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静颖

作品数:20 被引量:137H指数:6
供职机构:大连水产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攀登计划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电镜
  • 6篇电镜观察
  • 6篇对虾
  • 5篇中国对虾
  • 5篇杆状
  • 5篇杆状病毒
  • 5篇病毒
  • 3篇休眠卵
  • 3篇轮虫
  • 2篇养殖
  • 2篇中华绒螯
  • 2篇中华绒螯蟹
  • 2篇绒螯蟹
  • 2篇扇贝
  • 2篇器官
  • 2篇切片
  • 2篇褶皱臂尾轮虫
  • 2篇微细结构
  • 2篇滤膜
  • 2篇萌发

机构

  • 18篇大连水产学院
  • 3篇大连海洋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0篇姜静颖
  • 6篇宋良国
  • 5篇王斌
  • 4篇王志余
  • 4篇李华
  • 3篇张东升
  • 3篇邢殿楼
  • 3篇王吉桥
  • 2篇李霞
  • 2篇蔡海林
  • 2篇杨兰娜
  • 2篇郑领英
  • 2篇靳翠丽
  • 2篇李君丰
  • 1篇马悦欣
  • 1篇于信勇
  • 1篇祝国芹
  • 1篇张泽宇
  • 1篇何幽峰
  • 1篇高悦勉

传媒

  • 9篇大连水产学院...
  • 3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水处理技术
  • 1篇水产科学
  • 1篇中国病毒学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 1篇水产学杂志
  • 1篇第九次全国电...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2
  • 2篇2001
  • 2篇1999
  • 2篇1997
  • 5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 2篇1989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对虾一种病原病毒负染法电镜检测被引量:21
1996年
本文报导了用负染法对1994年辽宁地区中国对虾大量死亡之病原病毒的检测结果,同时进行超薄切片证实。病虾病变组织匀浆上清液负染和病灶组织超薄切片电镜下可见一种长350~400nm,直径80~100nm(切片中长270~350nm,直径100~120nm),带囊膜的杆状病毒粒子。该病毒存在于病虾的胃肠组织,淋巴组织,皮下组织及肌肉组织中。该病毒粒子可见核衣壳的螺旋结构。该病毒引起中国对虾死亡的病原性已通过感染实验证实。作者认为负染法可做为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快速诊断方法。
王斌姜静颖李华李君丰邢殿楼
关键词:中国对虾杆状病毒超薄切片
池塘养殖中华绒螯蟹幼蟹的一种球状病毒粒子的电镜观察被引量:27
1996年
辽宁省盖州市一养蟹场送检的中华螯蟹幼蟹体内组织,经分离提取后,在电镜下观察到一种小球状病毒粒子,直径约30nm左右,数量较多,此病毒有可能是造成幼蟹大量死亡的病原。本文报道了电镜对此病毒观察结果。
姜静颖邢殿楼王斌宋良国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幼蟹
大型海藻样品电镜超薄切片技术的探讨被引量:1
1990年
关于藻类的超微结构,国际上已发表的论文超过千余篇,国内也有一些报道。但有关样品制备技术的文献则很少。目前,制备出较满意的藻类电镜超薄切片还是不多的。一方面可能制备这类样品的人很少,另一方面是由于这样的样品在制备中有其难点。
姜静颖王志余李泽生
关键词:包埋剂大型海藻超薄切片
中国对虾和日本对虾身体不同部位生长的研究
1996年4~9月,在面积2.0 hm和1.4hm两口池塘中分别放养了中国对虾Penaesuchinensis和日本对虾P.japonicus,定期采样测定身体不同部位的生长速度.结果发现,不同规格对虾身体不同部位生长速...
王吉桥靳翠丽姜静颖宋良国
关键词:中国对虾日本对虾器官
文献传递
正常和患红腿黄鳃病的中国对虾肝胰脏组织学研究被引量:5
1992年
文内报道了正常和患红腿黄鳃病的中国对虾肝胰脏显微和亚显微构造。在光镜下,正常虾肝胰脏细胞结构同陈宽智描述的相似。病虾肝胰脏细胞核固缩,细胞解体。电镜观察正常肝胰脏细胞可见核内染色质分散分布,线粒体嵴向腔内辐射排列,粗面内质网发达。病虾肝胰脏细胞表现了三种程度的病变:细胞器结构异常属轻微病变;部分细胞器解体及大量残余小体的出现是较重的病变;至所有细胞器解体,细胞质内充满细小颗粒,乃是严重的变化。
李霞何幽峰李华姜静颖
关键词:对虾肝胰脏病理
中华绒螯蟹卵膜和腹肢的形态及卵附着机制被引量:3
2006年
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中华绒螯蟹(Erioheir sinensis)卵膜和雌体腹肢的形态观察表明,雌蟹腹肢原肢底节、内肢和外肢呈背腹椭圆型,具有致密的刚毛。内肢和外肢基部的刚毛比末端密,紧贴腹部的一侧没有刚毛。繁殖期间,卵附着于原肢底节和内肢的刚毛上孵化,外肢刚毛呈羽状,三叉式分布在外腹肢上。卵排出后向刚毛移动过程中与腹肢表面和刚毛上的黏液接触后,卵的表面逐渐被黏液包被。随着卵的移动黏液粘稠部分产生卵柄,附着到刚毛上。
王吉桥刘晶姜静颖张东升
关键词:卵膜
一种无包涵体杆状病毒粒子的形态结构电镜观察
目前,对引起对虾病毒病的一种无包涵体杆状病毒病原形态学研究主要采用超薄切片剖面观察,而对其表面的形态结构描述不多,为了对该病毒的形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本文采用病虾的器官组织匀浆后病毒粗提液, 对离体的病毒粒子进行了负染色...
姜静颖王斌宋良国
关键词:杆状病毒包涵体电镜观察
文献传递
轮虫休眠卵用不同浓度盐溶液处理后卵壳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2
2001年
对萼花臂尾轮虫 (Brachionuscalyciflorus)、壶状臂尾轮虫 (B urceus)、褶皱臂尾轮虫 (B plicatilis)和卜氏晶囊轮虫 (Asplanchnabrightwelli)的休眠卵用不同浓度食盐溶液处理后的卵壳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 ,发现不同种轮虫休眠卵的外表超微结构有明显的差异 ,大部分表面有孔 ,卵壳有不同程度的龟裂。新鲜休眠卵用盐度为 1 0的食盐溶液处理后 ,龟裂不明显 ;隔年休眠卵经饱和食盐水处理后 。
张东升宋良国姜静颖
关键词:轮虫休眠卵卵壳扫描电镜观察萌发率
冷冻前后褶皱臂尾轮虫休眠卵的超微结构变化被引量:1
2002年
利用电镜对冷冻前后的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plicatilis休眠卵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冻卵比未冻卵卵壳厚度增加,结构疏松,电子密度较低,孔隙呈无规则的破碎状,并可与内外相通;卵壳内的胚胎膜变化次之,冻卵胚胎膜结构宽松,表面观褶皱较大;气室与胚胎变化不甚明显。作者对冻卵、未冻卵及新鲜休眠卵的形态结构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探讨了各种形态结构与上浮率、萌发率之间的关系。
姜静颖
关键词:褶皱臂尾轮虫休眠卵冷冻超微结构萌发率
电镜观察聚砜超滤膜微细结构的实验方法被引量:1
1989年
众所周知分离膜的性能与其结构直接相关。电子显微镜是迄今为止直接观察分离膜微细结构的唯一有效工具。自1964年Riley 用透射电镜研究醋酸纤维素反渗透膜的孔、层结构以来,在分离膜的形成机理以及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中,电镜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重大的成功。但是由于分离膜材料和膜分离过程的多种多样及其它原因。
王志余杨兰娜姜静颖蔡海林郑领英
关键词:聚砜微细结构电镜超滤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