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云波
- 作品数:53 被引量:500H指数:14
-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基于投影寻踪法的湖南省耕地利用集约度时空特征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从耕地投入强度、耕地利用程度和耕地产出效益3个方面,选取9个单项指标,构建耕地利用集约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投影寻踪方法,结合GIS技术,研究湖南省县域耕地利用集约度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从时序看,1949-2009年湖南省耕地利用集约度呈现出阶段性上升趋势。根据其变化特点,可以划分为"波动增长(1949-1963)-快速增长(1964-1977)-持续增长(1978-1999)-缓慢增长(2000-2009年)"4个阶段。2从空间看,2009年湖南省耕地利用集约度空间差异显著。耕地利用集约度评价均值呈现出"洞庭湖地区>长株潭地区>湘南地区>大湘西地区"的空间格局。3单位耕地面积农业从业人员数、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和粮耕指数是耕地利用集约度时序动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农业从业人员人均农业产值、耕地有效灌溉率和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是耕地利用集约度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 向云波谢炳庚邓楚雄
- 关键词:耕地集约利用
- 新课改背景下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教育实践与改革被引量:14
- 2012年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中学地理教育教学带来了一系列转变,也对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调查及实践发现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还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地理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本文针对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高等师范院校地理专业教育类课程、增加实践、注重专业技能与地理新课程标准相结合、改变教学方式等措施,其意义在于培养师范生适应新课程标准的综合能力。
- 张勇向云波向云波邓江楼
- 关键词:新课改高师地理教育地理科学
- 泥石流沟地形因素危险性的可拓学评价——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被引量:3
- 2010年
-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是对区域泥石流危险因子的综合分析评价。为了更科学有效地对泥石流的危险性进行评价,必须将定性与定量描述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获得较为合理的评价结果。可拓学就是一门将定性与定量描述结合起来的科学,它以形式化的模型,探讨事物拓展的可能性以及开拓创新的规律与方法。本文首先简单地分析了物元概念的可拓性,针对研究区域重庆北碚特有的地形特点,选取该区域泥石流发生的山坡坡度、相对高差、流域面积等3个因子作为泥石流地形因素的危险性评价因子,对重庆北碚区秤砣沟8条典型泥石流沟的危险性进行评价,根据这些数据,提出用物元可拓集理论构造泥石流危险性等级标准的物元矩阵和待识别对象与各指标的关联度,获得了客观合理的评价结果。
- 曾群华徐长乐向云波向卫俊唐晶晶
- 关键词:可拓方法物元模型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 广东、台湾与日本温泉旅游开发比较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我国的广东、台湾以及邻国日本都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具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温泉的历史悠久。本文对两国三地的温泉旅游开发条件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今后温泉旅游开发提出了几点建议。
- 彭秀芬向云波
- 关键词:温泉温泉旅游
-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湘江流域生态脆弱性格局及驱动机理被引量:2
- 2014年
- 从自然成因与结果表现两方面,选取8个单项指标,构建湘江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遥感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 GIS 技术,研究2000~2010年湘江流域生态脆弱性时空特征,并对其生态脆弱性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0年湘江流域生态脆弱性程度有小幅下降,流域生态脆弱性均值由0.4468下降至0.4181。(2)将流域生态脆弱性划分为5个基本类型,2000~2010年间湘江流域极强脆弱、强度脆弱类型区栅格数量比重分别下降了2.04%和13.47%,中度脆弱、轻度脆弱和微度脆弱类型区栅格数量分别增加了1.13%、3.01%和4.45%。(3)湘江流域生态脆弱性空间差异显著,具有集簇分布的特征。生态脆弱区的空间聚集程度呈现出较高的正相关,空间格局伴有破碎化的发展趋势。生态脆弱性显著性相关区域主要分布在长株潭、娄底、永州市辖区;低相关区域主要分布在罗霄山、南岭地区。
- 向云波彭秀芬谢炳庚杨沙
- 关键词:生态脆弱性GIS湘江流域
- 湖南省城市经济发展差异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成因,制定有针对性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2006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湖南省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经济发展差异进行定量研究,提出了协调湖南城市经济发展差异的对策建议。
- 胡家厚向云波
- 关键词:经济差异主成分分析
- 普通高等院校教学与科研互动模式及对策研究被引量:7
- 2011年
- 教学与科研结合,相互协调,互动发展,是提升高校教育质量、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在分析当前普通高等院校教学与科研互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以学生作为联系纽带,将科研嵌入学生培养各环节的教学与科研互动模式,并指出正确认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鼓励申报科研和教改项目、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创新教学和科研管理体制是加强教学与科研互动发展的重要途径。
- 向云波张勇邓江楼
- 关键词:互动模式
- 云南开发生态农业旅游的思考被引量:2
- 2008年
- 生态农业旅游是近几年在我国逐渐兴起的旅游项目,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了云南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意义及其开发的基础和优势,阐述了开发生态农业旅游的重点地域和主要产品,提出了发展思路及实现途径。
- 彭秀芬向云波
- 关键词:生态农业旅游区域经济
- 近50年湖南省耕地利用绩效时空分异特征被引量:15
- 2015年
- 从投入强度、利用程度、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5个方面,选取18个单项指标,构建耕地利用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结合GIS和空间自相关技术,分析近50年湖南省耕地利用绩效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1963—2009年湖南省耕地利用绩效呈现"缓慢下降—波动缓增—加速增长"的阶段性发展趋势,即1963—1977年处于缓慢下降阶段;1978—1999年表现为波动增长阶段;2000—2009年处于加速增长阶段。湖南省耕地利用绩效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快速增长为主要特征,各子系统呈现不同的演变特征。2从空间分异规律看,2009年湖南省各县耕地利用绩效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呈现集簇分布的空间特征。耕地利用绩效较高水平县域多集中分布在长株潭和洞庭湖地区;大湘西地区多数县域耕地利用绩效处于低水平状态。3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基础条件和区位条件是湖南省耕地利用绩效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 向云波谢炳庚郭湘
- 关键词:耕地耕地利用绩效
-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育的红色研学课程设计——以“韶山红色研学课程”为例
- 2023年
- 红色研学课程是以红色文化资源为载体开展的课外教学实践活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红色研学课程,既能够发挥地理课程的育人价值,培育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又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青少年的成长培根铸魂。本文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依托韶山的红色旅游资源,展示了红色研学课程的设计方案,介绍了韶山红色研学课程的研学目标、研学路线与研学评价,并进行了红色研学课程的总结与反思,以期为高中地理开展红色研学课程实践活动提供参考。
- 邵文向云波
- 关键词:课程设计地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