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宁
- 作品数:43 被引量:409H指数:12
- 供职机构: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水利工程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水库蓄水引发的地下水位抬升和渗控措施研究被引量:10
- 2011年
- 针对广阳水库蓄水后地下水抬升引起的周边土体由自然非饱和状到饱和状态这一变化过程,基于壤土、砂壤土的室内土水特征曲线试验结果,采用非饱和非稳定渗流有限单元法系统地分析了这一变化过程对库区周边工程地质条件的影响,论证了截渗沟对库区堤外防渗和渗控的有效性。利用WF非饱和应力路径三轴仪进行的壤土、砂壤土的土水特征曲线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土体的土水特征曲线差别较大,基质吸力随含水量的变化呈现不一致性。非饱和非稳定渗流有限单元法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截渗沟避免了坝后土层内浸润线大幅度提高,同时也避免了浸润线上部非饱和土体的含水量的大幅度增加,这可以减小次生盐碱化和浸没等问题的影响。
- 王俊梅刘海宁
- 关键词:水库渗漏渗流控制非饱和土土水特征曲线
- 间接求解非饱和粉质黏土渗透函数方程
- 本文利用应力应变控制式非饱和土三轴仪测定非饱和土的基质吸力和体积含水量,由此得出一系列粉质黏土的土水特征曲线;由非线性曲线拟合得出土水特征曲线方程,根据其与渗透函数的关系,推导出Mualem渗透函数方程的具体形式.该方程...
- 刘海宁刘汉东
- 关键词:非饱和土基质吸力粉质黏土土水特征曲线
- 岩体结构控制下的边坡变形破坏模式分析被引量:15
- 2011年
- 结合某一水电工程,分析坝址区主要II级结构面的特征,指出断层F11和五庙坡断层带(F6、F7、F8)对边坡变形和稳定性起控制作用;通过地质分析概化出考虑主要结构面的三维数值分析模型,研究蓄水工况下边坡岩体的位移和剪应变增量分布特征;根据地质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提出蓄水之后边坡特有的变形破坏模式,上盘岩体沿着断层F11剪切滑动从而挤压五庙坡断层带产生压缩变形。对边坡岩体的主控结构面断层F11和五庙坡断层带应进行必要的防渗和加固处理。
- 杨继红董金玉刘汉东黄志全刘海宁
- 关键词:岩体结构结构面边坡
- 非饱和土的渗透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63
- 2004年
- 由于非饱和土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其渗透特性明显不同于饱和土,并且试验难度较大。利用特制的非饱和土三轴仪对黄河大堤非饱和土的渗透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为非饱和土渗透系数的直接测定奠定了基础。根据试验结果,得出了黄河大堤非饱和土土体在不同含水量下的围压-渗透系数关系及其变化规律,以及不同围压条件下质量含水量-渗透系数关系及其变化规律,同时,对其关系曲线模型进行了拟合,得出了相应的拟合函数。
- 李永乐刘翠然刘海宁刘慧卿
- 关键词:土力学非饱和土
- 节理对岩体强度变形特性影响的模型实验被引量:13
- 2009年
- 采用模型试验研究节理对岩体强度变形特性的影响。设计150mm×150mm×150mm尺寸的3组模型试验,在不同的正压力下,分别对完整岩块、贯通节理岩体和断续节理岩体进行中型剪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岩体以脆性破坏为主,主要有4种典型的破坏方式,破坏形态与节理的排列方式、贯通性以及应力状态等因素密切相关;完整岩块、贯通节理岩体和断续节理岩体变形破坏发展过程具有不同的分段特征:完整岩块曲线主要经历剪缩错动、线弹性增长、破坏和残余强度4个阶段;贯通节理岩体曲线主要经历线弹性增长区、过渡区和滑移破坏区3个阶段;断续节理岩体曲线主要经历线弹性增长、节理面错动、次生裂纹起裂稳态扩展、节理面贯通破坏和残余强度5个阶段。断续节理岩体摩尔库仑曲线分别以完整岩块和贯通节理岩体的破坏包络线为上界和下界,可以通过地质力学分析缩小带宽,估算断续节理岩体的强度。
- 胡波张楠刘顺桂王思敬刘海宁
- 关键词:断续节理破坏模式粘滑
- 三峡库区孙家屋滑坡稳定性分析与建议被引量:1
- 2010年
- 根据三峡库区孙家屋滑坡地形地貌、工程地质特性、水文条件、滑坡的物质组成,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分析。针对库区实际水位的各工况组合,采用极限平衡法的传递系数法计算出边坡稳定系数,为滑坡治理方案的选取提供依据。
- 段宏飞刘海宁赵丽娟
- 关键词:滑坡稳定性分析安全系数
- 龙子湖水文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与渗漏控制被引量:3
- 2006年
- 在详细分析了龙子湖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根据龙子湖的设计方案,指出龙子湖建成后可能存在渗漏量过大的问题,从而影响该区的生态环境等环境地质问题。本文建立了三维渗流数值模型,通过数值模拟证实了龙子湖建成后确实存在渗漏量过大的问题,并为解决这些环境地质问题提供参考方案,还预测分析了环境水文地质条件改变后可能进一步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 刘海宁王俊梅刘汉东
- 关键词:环境地质渗漏防渗
- 共面闭合断续节理岩体直剪强度特性研究被引量:17
- 2008年
- 介绍了节理面和岩桥各自的抗剪强度机制,引入法向变形协调条件,基于Mohr-Cou lomb理论,推导了共面闭合断续节理岩体的直剪强度公式。模型试验发现,剪切破坏面以拉剪复合破坏为主,同时岩块中伴随大量的拉张微裂隙。试样的强度和变形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全应力应变曲线主要经历了线弹性增长、节理面错动、次生裂纹起裂稳态扩展、节理面贯通破坏和残余强度5个阶段。对比发现,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 胡波杨志荣刘顺桂王思敬刘海宁
- 关键词:断续节理岩桥破坏模式
- 间接求解非饱和粉质黏土渗透函数方程
- 利用应力应变控制式非饱和土三轴仪测定非饱和土的基质吸力和体积含水量,由此得出一系列粉质黏土的土水特征曲线;由非线性曲线拟合得出土水特征曲线方程,根据其与渗透函数的关系,推导出Mualem渗透函数方程的具体形式。该方程得出...
- 刘海宁刘汉东
- 关键词:非饱和土土水特征曲线基质吸力
- 文献传递
- 某水电站左坝肩上方堆积体成因机制分析及稳定性评价被引量:7
- 2009年
- 针对国内西南水电工程建设中经常遇到的堆积体边坡问题,结合现场调查在地表看到的地质现象,以及钻孔岩芯资料,在分析区域地质环境、降雨等条件的基础上,对堆积体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宏观定性评价。在地质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该堆积体具有多期次复合成因的特征,是怒江峡谷岸坡演化的典型模式之一,并进一步提出了该堆积体成因机制的内外动力耦合作用模式。由于该堆积体边坡特殊的空间结构特征和其处于重要工程部位的特点,采用有限差分强度折减法对边坡在天然状态、暴雨、地震等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评价,为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和暴雨等工况下可能的局部加固处理提供合理的依据,并为流域内类似成因和结构的堆积体边坡稳定性评价提供参考。
- 杨继红董金玉刘汉东黄志全刘海宁
- 关键词:堆积体边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