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秋云

作品数:35 被引量:373H指数:9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慢性呼吸道疾病科研专项资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护理
  • 6篇气管
  • 6篇哮喘
  • 4篇氧合
  • 4篇支气管
  • 4篇支气管哮喘
  • 4篇体外膜肺氧合
  • 4篇外膜
  • 4篇膜肺
  • 4篇肺氧合
  • 3篇动脉
  • 3篇异体
  • 3篇生活质量
  • 3篇通气
  • 3篇哮喘控制
  • 3篇消毒
  • 3篇呼吸机
  • 3篇护理管理
  • 3篇护士
  • 3篇活质量

机构

  • 30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呼吸疾病...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作者

  • 31篇刘秋云
  • 8篇权京玉
  • 7篇詹庆元
  • 7篇张春艳
  • 6篇王淑芹
  • 5篇王辰
  • 4篇黄克武
  • 4篇李春燕
  • 4篇崔英
  • 3篇芦展
  • 3篇朱娅玲
  • 3篇王苑
  • 3篇孙兵
  • 3篇赵静
  • 3篇王雯
  • 3篇孙继红
  • 2篇张洪玉
  • 2篇代华平
  • 2篇林英翔
  • 2篇石松华

传媒

  • 4篇中华护理杂志
  • 4篇中华现代护理...
  • 2篇中国病案
  • 2篇2006中国...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护理管理杂志
  • 1篇中国护理管理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 1篇中华哮喘杂志...
  • 1篇中华健康管理...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全国医院感染...
  • 1篇全国医院感染...
  • 1篇首届《中华护...

年份

  • 1篇2015
  • 5篇2013
  • 7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1
  • 1篇2000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运动时动脉血二氧化碳的预计和通气反应的临床评价被引量:4
2000年
王浩彦刘晓惠崔英刘秋云柯以恕张洪玉王辰
关键词:动脉血二氧化碳通气反应
健康教育及康复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4
2009年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结合规律锻炼是否可以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心肺功能,提高运动耐力。方法对38例COPD稳定期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及规律锻炼。实施教育及锻炼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呼吸困难自我感觉评定(采用改良的Brog量表)、静息肺功能检查、6min步行试验(6MWT)及心肺运动试验(CPET),评价教育及锻炼前后上述参数的变化。结果健康教育及康复训练后,Brog呼吸困难评分较训练前未见明显改善(P>0.05);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训练前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患者6MWT距离增加(P<0.01);CPET中最大功率增加(P<0.01),最大功率下通气量增加(P<0.05)、呼吸储备下降(P<0.05)、呼吸困难指数上升(P<0.05),最大功率下千克摄氧量、氧脉、心率、心率储备较训练前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健康教育结合规律锻炼,能提高COPD稳定期患者心肺功能及运动耐力。
刘秋云赵静王苑崔英夏婕李春燕林英翔杨汀王辰
关键词:健康教育呼吸锻炼康复护理
支气管哮喘规范化管理与教育对哮喘控制的效果评析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评价北京朝阳医院“健康呼吸中心”五年来成人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规范化管理与教育对哮喘控制的效果。方法对就诊“健康呼吸中心”,参加过“哮喘之家”活动的572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哮喘的认知水平、长期用药情况、哮喘日记、ACT评分和病情控制水平等,并比较哮喘患者教育前、教育后6个月、教育后1年、教育后3年时的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结果572例被调查哮喘患者的病情控制水平未控制、部分控制、完全控制的分别占46.2%、38.7%和15.1%,其中,了解哮喘发作的诱因占89%,认识哮喘炎症本质占89%,了解哮喘的症状和诊断占72%,认识哮喘的危害并建立起慢性疾病理念占78%,哮喘药物以吸人为主占90%,了解病情的自我监测方法并坚持记录哮喘日记占28%,了解控制水平的分级占38%,了解哮喘临床控制的定义占52%,认识哮喘防治中存在的误区占62%,了解长期治疗的目标占58%,了解哮喘控制测试占68%,近一年内因哮喘急诊就医、住院、因哮喘误工患者分别占9.5%、3.6%和9.6%,定期行肺功能检查者占75.7%。以上结果均显著优于2008年亚太地区哮喘现状研究(AIRIAP)报道的平均水平。572例哮喘患者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哮喘症状得到较好的控制,活动受限、避免暴露危险因素以及对危险因素的反应均较教育前有所改善(P〈0.05),同时对疾病有了正确的认识,心理情绪、对疾病的担心得到改善,与教育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后再次评价改善更加明显,与教育后1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健康呼吸中心”的活动教育哮喘患者,促进患者的规范治疗,增强患者的认知能力和自我监测、自我管理能力,实现医患之间的伙伴式、互动式关
王雯黄克武刘秋云朱娅玲王辰
关键词:哮喘
SARS病房的护理管理被引量:1
2003年
2002年11月以来,SARS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播.严重危害了人民的身体健康.我国最早在广东省部分地区爆发流行,医护人员在这场人类与疾病的生与死的斗争中,站在了抗击SARS的最前沿.她们就像战场上的狙击手,英勇作战,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作为一个护理人员特别是一个护理管理者,给了我们很多的感悟.
刘秋云
关键词:SARS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房护理管理消毒隔离
1例同种异体单侧肺移植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1963年美国第一例临床肺移植手术成功,但患者仅生存18天,1983年多伦多小组为一例肺纤维化患者进行了肺移植手术,获得长期生存.1995年陈玉平成功完成了我国第一例长期生存的左单肺移植手术.肺移植已成为一种治疗终末期肺...
张春艳李春燕刘秋云代华平詹庆元
关键词:护理管理肺移植围手术期护理
文献传递
护士在成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患者中初始阶段的护理
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 epressur eventilafion,NIPPV)是指不经人工气道进行的机械通气。这一技术早在19世纪30年代就有文献记载。早年主要用于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刘秋云芦展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无创呼吸机
文献传递
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全肺灌洗术的护理
2011年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PAP)患者全麻下全肺灌洗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8例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在全麻下全肺灌洗术的护理过程。结果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呼吸功能锻练,得到患者主动配合,术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规范操作,严格控制灌洗液的温度及灌洗速度,精确记录灌入量及回收量,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做好健康指导是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关键。结论完整的护理记录和恰当的护理是患者迅速康复的保证。
芦展刘秋云代华平
关键词:肺泡蛋白沉积症全肺灌洗术护理护理记录
电话随访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家庭应用噻托溴铵吸入剂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 探讨电话随访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家庭应用噻托溴铵吸入剂方法的正确性、依从性、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认知、用药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期达到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3例使用噻托溴铵的患者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64例.观察组采用定期电话随访,对照组不做定期电话随访,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用药知识情况和CAT评分.结果 干预前观察组患者CAT评分为(19.10±6.46)分,对照组患者CAT评分为(20.02±6.24)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给予定期电话随访的观察组患者CAT评分为(6.98±2.93)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4.56 ±5.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5,P<0.05).干预前观察组患者用药指导问卷得分为10分,对照组为10分.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用药指导问卷评分为(9.73±0.49)分,高于对照组的(4.33±1.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24,P<0.05).结论 电话随访改善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家庭应用噻托溴铵吸入剂的用药情况和患者的生命质量.
田成艳赵静刘秋云林英翔
关键词:生活质量电话随访
控制院内感染,缩短平均住院日
~~
刘秋云
关键词:平均住院日快速手消毒剂医改政策
文献传递
1例肺动脉内膜剥脱术后患者的护理
2005年12月16日,我科收治1例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患者,NYHA功能Ⅲ级,肺血管阻力758dyne.sec.cm-5,CTPA显示肺血管阻塞面积大于50﹪,主肺动脉及左肺动脉可见明显充盈缺损,有肺动脉内膜剥脱术的...
王彦李春燕刘秋云翟振国
关键词:肺动脉内膜剥脱手术治疗护理体会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