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慧娟

作品数:34 被引量:157H指数:5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镇痛
  • 9篇麻醉
  • 6篇术后
  • 5篇性关节炎
  • 5篇痛觉
  • 5篇痛觉过敏
  • 5篇内注射
  • 5篇鞘内
  • 5篇鞘内注射
  • 5篇注射
  • 5篇佐剂性
  • 5篇佐剂性关节炎
  • 5篇关节炎
  • 4篇术后镇痛
  • 4篇细胞
  • 4篇腺苷
  • 4篇米诺环素
  • 4篇环磷
  • 4篇环素
  • 3篇炎性

机构

  • 33篇苏州大学
  • 5篇徐州医学院

作者

  • 33篇张慧娟
  • 29篇杨建平
  • 10篇冯昌栋
  • 8篇王丽娜
  • 6篇王擒云
  • 6篇成浩
  • 5篇嵇富海
  • 5篇戴体俊
  • 5篇矫勇轶
  • 3篇金晓红
  • 3篇张艳兵
  • 3篇朱晓刚
  • 2篇曾因明
  • 2篇侯永恒
  • 2篇蔡姝
  • 2篇江漩
  • 2篇刘红
  • 2篇秦帆
  • 2篇柴华旗
  • 2篇姚明

传媒

  • 7篇苏州大学学报...
  • 3篇齐齐哈尔医学...
  • 3篇中华麻醉学杂...
  • 3篇中国药理学通...
  • 2篇临床麻醉学杂...
  • 2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南通医学院学...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江苏省第十三...
  • 1篇2008年第...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2
  • 1篇2001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鞘内注射米诺环素减轻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性痛觉过敏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鞘内注射(it)米诺环素(minocycline,M)对大鼠完全氟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nvant,CFA)性关节炎性痛觉过敏的作用。方法蛛网膜下腔置管成功的♂SD大鼠,在右踝关节外侧皮下注射50μlCFA前30min分别it生理盐水(NS)或12.5、25、50μg的米诺环素,it每天1次,持续7d,观察热刺激回缩潜伏期(paw withdrawal thermal latency,PWTL)14d。CFA致炎后2d、6d,it米诺环素50μg,观察24h的PWTL变化;右踝关节外侧皮下注射50μlNS前30minit米诺环素50μg、NS20μl,观察24h的PWTL变化。结果米诺环素it不改变无炎症大鼠的PWTL;CFA致炎后PWTL缩短,米诺环素抑制致炎后PWTL的减少似呈剂量依赖性;预先及CFA致炎后2d米诺环素it可抑制PWTL的减少,d6则无明显影响。结论米诺环素it可减轻炎性痛觉过敏;对已存在的痛觉过敏,早期it作用较强,后期it则无明显作用。
成浩杨建平张艳兵王丽娜张慧娟
关键词:米诺环素痛觉过敏小胶质细胞
七氟烷对大鼠脑内腺苷酸环化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七氟烷麻醉后大鼠不同脑区、不同时期腺苷酸环化酶(Adenylate cyclase,AC)活性的动态变化,探讨cAMP在七氟烷麻醉中的作用。方法:Sprague-Dawley(SD)大鼠40只,分层随机区组设计...
冯昌栋杨建平张慧娟
关键词:七氟烷环磷腺苷腺苷酸环化酶麻醉
文献传递
GABA_A受体部分介导丙泊酚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的致痛觉过敏作用被引量:32
2006年
目的观察丙泊酚在vlPAG对大鼠伤害性感受的影响及GABAA受体在其中可能的作用。方法Sprague-Daw ley(SD)♀大鼠随机分组,丙泊酚(Propofol,Pro)和荷包牡丹碱(B icucu lline,B ic)采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ven-trolateral portion of the PAG,vlPAG)注射。行为学实验采用热板法和福尔马林实验,分别以舔后爪潜伏时间(Hot-p latelatency,HPL)和疼痛(累计)评分为指标。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丙泊酚在vlPAG对福尔马林单侧足底皮下注射诱发的脊髓背角Fos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行为学部分:两种疼痛模型中丙泊酚(10 g.L-1)vlPAG注射引起痛敏(P<0.01)。热板法实验中,丙泊酚vlPAG微量注射的痛敏作用可被相同部位预先注射25 mg.L-1B ic在10和20 m in时间点分别拮抗70%和71%(均P<0.01),在30和40 m in完全拮抗。在福尔马林实验中,丙泊酚vlPAG微量注射使福尔马林疼痛评分增加,此作用可被B ic(25 mg.L-1)在60 m in拮抗57%(P<0.05)。免疫组化部分中,丙泊酚vlPAG微量注射使福尔马林引起的脊髓背角各层FLI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1),B ic vlPAG微量注射(25 mg.L-1)可部分拮抗丙泊酚vlPAG微量注射的作用(P<0.01)。结论在大鼠vlPAG微量注射丙泊酚能产生痛敏作用;GABAA受体部分介导了丙泊酚的以上作用。
王擒云杨建平戴体俊张慧娟
关键词:丙泊酚荷包牡丹碱热板法福尔马林试验FOS蛋白痛敏
七氟烷对大鼠脑内磷酸二酯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七氟烷麻醉后大鼠不同脑区、不同时期磷酸二酯酶(Phosphodisterase,PDE)活性的动态变化,探讨cAMP在七氟烷麻醉中的作用。方法:Sprague-Dawley(SD)大鼠40只,分层随机区组设计分...
王擒云杨建平张慧娟
关键词:七氟烷磷酸二酯酶麻醉
文献传递
鞘内注射甘珀酸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热痛阈的影响
2007年
目的研究鞘内注射缝隙连接(GJ)阻滞剂甘珀酸(CBX)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热痛阈的影响。方法首先研究鞘内注射CBX对正常大鼠后爪热缩足反射潜伏期(PWTL)的影响,确定其时效与量效关系。根据以上结果,另取实验大鼠随机均为五组,建立佐剂性关节炎模型,随机选择一组在致炎前0.5h鞘内注射CBX100μg进行预处理,其余四组分别以CBX25、50、100μg的剂量和NS对照在致炎后0.5h、1、3、5、7、10和14d鞘内注射,每次给药后2h测定致炎侧PWTL,并连续观测0、100和100μg预处理组PWTL在致炎1d内的变化。结果(1)CBX可以可逆性、剂量依赖性地提高正常大鼠的辐射热痛阈(P<0.05或P<0.01)。在给药后1h痛阈就显著增加,2h达到高峰,持续1~2h后逐渐消退。(2)CBX在炎性痛的不同阶段都可以逆转外周完全弗氏佐剂(CFA)诱导的辐射热痛觉过敏(P<0.05或P<0.01)。(3)致炎前使用CBX预处理可以在致炎第1天延缓痛觉过敏的出现(P<0.01)。结论CBX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诱导的病理性疼痛具有显著的抗伤害作用,提示GJ可能参与炎性痛的发生发展过程。
侯永恒杨建平张慧娟王丽娜张艳兵
关键词:甘珀酸佐剂性关节炎炎性痛
鞘内注射米诺环素抑制脊髓小胶质细胞激活减轻炎性痛觉过敏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观察米诺环素鞘内注射对佐剂性炎性痛的作用。方法大鼠鞘内注射生理盐水和米诺环素30min后右侧踝关节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观察注射CFA后1、3、7、14d的热刺激回缩潜伏期(PWTL)的变化及脊髓小胶质细胞标志物OX-42的表达。结果CFA致炎后同侧后肢PTWL缩短,米诺环素鞘内注射抑制PTWL缩短;米诺环素鞘内注射可减少CFA致炎后脊髓OX-42的表达。结论米诺环素鞘内注射可抑制脊髓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减轻炎性热痛觉过敏。
成浩杨建平张艳兵王丽娜张慧娟
关键词:脊髓小胶质细胞米诺环素痛觉过敏
全麻药的镇痛作用及其脊髓部位机理研究
杨建平姚明金晓红王丽娜王擒云郑文泽徐峰成浩嵇富海张慧娟矫勇轶蒋星红印其章
全身麻醉是临床最常用的麻醉方法,内脏痛又是一类普遍存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痛苦的疼痛,但是人们对全麻药的作用机理以及内脏痛产生机制的了解却甚浅。该课题分别利用经典的结直肠扩张(CRD)的内脏痛实验模型以及躯体炎性痛模型,通过...
关键词:
关键词:脊髓镇痛全麻药内脏痛
异氟醚对大鼠皮层、海马、脑干腺苷酸环化酶及磷酸二酯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观察异氟醚麻醉后大鼠不同脑区、不同时期腺苷酸环化酶 (AC)及磷酸二酯酶 (PDE)活性的动态变化 ,间接观察 3’,5’-环腺苷酸 (c AMP)含量变化 ,从而探讨 c AMP在其麻醉中的作用。方法 :SD大鼠 4 0只 ,按分层随机设计均分成 5组 ,每组 8只 ,吸入 1.5 %的异氟醚 ,分别在未吸入异氟醚时 (对照组 )、翻正反射即将消失时 (诱导期组 )、翻正反射消失后 1m in(麻醉期组 )、翻正反射恢复即刻 (恢复期组 )和翻正反射恢复后 1h(清醒期组 )断头取脑。放射性同位素法测定大脑皮层、海马和脑干的腺苷酸环化酶及磷酸二酯酶活性。结果 :在皮层 ,与对照组相比 ,AC活性在诱导期组开始升高 ,麻醉期组及恢复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均 <0 .0 5 ) ,清醒期组恢复至对照组水平 ;PDE活性在麻醉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1)。在海马 ,与对照组相比 ,AC活性只有麻醉期组升高 (P<0 .0 5 ) ;PDE活性在诱导期组 (P<0 .0 5 )和麻醉期组下降 (P<0 .0 1)。在脑干 ,与对照组比 ,AC活性在诱导期组、麻醉期组和恢复期组均高于对照组 (P均 <0 .0 5 ) ;PDE活性只有麻醉期组时下降显著 (P<0 .0 5 ) ,其它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异氟醚升高大脑皮层、海马及脑干的腺苷酸环化酶活性 ,降低了磷酸二酯酶活性 ,从而增加了 c
冯昌栋杨建平张慧娟
关键词:异氟醚腺苷酸环化酶磷酸二酯酶环磷腺苷
鞘内注射米诺环素减轻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性痛觉过敏
目的 研究鞘内注射(i.t.)米诺环素对大鼠单发完全氟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nvant,CFA)性关节炎性痛觉过敏的作用.方法 蛛网膜下腔置管成功的雄性SD大鼠,在右踝关节外侧皮下注射50μl...
王丽娜成浩杨建平张慧娟
关键词:佐剂性关节炎米诺环素痛觉过敏
腺病毒介导白细胞介素24基因转染对胫骨癌痛大鼠的镇痛效应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评价腺病毒介导白细胞介素24基因转染对胫骨癌痛大鼠的镇痛效应。方法将已构建好的含IL-24基因的腺病毒(Ad—IL-24)和空白腺病毒载体(Ad—GFP)转入QBI-293A细胞,多次扩增后获得高效价病毒。雌性SD大鼠32只,体重180~200g,随机分为4组(n=8):对照组(C组)、PBS阴性对照组(PBS组)、Ad—GFP组和Ad—IL-24组。C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余3组均于左侧胫骨骨髓腔内接种Walker256乳腺癌细胞建立胫骨癌痛模型,建模后第9天分别在术侧后肢局部皮下注射PBS70μl、Ad—GFP70μl和Ad—IL-2470μl,隔天给药,共3次。于接种前(基础状态)、接种后3、6、8、10、12、14d时测定机械痛阈;于接种后14d时,取术侧胫骨组织,观察肿瘤细胞生长情况和骨小梁破坏情况;取股动脉血样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β-内啡肽、干扰素γ(IFN-γ)的浓度。结果C组胫骨骨髓腔内未见异常,PBS组和Ad—GFP组肿瘤向外生长,骨小梁和骨皮质破坏;Ad—IL-24组骨小梁破坏程度较轻,骨皮质完整。与C组和基础值比较,PBS组、Ad—GFP组和Ad—IL-24组其余各时点机械痛阈降低(P〈0.05);与PBS组和Ad—GFP组比较,Ad—IL-24组机械痛阈升高,血浆IFN-γ、β-内啡肽、TNF—α的浓度升高,IL-6浓度降低(P〈0.05);PBS组和Ad—GFP组间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病毒介导-IL-24基因转染对胫骨癌痛大鼠可产生一定程度的镇痛效应,其机制与其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调节细胞因子分泌有关。
田利杨吉成杨建平汪小华刘磊张慧娟
关键词:腺病毒科白细胞介素类转染镇痛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