾康注射液慢性肾炎尿蛋白肾功能血清炎性因子
前列地尔联合缬沙坦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排泄率及血肌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缬沙坦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排泄率(UAER)以及血肌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6例,随机分成前列地尔组、缬沙坦组及联合组三组。前列地尔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前列地尔静滴治疗,治疗周期2周;缬沙坦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缬沙坦口服治疗,治疗周期2周;联合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前列地尔静滴联合缬沙坦口服治疗,治疗周期2周。检测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排泄率以及血肌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尿蛋白排泄率指标上,治疗前三组患者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三组患者经过不同手段治疗后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前列地尔组与缬沙坦组间不存在差异,联合组显著低于前列地尔组及缬沙坦组(P<0.05)。血肌酐水平指标上,治疗前三组患者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经过不同手段治疗后,三组患者与治疗前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前列地尔组与缬沙坦组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联合组与前列地尔组及缬沙坦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有效改善肾小球血液循环,降低尿蛋白的排泄,保护肾功能,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王琛沈良兰张芬邱志亮
关键词:前列地尔糖尿病肾病尿蛋白排泄率血肌酐
针灸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疗效被引量:20
2011年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长期血液透析伴皮肤瘙痒的尿毒症患者46例,随机分为3组:针灸联合血液透析滤过(针灸+HDF)组15例,血液透析滤过(HDF)组15例,每周透析2次,血滤1次,对照组血液透析(HD)组16例,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皮肤瘙痒情况及甲状旁腺激素(PTH)、血磷(P3-)的变化。结果:针灸+HDF组、HDF组患者治疗后皮肤瘙痒情况明显改善,缓解率分别为86.6%、66.7%,对照组缓解率为18.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分别为(P<0.001、P<0.05),而两组治疗组相比,针灸+HDF较HDF组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灸+HDF、HDF是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有效方法,前者更有效。
张芬邱志亮黄华星房星星沈燕
关键词:针灸血液透析滤过尿毒症皮肤瘙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