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自强

作品数:39 被引量:421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著

领域

  • 28篇政治法律
  • 3篇社会学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诉讼
  • 13篇民事
  • 11篇民事诉讼
  • 9篇法律
  • 7篇诉讼法
  • 6篇民事诉讼法
  • 6篇举证
  • 6篇举证责任
  • 5篇司法
  • 4篇当事
  • 4篇当事人
  • 4篇推定
  • 4篇判决
  • 3篇证据法
  • 3篇证据资格
  • 3篇审判
  • 3篇实体法
  • 3篇事实推定
  • 3篇诉讼法学
  • 3篇终局判决

机构

  • 3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34篇叶自强
  • 1篇叶峰
  • 1篇叶蓁

传媒

  • 6篇法学研究
  • 5篇环球法律评论
  • 3篇中国刑事法杂...
  • 3篇刑事司法论坛
  • 2篇政治与法律
  • 2篇法学家
  • 2篇证据科学
  • 1篇法学杂志
  • 1篇中国法学
  • 1篇宁夏社会科学
  • 1篇政法论坛
  • 1篇法治现代化研...
  • 1篇法律适用
  • 1篇财经法学
  • 1篇2005年“...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3篇1996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普遍推广心理测试技术的条件很不成熟
自从心理测试技术传人我国,利用这种技术所获得的心理测试结论就在一种矛盾的状态中生存着。无论是刑事司法实践,还是民事司法实践,心理测试结论在许多情况下被确认为有效,但它是否具有证据资格,短时间内不可能获得解决,在解决此问题...
叶自强
关键词:心理测试技术法律适用
从传统自由心证到现代自由心证被引量:12
1999年
一、引言(一)自由心证的涵义"自由心证"是一个具有多重涵义的概念。从观念形态上说,自由心证表现为一种主义,一种学说。它是一种关于判断证据标准的主义或学说。从制度上论,它是证据法上的关于证据判断标准的制度。德、日、法等许多国家的诉讼法都作了明确规定。从动态行为的角度而言,它又是一种判断证据的行为。
叶自强
关键词:法律漏洞判决理由书记员心证公开审判员
论多次鉴定的驱动机制与法律对策被引量:3
2018年
本文选择若干个案,剖析多次鉴定中三个主体(当事人、鉴定人和法律人)之间展开激烈博弈的过程,揭示多次鉴定中"当事人唯利启动,鉴定人积极跟进,法律人迁就退让"的严重扭曲的驱动机制。当事人的利益是驱动多次鉴定运转的决定性因素,从理论上否定了所谓"重新鉴定是鉴定意见的重要纠错机制"的观点,否定了多次鉴定的思想根据,同时也发现由法律规定最高鉴定次数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最后提出建立"两次鉴定"制度的构想,即无论原告还是被告,在诉讼中都只能各有一次鉴定的机会;禁止进行第三次鉴定;不允许二审阶段发生任何鉴定活动。如果一审阶段没有发生鉴定事宜,而二审法院认为有必要进行鉴定的,案件应当发回原审法院重审。再审阶段不允许启动任何鉴定事项。案件的事实问题原则上必须在一审阶段查清。
叶自强
科学理念是构建合理程序的前提——评陈桂明教授著《程序理念与程序规则》被引量:1
2000年
叶自强
关键词:当事人主义民事诉讼程序民事诉讼法学诉讼欺诈民事诉讼法律关系诉讼契约
司法认知论被引量:44
1996年
“众所周知的事实,无需证明。”这是西方诉讼程序中的一个古老的格言。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它已经演变为现代的司法认知规则。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律及法院,不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不论法律有无明文规定,都有司法认知的事项及存在相应的问题。特别是在采用当事人主义的诉讼制度中,因其须与当事人举证责任划分界限,故成为证据学上的一个基本问题。在我国,尽管民事诉讼法对司法认知未作规定,但这一问题已引起个别诉讼法学者的重视。如有的学者指出,法官应注意适用司法认知规则,对于众所周知的事实以及其他依法不需要当事人举证的事实,可以不依靠证据而直接认定。然而。
叶自强
关键词:司法认知当事人举证举证责任民事诉讼法外国法
法医学鉴定体制比较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法医学鉴定体制比较研究叶自强随着现代社会纠纷种类的日益多样化和纠纷性质的日益复杂化,人们越来越依赖于专家的鉴定结论,以提高解决纠纷的精确度。然而从诉讼的意义上说,专家的鉴定结论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公正,却取决于法医学鉴定体制是否合理。众所周知,我国现行...
叶自强
关键词:法医鉴定体制法医病理学鉴定权预审法官诉讼结构
秘密录音的分类、证据资格和司法政策司法政策
本文论述了为什么要讨论秘密录音、秘密录音的定义特征和种类、比较法上的考察以及按照录制场所对秘密录音的分类,以及不同场合下秘密录音磁带的证明资格。
叶自强
关键词:民事诉讼证据资格司法政策
文献传递
陪审制的分权机制与证据法的发展被引量:5
2014年
针对我国人民陪审员制目前面临的"陪而不审"、"审而不议"之普遍困境,本文探讨了西方国家陪审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认识到"分权是陪审制成长的基本条件";详细探讨了我国"陪而不审"、"审而不议"现象的主要形态,指出没有实行分权是造成这种困窘局面的根源;讨论了正在兴起的河南人民陪审团制度的进步意义与局限性;主张我国应当建立以分权为首要特征的人民陪审员制度,为此需要立法机关制定有关陪审团如何与法官分享裁判权的制度,其中最关键的是制定证据法和陪审团法。
叶自强
关键词:分权机制人民陪审员证据法
论公证书在民事实体法上的效力
1995年
公证书在民事实体法上具有何种效力,是一个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的课题。然而,迄今为止,尚未有人对此作出令人满意的回答,因而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理论上的歧见到目前为止,关于公证书在民事实体法上的效力,我国公证法学者持二种不同的看法: 第一种为生效要件说。认为公证是"某些法律行为生效的必要条件。"依照国家的法律、法令规定,某些法律行为必须经过公证证明才能生效,因此,履行公证手续就成为这些法律行为生效的必要条件之一,否则,这些法律行为就没有法律上的效力。
叶自强
关键词:生效要件成立要件民事实体法公证书生效条件公证机关
举证责任的倒置与分割被引量:27
2004年
在我国现实司法实践中,关于举证责任倒置问题存在着较大的理论分歧。从举证责任倒置规则的渊源的要义来看,在被告承担"总的举证责任"的情况下,被告只是承担其中的一个或两个要件事实的举证责任,相应地,原告仍然需要承担其他三个或者两个要件事实的举证责任做法,是基于司法公平的政策需要。但这可能引起一系列现有理论无法解决的难题。为此,作者提出了特殊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割理论。其要点是:第一,在法律规定的特殊案件(包括特殊民事案件和特殊刑事案件)中,整个案件的举证责任可以一分为二,即可分割为原告方的举证责任和被告方的举证责任。第二,分割后的两种举证责任是各自独立的。它们之间不可以互相转移。第三,举证责任的分割必须是在特殊的案件中,而且必须是法律或者司法解释明文规定了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形。第四,举证责任分割理论的目的是维护诉讼公平原则。
叶自强
关键词:举证责任倒置民事诉讼被告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