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威
-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龄冠心病患者血清Cys-C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在高龄(年龄≥80岁)冠心病(CHD)患者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65例高龄CH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支血管病变为单支组(n=43),多支血管病变为多支组(n=22),另选择同期于本院体检健康的45例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Cys-C水平,并通过心脏超声检查检测各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Cys-C与肾功能、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并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血清Cys-C水平的相关因素。【结果】单支组血清Cys-C水平高于对照组,LVE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多支组患者血清SCr、BUN、Cys-C及LVEDD水平高于对照组,LVE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多支组患者血清BUN、Cys-C及LVEDD高于单支组,LVEF水平低于单支组(均P<0.05)。血清Cys-C与LVEF呈现负相关性(r=-0.65,P<0.05),与SCr、BUN及LVEDD均呈现正相关关系(rSCr=0.52、rBUN=0.71、rLVEDD=0.66,均P<0.05);SCr、BUN与LVEF均呈现负相关关系(rSCr=-0.62、rBUN=-0.69,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CHD患者冠脉病变支数、SCr、BUN及LVEF水平均是影响血清Cys-C水平的相关因素(均P<0.05)。【结论】高龄CHD患者血清Cys-C含量升高,并与患者肾功能和心功能异常密切相关,这对患者早期肾损害及心室重构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
- 张永生刘家威张春德
- 关键词:冠心病
- 血浆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原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 探讨血浆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120例符合诊断的单纯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入院时测定血浆NT-proBNP的水平,将患者分为≤中位数血浆NT-proBNP浓度组(A组)和>中位数血浆NT-proBNP浓度组(B组),观察两组住院期间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脏性猝死情况.结果 B组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明显大于A组患者[(58.80±6.90)mm比(54.32±8.00) mm,P=0.035],而B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则明显低于A组患者[(29.16±8.31)%比(33.80±6.90)%,P=0.037];B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11.63%)明显高于A组(1.67%)(P<0.05).经多变量(心脏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血钾水平及血浆NT-proBNP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相关(OR=5.28,95%可信区间3.54~9.26,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可预测其住院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对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预后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张春德刘家威陈斌张爱萍
- 关键词:心脏功能试验利钠肽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快速测定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的临床价值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快速测定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水平对临床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选择56例符合诊断的AMI患者,人院早期快速测定血浆NT—proBNP的水平,根据血浆NT-proBNP的水平分成三组:A组〈500ng/L,B组500—2000ng/L,C组〉2000ng/L,观察三组在住院期间、30d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情况(严重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及死亡)。结果三组住院期间、30d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情况(A组1例、0例,B组3例、1例,c组8例、6例)明显不同(χ2=6.705,P=0.035;χ2=7.957,P=0.008)。三组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呈递增趋势,分别为6.6%.18.18%,73.69%。结论AMI患者早期快速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对评估AMI患者近期临床预后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张春德张爱萍陈斌刘家威洪德瑞
- 关键词:心肌缺血肽类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