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宏峰

作品数:74 被引量:374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市社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6篇艺术
  • 15篇文学
  • 9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哲学宗教
  • 2篇历史地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5篇电影
  • 9篇艺术
  • 9篇视觉
  • 8篇小说
  • 8篇媒介
  • 7篇晚清
  • 6篇影评
  • 6篇中国电影
  • 6篇视觉性
  • 6篇文化
  • 6篇文学
  • 5篇中国艺术
  • 5篇中国艺术教育
  • 5篇晚清小说
  • 4篇点石斋画报
  • 4篇叙事
  • 4篇艺术教育
  • 4篇影片
  • 4篇网络影评
  • 4篇教育

机构

  • 5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5篇中国艺术研究...
  • 2篇加利福尼亚大...
  • 2篇中国电影艺术...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哈佛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传媒大学
  • 1篇上海戏剧学院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人民文学出版...
  • 1篇《文艺理论与...
  • 1篇中国作家协会
  • 1篇《艺术评论》...
  • 1篇华盛顿州立大...
  • 1篇丹佛大学
  • 1篇辅仁大学

作者

  • 65篇唐宏峰
  • 2篇孙佳山
  • 2篇鲁晓鹏
  • 1篇冯巍
  • 1篇刘涛
  • 1篇刘藩
  • 1篇李道新
  • 1篇连秀凤
  • 1篇李玥阳
  • 1篇何吉贤
  • 1篇周星
  • 1篇赵卫防
  • 1篇石川
  • 1篇石一枫
  • 1篇张慧瑜
  • 1篇左衡
  • 1篇祝东力
  • 1篇钟大丰
  • 1篇吕新雨
  • 1篇王磊

传媒

  • 10篇艺术评论
  • 5篇当代电影
  • 3篇文艺研究
  • 3篇电影艺术
  • 3篇中国图书评论
  • 2篇电影新作
  • 2篇北京社会科学
  • 2篇艺术广角
  • 2篇中国报道
  • 2篇中国文艺评论
  • 2篇文化研究
  • 2篇文化与诗学
  • 1篇文艺争鸣
  • 1篇求是学刊
  • 1篇美术
  • 1篇美术研究
  • 1篇美术观察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上海艺术家
  • 1篇探索与争鸣

年份

  • 7篇2018
  • 4篇2017
  • 11篇2016
  • 10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7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3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可能的比较?——《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与《一九四二》
2013年
2012年岁尾,有两部电影在国内公映,一部是李安导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部是冯小刚导演的((一九四二》。乍看起来,二者几乎不可比较,一个是好莱坞的3D巨作,一个是华语历史大片;一个奇幻缥缈,一个深植历史反思;一个故事发生在太平洋上,背景在印度和加拿大,一个故事发生在中国河南的土地上;一个绚烂、美轮美奂,一个压抑、阴沉晦暗。但我在这里却想比较二者故事内核的内在一致性,实际上,非常巧合地,它们都讲述了在绝境中面临生存考验时,人的人性、道德、生理与心理所遭遇的挑战。两部电影在最内核上在处理同一个问题,虽然方式非常不同,但根本上都在拷问人的生存与伦理。
唐宏峰
关键词:奇幻漂流少年故事
照相“点石斋”--《点石斋画报》中的再媒介问题被引量:8
2016年
《点石斋画报》的以图证史,以图像传播新知或旧闻,形成了自己的图像传统、视觉表达的惯例,其传播的内容与传播这一内容的媒介、方式和惯例,一起参与塑造着晚清中国读者的视觉经验。本文试图对其媒介操作及造成的图像特征进行研究,集中摄影媒介与石印画报之间的互动,探讨一种"照相点石斋"的面貌。希望通过这种研究,向人们展示《点石斋画报》在表面平滑统一的图像面貌下所包含的复杂的图像转译与再造的过程,即一种再媒介(remediation),使人们看到晚清上海的通俗画报画师们面对新世界、新媒介和新技术所做的回应与创造。
唐宏峰
关键词:点石斋画报视觉性
《无问西东》:常规技术下的光芒主题被引量:4
2018年
2018开年的中国电影因为李芳芳导演的《无问西东》而热闹非凡。这是一部优点和缺点都十分明显的影片。它用平常的技术完成了一个富有光芒的主题,礼赞大学、知识、奉献和精神追求,歌颂真善美和高尚的人格,
唐宏峰
关键词:中国电影真善美导演影片
现代西方美学研究的新收获——评程孟辉主编的《现代西方美学》
2003年
唐宏峰
关键词:书评美学流派学术意识
网络时代的影评:话语暴力、独立精神与公共空间
较之传统纸媒,网络影评具有更广泛的参与者与受众,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网络的电影文化。关于网络影评的各种看法也如同网络影评本身一样,爱憎分明,乐观者将之视为大众民主与独立影评的代表,悲观者则斥之为文革般的话语暴力,是盲众、从众...
唐宏峰
关键词:网络影评公共空间
《碧罗雪山》的美学困境被引量:2
2011年
刘杰导演的《碧罗雪山》无疑是这两年少有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佳作,在第1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和第18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上收获颇丰。影片有着浓郁的对人与自然的淳朴关怀,对现实矛盾的有意味的展现。
唐宏峰
关键词:雪山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美学
作为方法的竹内好——以《何谓近代》和《近代的超克》为中心被引量:4
2007年
作为后发展国家的知识分子,竹内好一生都在探寻主体性的形成.东洋的主体怎样才能真正的而不是虚假的或者形式的被建立起来。而探寻主体的建立,在竹内好看来,实质就是主体的自身历史得以形成的过程,历史如何在“每一个自我拼搏的瞬间”成为自我,是竹内好思考问题的基点。
唐宏峰
关键词:竹内好知识分子
公众号时代的电影批评
2016年
我一直关注互联网时代以来的中国电影批评,写作过几篇相关文章,这种持续的同一话题的写作能够完成,完全由于对象本身不断发生新变,使得研究者的观察和判断必须随时跟进和更新。从早期的BBS、门户网站,到专门的电影网站、豆瓣与时光网,再到博客、微博,最后发展到今天的微信,网络影评随着各种依托于互联网的媒介形式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
唐宏峰
关键词:电影批评网络影评
《刺客聂隐娘》的追求被引量:2
2015年
风吹树叶,自成波浪《刺客聂隐娘》(以下简称《聂隐娘》)开篇第一个镜头就预示了一场在当下院线环境中极为不同的观影体验。黑白影像,中近景,一棵矮树下有两头驴子,蝉躁之声,之后镜头缓缓平移,窈七(聂隐娘)和道姑一黑一白站立在树下,道姑说:"此僚置毒弑父……"黑白影像中那两头矮树下的驴子像极了黑泽明的画面。一种久违了的胶片电影的质感,
唐宏峰
关键词:黑泽明院线侯孝贤影像世界胶片电影
视觉:文化、理论与历史——近年英语视觉文化研究著作过眼录
2015年
视觉文化研究兴起至今已有二三十年的历史,作为一种典型的跨学科领域和一种新的研究方法与问题意识,它对艺术史、文化研究、电影学、媒介研究等众多学科都产生了广泛影响。本文考察近年来英语学界出版的较为重要的视觉文化研究著作,以余目所及为限,为学界提供参考。
唐宏峰
关键词:视觉文化研究著作文化研究跨学科领域媒介研究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