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9日
星期二
|
欢迎来到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枝桥
作品数:
23
被引量:80
H指数:6
供职机构:
北京协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协和医院青年科研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合作作者
董方田
北京协和医院
戴荣平
北京协和医院
于伟泓
北京协和医院
杜虹
北京协和医院
张潇
北京协和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8篇
期刊文章
4篇
会议论文
领域
18篇
医药卫生
主题
10篇
视网膜
10篇
网膜
9篇
玻璃体
8篇
断层扫描
8篇
黄斑
7篇
细胞
5篇
相干断层扫描
4篇
光相干断层扫...
3篇
切除
3篇
综合征
3篇
相干光断层扫...
3篇
间充质干细胞
3篇
光学相干
3篇
干细胞
3篇
病变
3篇
玻璃体黄斑牵...
3篇
玻璃体切除
3篇
充质干细胞
3篇
大鼠骨髓
2篇
眼底
机构
22篇
北京协和医院
1篇
中国医学科学...
1篇
武警河南总队...
作者
22篇
张枝桥
20篇
董方田
14篇
戴荣平
13篇
于伟泓
4篇
杜虹
4篇
郑霖
4篇
杨治坤
4篇
张潇
3篇
赵潺
3篇
韩宝玲
3篇
陈有信
2篇
叶俊杰
2篇
张承芬
2篇
邹绚
2篇
高洁
1篇
刘苏冰
1篇
谭柯
1篇
卞爱玲
1篇
霍冬梅
1篇
吴婵
传媒
7篇
中华眼科杂志
4篇
中华医学杂志
3篇
中国眼底病论...
2篇
眼科研究
2篇
中华眼底病杂...
2篇
协和医学杂志
1篇
中国实用眼科...
年份
1篇
2023
1篇
2018
1篇
2014
2篇
2012
5篇
2011
5篇
2010
4篇
2009
1篇
2008
2篇
2007
共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特征
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观察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FD-OCT)的图像特征。方法对比分析31例单眼急性CSC患者的FD-OCT以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资料。观察患眼FFA检查发现的渗漏点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视网膜脱离区域以及对侧无症状眼RPE层的FD-OCT图像特征。结果31只患眼中,FFA检查共发现荧光渗漏点34个。其中,RPE层面18个,占52.9%。荧光渗漏点在FD-OCT图像中表现为色素上皮脱离(PED)者17只眼,占54.8%;8只眼8个渗漏点表现为RPE层突起,分别占患眼及渗漏点的25.8%、23.5%;4只眼的6个渗漏点表现为RPE层不规则,分别占患眼及渗漏点的12.9%、17.6%;2只眼2个渗漏点表现为RPE层无明显异常,分别占患眼及渗漏点的6.5%、5.9%。其中,7只眼7个渗漏点可见RPE层缺损,分别占患眼及渗漏点的22.6%、20.6%。所有患眼均可检测到后极部浆液性视网膜脱离以及光感受器内外节(IS/OS)层强反光带的断裂或消失。24只眼可见外节(OS)层厚度不均,占77.4%;10只眼可见外节层剥脱样改变,占32.3%;8只眼可见视网膜神经上皮外层以及RPE表面的颗粒样强反光点,占25.8%。OS层厚度不均的24只眼中,14只眼可见下垂征。31只无症状对侧眼中,11只眼存在RPE异常,占35.5%。其中,2只眼为PED,占无症状对侧眼的6.5%;1只眼为RPE层突起,占无症状对侧眼的3.2%;8只眼表现为RPE层不规则,占无症状对侧眼的25.8%。结论急性CSC患眼渗漏点处RPE层的FD-OCT图像特征为PED、RPE层突起、RPE层不规则、RPE层无明显异常。视网膜脱离区域FD-OCT图像特征为浆液性视网膜脱离、IS/OS层断裂或消失、OS层厚度不均、OS层剥脱样改变、视网膜神经上皮外层以及RPE表面颗粒样强反光点。
赵潺
董方田
高洁
郑霖
于伟泓
戴荣平
张枝桥
关键词:
色素上皮
诊断显像
三维谱域光相干断层扫描评价Stargardt病中心视功能
张枝桥
张承芬
董方田
陈有信
于伟泓
戴荣平
郑霖
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的手术疗效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分析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经频域相干光断层扫描检查确诊并接受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的22例(22只眼)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后平均随访8个月(1—51个月),观察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和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变化情况。结果22只眼中有12只眼(54.5%)为视力明显改善,6只眼(27.3%)为视力轻微改善;3只眼(13.6%)为视力不变;1只眼(4.5%)为视力下降。其中视力达到0.3及以上者所占比例由术前的13.6%增加至术后的59.1%。术前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平均厚度为(545±175)μm,术后平均厚度为(220±105)μm,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平均厚度较术前明显减少(P〈0.01)。结论玻璃体切除手术是治疗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张枝桥
董方田
叶俊杰
陈有信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术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视网膜下移植的短期观察
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视网膜移植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SD大鼠骨髓MSCs,将溴脱氧尿嘧啶(BrdU)标记的大鼠MSCs悬液经玻璃体腔注入大鼠视网膜下腔。术后14d处死大鼠,取新鲜眼球,连续冰冻切片,经BrdU单抗、FITC标记二抗和Rhodopsin单抗、Cy3标记二抗免疫荧光双重标记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移植后的MSCs主要分布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和视锥、视杆细胞层,未表达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的特异性抗原视紫红质。结论移植14d后MSCs可在视网膜下腔存活,主要分布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和视锥、视杆细胞层,未分化成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
张枝桥
于伟泓
董方田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培养
视网膜移植
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后黄斑裂孔一例
被引量:1
2011年
患者男性,53岁,因左眼视物遮挡5天来我院就诊,患者之前有明确左眼外伤史。患者双眼高度近视约-6.0D。既往史阴性。眼科检查:左眼视力0.15,眼压7mmHg,左眼晶状体皮质轻度混浊,玻璃体混浊,可见大量色素颗粒,视网膜12点至4点方向脱离,黄斑区受累,2点方向可见马蹄形裂孔,大小约2/3PD,前缘略翻转(图1、2)。诊断为左眼孔潦性视网膜脱离、双眼高度近视,
杨治坤
张枝桥
董方田
关键词:
黄斑裂孔
固定术后
玻璃体混浊
晶状体皮质
马蹄形裂孔
玻璃体星状小体在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中的特殊表现
戴荣平
张潇
张枝桥
邹绚
董方田
Stargardt病的频域相干光断层扫描图像分析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应用频域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技术评价Stargardt病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容积与中心视力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10例(20只眼)Stargardt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使用频域OCT分别测量黄斑中心凹区视网膜厚度、黄斑中心凹区光感受器细胞内外节缺失宽度、黄斑中心凹区直径3mm和1mm范围内的视网膜容积。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法,比较最小分辨角对数(10gMAR)视力与黄斑中心凹区视网膜厚度、黄斑中心凹区光感受器细胞内外节(IS/OS)缺失宽度、黄斑中心凹区直径3mm和1mm范围内视网膜容积的关系。结果18只眼的logMAR视力为0.30~1.22,黄斑中心凹区光感受器细胞内外节缺失宽度为847~5306μm,黄斑中心凹区视网膜厚度为20~126μm,黄斑中心凹区直径3mm和1mm范围内的视网膜容积分别为1.06~1.76mm3、0.06~0.13mm3。logMAR视力与黄斑中心凹区光感受器细胞内外节缺失宽度呈正相关(r=0.695,P〈0.05),与黄斑中心凹区视网膜厚度呈负相关(r=-0.601,P〈0.05),与黄斑中心凹区直径3mm范围内的视网膜容积呈负相关(r=-0.725,P〈0.05),与黄斑中心凹区直径1mm范围内的视网膜容积无相关性(r=-0.364,P〉0.05)。结论频域OCT技术可以清晰观察Stargardt病患者各层视网膜结构,频域OCT检测获得的黄斑区视网膜容积与中心视力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张枝桥
张承芬
董方田
陈有信
于伟泓
戴荣平
郑霖
关键词:
相干光断层扫描
黄斑
视网膜
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的三维谱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特征
张枝桥
董方田
于伟泓
戴荣平
赵潺
杨治坤
韩宝玲
杜虹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为光感受器样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诱导为光感受器样细胞的可能性。方法实验研究。采用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SD大鼠骨髓MSC细胞,经流式细胞仪鉴定后,用含小鼠表皮生长因子(EGF)的培养液诱导MSC细胞8~10d。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诱导后的细胞是否表达视紫红质,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表达视紫红质的细胞比例。结果传3代的MSC细胞生长曲线呈S型,显示培养细胞具有正常的分裂增殖特性;超过70%的传1代和传2代细胞为CD90单阳性,从传3代细胞开始CD90单阳性的百分数一直高于93%,即采用贴壁筛选法可获得大量高纯度的大鼠骨髓MSC细胞。经EGF诱导后的细胞有15.32%±0.92%表达视紫红质,而未经诱导的细胞表达视紫红质的比例为1.64%4-0.78%。结论经EGF诱导后,15.32%的大鼠MSC可分化为光感受器样细胞。
张枝桥
董方田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细胞
光感受器
表皮生长因子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患者早期高眼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研究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早期高眼压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系列病例研究,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眼科收治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患者422例(446只眼)的临床资料,应用Goldmann压平眼压计测量术前和术后早期各组患者眼压情况,眼压升高标准为≥25mmHg,对引起术后早期眼压升高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22例(446只眼),男190例,女232例,平均年龄(55±14)岁,术前眼压平均(14±3)mmHg。术后2周内,共185只眼眼压升高,发生率为41%,其中术后第1天眼压升高152只眼,占早期眼压升高的82%。单纯玻璃体切割组、C3F8填充组和硅油填充组高眼压发生率分别为19%、53%和55%,硅油组和C3F8组术后眼压升高发生率均高于单纯组(P〈0.0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引起手术后眼压升高的危险因素有:C3F8填充(X2=37.82,P〈0.01)、硅油填充(X2=27.84,P〈0.01)、晶状体切除(X2=8.98,P〈0.01)、眼内激光(X2=7.41,P〈0.01)、糖尿病(X2=12.12,P〈0.01)、年龄(X2=7.07,P〈0.01)。结论玻璃体视网膜术后眼压升高是常见的并发症,其早期相关危险因素有:硅油填充、C3F8填充、晶状体切割、眼内光凝、糖尿病和高龄。
晁炜静
刘苏冰
戴荣平
于伟泓
张枝桥
张潇
董方田
关键词:
高眼压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3页
<
1
2
3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