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蛋白酶
  • 2篇血清
  • 2篇血清白细胞介...
  • 2篇血清白细胞介...
  • 2篇缺血
  • 2篇癫痫
  • 2篇细胞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脑梗死患者
  • 2篇脑缺血
  • 2篇金属蛋白
  • 2篇金属蛋白酶
  • 2篇基质
  • 2篇基质金属
  • 2篇基质金属蛋白...
  • 2篇基质金属蛋白...
  • 2篇急性
  • 2篇急性脑梗死

机构

  • 5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5篇黄颖
  • 3篇苏丹颖
  • 2篇王永贵
  • 2篇李永男
  • 2篇赵宇
  • 1篇孙亮
  • 1篇王莉
  • 1篇苏志强
  • 1篇马晶
  • 1篇苏志强

传媒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5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8
2012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5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脑梗死体积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18和MMP-9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应用SPSS 13.0版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8和MMP-9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大梗死组患者血清IL-18和MMP-9水平高于小梗死组(P<0.05),患者血清IL-18和MMP-9水平与脑梗死体积呈正相关(P<0.05);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患者血清IL-18和MMP-9水平依次升高,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清IL-18和MMP-9水平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8和MMP-9水平升高;血清IL–18和MMP-9水平与脑梗死体积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关,检测其水平有助于判断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黄颖苏志强赵宇苏丹颖王永贵
关键词:白介素-18基质金属蛋白酶-9急性脑梗死脑缺血
局灶性进展为双侧强直-阵挛发作癫痫异常放电神经网络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1年
癫痫是神经科常见的一种慢性脑部疾病,其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危害极大,尤其是局灶性进展为双侧强直-阵挛发作(focal to bilateral tonic-clonic seizure,FBTCS),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癫痫异常放电传播机制的复杂性和异质性,目前其详细的神经网络传播机制尚不清楚。FBTCS的异常放电神经网络可能有丘脑、基底神经节、胼胝体、脑干、海马和前连合等结构参与。
史姣姣黄颖李永男
关键词:癫痫异常放电神经网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5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脑梗死体积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
黄颖苏志强赵宇苏丹颖王永贵
关键词:脑梗死血清白细胞介素-18基质金属蛋白酶-9病理机制
循环miRNA作为癫痫诊断潜在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0年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由于其病因及临床表现的复杂性和异质性,成为最难诊疗的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在癫痫患者和癫痫动物模型中发现差异性表达的miRNAs,并且可以在循环中检测到miRNAs的表达变化,这为癫痫的精准诊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文章总结了癫痫患者或癫痫动物模型中差异性表达的循环miRNAs,并对可能作为癫痫诊断潜在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进行综述。
赵海燕黄颖李永男
关键词:微小RNA癫痫生物标志物
UCF-101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JN K 通路的影响
2015年
目的:观察 UCF-101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p-JNK表达的影响,探讨UCF-101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Wistar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 MCAO)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UCF-101组,应用2%红四唑蓝( TTC)法检测大鼠脑梗死体积,原位细胞检测( TUNEL)法检测神经元凋亡,免疫组化法及免疫印迹法( Western blot)检测脑皮层神经元p-JNK蛋白的表达。结果 UCF-101能减小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脑梗死体积,减少神经细胞凋亡(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p-JNK的表达水平增加,与模型组比较,UCF-101组能降低p-JNK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UCF-101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JNK信号通路有关。
苏丹颖王莉孙亮马晶黄颖高波吕曼华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P-JNK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