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理学

主题

  • 2篇分子对接
  • 1篇底物
  • 1篇定量构效关系
  • 1篇杏仁
  • 1篇抑制剂
  • 1篇制剂
  • 1篇手性
  • 1篇手性识别
  • 1篇同源模建
  • 1篇羟基
  • 1篇细胞
  • 1篇细胞色素
  • 1篇合成酶
  • 1篇BC
  • 1篇COMFA

机构

  • 3篇浙江大学

作者

  • 3篇邹建卫
  • 3篇俞庆森
  • 3篇刘海春
  • 2篇张兵
  • 1篇蒋勇军
  • 1篇庄树林
  • 1篇郑柯文
  • 1篇郭辉
  • 1篇曾敏
  • 1篇王红青

传媒

  • 2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对羟基杏仁酸合成酶三维结构模建及其与底物的分子对接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以对羟基苯丙酮酸双氧化酶(HPPD)的晶体结构为模板,利用同源模建方法构建了与其高度同源、底物相同但催化功能存在明显差别的对羟基杏仁酸合成酶(HMS)的三维结构,并对模建结构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在模建结果的基础上,对HPPD和HMS分别与底物羟苯基丙酮酸(HPP)进行分子对接计算,比较了二者结合模式的异同,为两种同源酶在催化方面差异性的合理阐释提供了一些有益的信息.
刘海春邹建卫张兵庄树林蒋勇军俞庆森
关键词:同源模建分子对接
细胞色素BC_1酶复合物抑制剂的对接研究
2007年
细胞色素BC1酶复合物是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抑制病菌的重要靶标.细胞色素BC1酶复合物的抑制剂在近几年来的应用越来越广.为了得到活性更高的抑制剂,本文采用分子对接技术(DOCK4.0),对8个典型结构的此类抑制剂进行了对接,并通过分析结合能与活性的相关性,得到了较好的构效关系模型,相关系数R2=0.75.在此基础上,设计了4个新的抑制剂,均具有较高的预测活性.所建立的模型将为研究新的细胞色素BC1酶复合物抑制剂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郭辉俞庆森邹建卫刘海春王红青
关键词:分子对接
基于5-芳基乙内酰脲类化合物的CoMFA和HQSAR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用CoMFA和HQSAR两种QSAR方法研究了50个乙内酰脲类分子的定量构效关系.本研究从构象搜索所得的低能结构出发构建化合物分子的构象,建立CoMFA模型,并进行了全空间搜索.HQSAR本质上是一种二维的QSAR方法,与CoMFA方法相比,该方法在数据处理方面,比CoMFA方法快捷,并且可重复性好.两种方法均得到了较好分析结果,CoMFA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值为0.815,HQSAR的q2值为0.893.这些方程有力地说明了该类分子在(R,R)-N-3,5-dinitrobenzoyl-1,2-diamine型手性固定相上拆分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对今后类似拆分的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张兵邹建卫郑柯文刘海春曾敏俞庆森
关键词:COMFA定量构效关系手性识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