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红
- 作品数:25 被引量:172H指数:8
- 供职机构:无锡市中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项目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活血化瘀中药保留灌肠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液CA125及IL-6的影响的临床研究
- 研究目的: 目前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多认为是血瘀为本,治疗上运用活血化瘀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多有报道。但治疗多以中药周期调治或辩证论治口服为主,本课题通过观察以活血化瘀为主的内异灌肠方在治疗血瘀型...
- 周亚红
- 关键词:活血化瘀中药保留灌肠
- 补肾调周活血中药口服结合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观察被引量:15
- 2013年
- 目的:探讨补肾调周活血中药口服结合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妇科门诊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20例,并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服用补肾调周活血中药(药用炒当归、赤芍、白芍、牡丹皮、茯苓、熟地黄等)并结合灌肠治疗,对照组60例服用内美通,连续用药,分别在治疗第1、2、3、4、5、6月测定疗效,连续2次测定结果平稳者定为最终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6%,对照组总有效率70.0%,2组比较,P<0.05。结论:补肾调周活血中药口服结合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确切。
- 王燕美周亚红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药灌肠内美通
- 龙砂医派女科学术思想探赜被引量:1
- 2024年
- 龙砂医派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学术特色鲜明。龙砂医家遵循女性生理特点,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女科学术思想。龙砂女科临证注重从肝肾出发,倡导情志调摄,调补后天脾胃气血的同时,遵循《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将生理周期的节律性纳入治疗过程中,提倡优生优育,内外并治,多法齐用。深入分析与梳理龙砂女科学术思想,挖掘并提炼其共性规律,旨在进一步传承发扬前人之理论体系和诊疗技艺,提高中医妇科诊疗水平。
- 温丽娜周亚红陶国水过祯
- 关键词:女科妇产科疾病肝肾同治调和气血内外并治
-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类视黄醇X受体B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024年
- 目的 探讨类视黄醇X受体B(RXRB)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分析RXRB基因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利用免疫组化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技术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RXRB的表达水平,分析RXRB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在线分析结果发现546例癌组织的RXRB水平[中位数(四分位数)]为28.460(22.671~34.955),低于35例正常组织的43.747(41.999~48.2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免疫组化和qPCR结果显示:子宫内膜癌组织的RXRB累积光密度值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1.692±0.143 vs.5.263±1.038),RXRB阳性率亦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66.67%(30/45) vs. 86.67%(39/45)],RXRB mRNA水平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0.519±0.249 vs.1.000±0.4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XRB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和分化程度有关(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RXRB阳性表达者的中位总生存期未达,优于阴性表达者的18.0个月(HR=9.901,95%CI:2.603~31.762,P<0.001);进一步多因素分析显示RXRB阴性表达是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子(HR=6.497,95%CI:2.891~14.601,P=0.021)。结论 RXRB低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往往提示预后不良,该基因有望成为子宫内膜癌的潜在干预靶点。
- 黄海霞周亚红孙源潞孙玲王蓓蓓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预后
- 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内微环境与不孕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4年
-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对生殖力造成的损害可能与患者腹腔内微环境的改变有关。腹腔液容量、所含细胞成分及生物活性因子形成了生殖活动的免疫微环境,其成分及量的改变可能通过影响配子质量、精子活性、精卵结合及胚胎种植等干扰影响生殖过程。现采用查阅文献资料的方法,阐述腹腔内微环境与不孕关系,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 周亚红谈勇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腹腔液
- 《黄帝内经》五运六气胎孕理论的思考与实践被引量:4
- 2020年
- 《黄帝内经》认为"同者盛之,异者衰之",由于每年运气特点不同,进而导致动物繁衍出现"育""不育""不成""静"等规律,即繁育、低育与静持的差异,对人类而言,其中"不育""不成"相当于现代生殖医学之妊娠丢失。文章根据临床观察与文献报道对《黄帝内经》载述"少阳司天、厥阴在泉"和"太阳在泉"的运气条件不利于胎孕的特点进行了验证。提出运气学说对胎孕影响的临床价值,一方面规避不适宜怀孕的运气阶段,提高妊娠成功率;另一方面因人而异,指导选择适宜个人的妊娠良机,减少可能因运气因素导致的相关疾病先天易感体质,实现优生优育,并且以运气因素予中药治疗反复流产。
- 周亚红陶国水
- 关键词:《黄帝内经》五运六气不良妊娠稽留流产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7
- 2014年
- 目的观察以活血化瘀为主的内异灌肠方治疗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腹腔液中CA125及IL-6值的影响,探讨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可能机制。方法 60例有腹腔镜手术指征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组,30例治疗组给予内异灌肠方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包括痛经及性交痛的缓解情况及治疗前后CA125值的变化情况、卵巢囊肿大小的变化,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直接行腹腔镜手术。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中CA125及IL-6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30例患者中23例痛经、13例性交痛患者经中药保留灌肠治疗3个月后前后症状不同程度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腹腔液CA125及IL-6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rAFS评分2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内异灌肠方能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痛经及性交痛的疼痛情况,降低腹腔液CA125及IL-6,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 周亚红毛利云温丽娜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活血化瘀中药保留灌肠
- 陆曙教授运用敷和汤加减治疗不寐经验被引量:5
- 2021年
- 不寐病是临床常见的内科病症,往往呈现反复发作、逐渐加重的过程。陆曙教授治疗不寐重视调整脏腑功能失调,擅长调节气机升降失常,强调健脾疏肝、交通心肾的重要性。陆曙教授针对部分慢性失眠症患者应用常规的辨证论治方法难以奏效的临床治疗难点,结合五运六气理论及“开、阖、枢”思想,在中药处方时巧妙合用运气方,为临床治愈不寐病提供了思路与方法。陆曙教授认为“敷和汤”是疏肝健脾和胃的中药方剂,不但可以用于己亥年“岁土不及”的情况,而且只要符合辨证论治“土虚木亢”证型皆可应用。“敷和汤”通过疏肝健脾和胃,补虚泻实,使气机调达,营卫相和,阳入于阴,则夜寐正常。
- 魏学礼周亚红夏成霞马洁羽
- 关键词:不寐中医药疗法
- 龙砂开阖枢针法联合来曲唑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治疗效果被引量:8
- 2023年
- 目的探讨龙砂开阖枢针法联合来曲唑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0月江苏省无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4例PCOS不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给予来曲唑治疗)和观察组(给予龙砂开阖枢针法联合来曲唑治疗),各42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周期排卵率、妊娠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卵巢体积、子宫内膜厚度、血清性激素[睾酮(T)、雌二醇(E_(2))、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周期排卵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卵巢体积较治疗前降低,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卵巢体积小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LH及FSH水平较治疗前降低,E_(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血清T、LH及FSH水平低于对照组,E_(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砂开阖枢针法联合来曲唑治疗PCOS不孕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提高妊娠率,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调节性激素水平,且安全可靠。
- 温丽娜王淼周亚红
-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来曲唑排卵子宫内膜容受性
- 腹腔镜卵巢打孔术结合中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21例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结合补肾助阳调周中药治疗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1例PCOS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A组:腹腔镜手术后加补肾助阳调周中药治疗;B组:采用腹腔镜手术后加西药促排卵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内分泌激素变化及排卵、妊娠情况。结果:手术前后A组与B组的黄体生成素(LH)、雄激素(T)、促卵泡生成素(FSH)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A组与B组的LH、T值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后A组的LH、T值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后A组的妊娠率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结合补肾助阳调周中药对改善难治性PCOS患者的生殖健康状态有一定的优势。
- 周亚红谈勇
-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腹腔镜术促卵泡生成素黄体生成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