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怡
- 作品数:51 被引量:193H指数:8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贝朗麻醉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丙泊酚对脊髓星形胶质细胞释放兴奋性氨基酸的影响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 研究被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刺激的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AST)在丙泊酚 作用下兴奋性氨基酸(EAA)的释放情况。方法 体外纯化培养大鼠脊髓AST,分为TNF α终浓度 为1μg/L及丙泊酚终浓度为25μmol/L组(TP组),TNF α终浓度为1μg/L组(T组),乳剂对照组 (intralipid,0.2ml/L,L组),空白对照组(C组)。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各组培养细胞在0、30、60、 120min时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的释放量。结果 与C组相比,L组的Glu、Asp释放量无 显著性差异(P>0.05);T、TP组Glu、Asp释放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与T组相比,60、120min 时,TP组Glu、Asp释放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 TNF α刺激AST释放EAA,而丙泊酚对此 有抑制作用。
- 孙怡田玉科王鹏项红兵
- 关键词:丙泊酚兴奋性氨基酸星形胶质细胞高效液相色谱
- 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在无痛小肠镜检查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Narcotrend(NT)麻醉深度监测在无痛小肠镜检查丙泊酚-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中的应用。方法 40例行经口小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arcotrend组和临床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异丙酚-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Narcotrend组患者术中根据Narcotrend值(NI)维持在D2~E0调节麻醉深度,临床组患者根据心率、血压及患者体动调节麻醉深度。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清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异丙酚和芬太尼用量及术后患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相对应时段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Narcotrend组患者丙泊酚用量比临床组减少,苏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比临床组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芬太尼用量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在无痛小肠镜检查丙泊酚-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中应用有助于减少丙泊酚用量,缩短患者恢复和清醒的时间。
- 农丽丹李海风孙怡
- 关键词:NARCOTREND小肠镜丙泊酚芬太尼
- 丙泊酚对慢性神经痛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激活的影响
- 2004年
- 目的 :研究丙泊酚对慢性神经痛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激活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 4 0只 ,随机分为 4组 ,Ⅰ组为正常对照 ;Ⅱ、Ⅲ、Ⅳ组结扎左侧坐骨神经 ,术后第 7天 ,Ⅰ、Ⅱ组腹腔均注射生理盐水 5 0ml·kg 1,Ⅲ、Ⅳ组腹腔分别注射丙泊酚 5 0、75mg·kg 1( 1mgoml 1) ,共 7d ;术后第 6、10和 13天 ,使用VonFrey纤维分别测定各组动物触诱发痛阈 ,观察丙泊酚对其影响 ;随后取脊髓切片 ,观察星形胶质细胞在脊髓背角的分布。结果 :①与Ⅰ组比较 ,Ⅱ组双侧的 5 0 %缩足阈值 (PWTs)在术后第 6、10和 13d均较低 (P <0 .0 5 ) ;与Ⅱ组比较 ,Ⅲ、Ⅳ组双侧的PWTs在术后第 10、13天升高 (P <0 .0 5 )。②Ⅱ组星形胶质细胞在脊髓背角的分布密度 (AD)、平均光密度 (AOD)和积分光密度 (IOD)值显著高于Ⅰ组 (P <0 .0 1) ,Ⅲ、Ⅳ组低于Ⅱ组 (P <0 .0 5和P <0 .0 1)。③与Ⅱ组比较 ,Ⅲ、Ⅳ组星形胶质细胞在脊髓背角数量、体积依次减少。结论 :慢性神经痛大鼠的脊髓星形胶质细胞被激活 ,丙泊酚可抑制激活 。
- 孙怡田玉科项红兵
- 关键词:丙泊酚慢性神经痛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细胞激活
- 吗啡耐受形成过程中氯胺酮对小鼠脊髓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观察吗啡耐受形成过程中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氯胺酮对小鼠脊髓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小鼠30只,随机分为5组(n=6):对照组(A 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10 ml·kg-1)30 min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 ml·kg-1);慢性吗啡耐受组(B组) 皮下注射吗啡10 mg·kg-1后30min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 ml·kg-1;C、D、E组吗啡用药均同B组,注射吗啡后30 min分别腹腔注射5、10、20 mg·kg-1氯胺酮。上述各组每日用药2次,连续9 d。最后1次注射吗啡后1 h处死小鼠,提取腰膨大部位脊髓组织中总RNA,以β-actin为内对照,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测定iNOS mRNA的表达量。结果 A组未见iNOS mRNA表达,其他各组可见iNOS mRNA表达;与B组相比,C、D、E组iNOS mRNA表达减少(P<0.05);与C组相比,D、E组iNOS mRNA 表达减少(P<0.05)。结论氯胺酮拮抗小鼠吗啡耐受形成与其下词脊髓iNOS mRNA表达有关。
- 项红兵田玉科孙怡
- 关键词:吗啡依赖氯胺酮一氧化氮合酶信使脊髓
- 丙泊酚对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释放兴奋性氨基酸的影响(英文)
- 2007年
- 目的研究被肿瘤坏死因子(TNF-α)刺激的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AST)在丙泊酚作用下兴奋性氨基酸(EAA)的释放情况。方法体外纯化培养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分为TNF-α终浓度为1μg/L及丙泊酚终浓度为25μmol/L(TP组),TNF-α终浓度为1μg/L(T组),乳剂对照组(Intralipid,0.2ml/L、L组),空白对照组(C组)。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各组培养细胞在0、30、60、120min时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的释放量。结果与C组相比,L组的Glu、Asp释放量无明显差异(P>0.05);T、TP组Glu、Asp释放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与T组相比,60、120min时,TP组Glu、Asp释放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TNF-α刺激AST释放EAA,而丙泊酚对此有抑制作用。
- 孙怡赵国栋田玉科
- 关键词:丙泊酚兴奋性氨基酸高效液相
- Shikani可视喉镜与Mc Coy喉镜对气管插管应激反应影响的比较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诱导后采用Shikani可视喉镜(SOS)和Mc Coy喉镜(MCL)进行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方法选择择期手术的患者191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SOS组(S组,n=99)和MCL组(M组,n=92),每组中按声门暴露程度各分为三个亚组:S1组(n=34)、S2组(n=33)、S3组(n=32)和M1组(n=30)、M2组(n=30)、M3组(n=32)。静脉麻醉诱导后分别采用SOS(S组)和MCL(M组)实施经口气管插管操作。记录气管插管时间和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插管后1min(T2)、3min(T3)、5min(T4)时的SBP、DBP、HR和Narcotrend指数(NI),记录插管过程中芬太尼用量,并于T0、T2、T4时检测血糖。结果 M3组芬太尼用量明显多于S3组(P〈0.05)。M2组1次插管成功率明显低于S2组,M3组1次插管成功率明显低于S3组(P〈0.05);T2、T4时M3组血糖明显高于T0时和S3组(P〈0.05)。T2~T4时M3组SBP、DBP明显高于,HR明显快于S3组(P〈0.05)。结论气管插管导致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与MCL比较,SOS能有效减轻应激反应的程度,缩短插管时间,尤其在困难插管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 孙怡龙瑞春赵国栋
- 关键词:MC经口气管插管应激反应
- 金刚烷胺对缺血缺氧脑损伤新生鼠的脑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非竞争性N-甲基-M-天冬氨酸(NMDA)受体阻断剂金刚烷胺(amantadine,AMA)对缺血缺氧脑损伤新生鼠的治疗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7d龄的新生SD大鼠结扎右侧颈总动脉,随后吸入8%O22h,建立新生鼠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模型。实验动物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n=15)、模型(HIE)组(n=15)和治疗(AMA)组(n=45),治疗组分为3个亚组,每组15只,分别于术前30min,术后15min和低氧吸入前30min给予鼻腔注入AMA 50mg/kg体重。术后7d取双侧大脑称重,通过右/左侧大脑半球重量比测定筛选出1个亚组的给药时点作为后续实验的给药时点。另取大鼠45只,模型制作和分组同前(每组15只),术后24h取结扎侧海马,采用ELISA方法测定IL-1β和IL-6的浓度。另取大鼠45只,模型制作和分组同前(每组15只),术后30d进行行为学测试,包括大鼠钻洞实验、转动杆测试和恐惧实验,比较各组差异。结果术后15min给予AMA可提高大鼠右/左侧大脑半球重量比,与HIE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IE组比较,术后15min给予AMA不仅可降低结扎侧海马的IL-1β、IL-6浓度,而且可减少钻洞时间,延长转动杆站立时间和恐惧记忆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MA可减轻缺血缺氧后新生鼠的海马炎症反应,降低脑损伤,提供脑保护作用。
- 孙怡李海风张登文
- 关键词:金刚烷胺缺血缺氧性脑病脑保护新生鼠
- 电针治疗对老年人腹腔镜肠道手术快速康复的影响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对老年人腹腔镜肠道手术后快速康复(ERAS)进程的影响。方法全麻下行腹腔镜肠道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针疗组(P组)和对照组(C组),P组患者在入室后给予电针治疗至手术结束。所有患者术后使用芬太尼静脉输注自控镇痛泵。比较两组术中切皮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术中麻醉药物用量、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3、6、12、24、30和48 h芬太尼用量、视觉模拟(VAS)评分及切皮时和术后3 h血浆β-内啡肽浓度。结果切皮后C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较之前增高;切皮时与术后3 h,P组的β-内啡肽浓度高于C组;手术用药比较,P组的麻醉和镇痛药用量显著少于C组;P组患者的拔管、下床时间短于C组;术后3、6 h,P组的芬太尼用量少于C组;术后3、6 h时,P组的安静和咳嗽时VAS评分低于C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电针促进老年患者术后康复,可作为ERAS的推荐内容。
- 孙怡张登文李海风
- 关键词:电针快速康复内啡肽肠道手术老年人
- 每搏量变异度对侧卧折刀位机器人辅助腔镜手术患者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
- 2023年
- 目的探讨每搏量变异度(SVV)对侧卧折刀位机器人辅助腔镜手术患者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5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接受侧卧折刀位下机器人辅助腔镜手术治疗的3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补液试验后每搏输出量(SV)升高是否≥10%将所有患者分为容量反应阳性(Rs)组与容量反应阴性(NRs)组。在麻醉诱导后气腹建立完成时行补液试验,分别记录两组补液试验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SV、心输出量(CO)、心指数(CI)、中心静脉压(CVP)和SVV。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指标对患者容量反应性的预测能力。结果33例患者中Rs组16例,NRs组17例,两组一般资料和术中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V变化值与SVV相关(r=0.348,P=0.047),与MAP、CO、CVP不相关(r=-0.303、-0.160、0.068,P>0.05)。SVV的AUC为0.858,明显大于MAP、HR、CV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SVV的诊断阈值为14%,灵敏度为81.25%,特异度为23.53%。结论在侧卧折刀位下行机器人辅助腔镜手术时SVV可较好地预测患者的容量反应性。
- 冉景航林显健曾榆芙孙怡
- 关键词:每搏量变异度容量反应性
- 人前脑啡肽原基因修饰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系的构建
- 2010年
- 目的 构建人前脑啡肽原(PENK)基因修饰的并可稳定分泌脑啡肽蛋白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系(hMSCs).方法 采用脂质体法将PENK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质粒(pBABE-PENK)转染至Phoenix-293T细胞,收集病毒上清液感染hMSCs细胞,经过嘌呤霉素筛选得到稳定表达PENK基因的hMSCs细胞株(hMSC-PENK细胞).以转染空载体细胞作为对照,即hMSC-pBABE细胞.采用RT-PCR法检测PENK mRNA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测定亮氨酸脑啡肽(LEK)的表达,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LEK浓度.结果 与hMSCs细胞和hMSC-pBABE细胞比较,hMSC-PENK细胞PENK mRNA和LEK表达上调,细胞培养上清液中LEK浓度升高(P<0.05或0.01).结论 PENK基因修饰的hMSCs可表达PENK基因并分泌脑啡肽蛋白,成功构建了稳定分泌镇痛物质的细胞系.
- 蔡少彦孙怡赵国栋
- 关键词:脑啡肽类干细胞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