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琼

作品数:25 被引量:97H指数:6
供职机构:宁夏回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3篇耐药
  • 5篇电泳
  • 5篇毒力
  • 5篇毒力基因
  • 5篇食源
  • 5篇食源性
  • 5篇脉冲场
  • 5篇脉冲场凝胶电...
  • 4篇耶尔森菌
  • 4篇球菌
  • 4篇小肠结肠炎耶...
  • 4篇耐药性
  • 4篇基因
  • 4篇病原学
  • 3篇血清型
  • 3篇致泻
  • 3篇沙门菌
  • 3篇葡萄球菌
  • 3篇耐药特征
  • 3篇金黄色葡萄球...

机构

  • 15篇宁夏回族自治...
  • 8篇宁夏疾病预防...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中卫市疾病预...
  • 1篇北方民族大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宁夏平罗县疾...

作者

  • 23篇魏琼
  • 20篇刘翔
  • 18篇沈梅
  • 13篇郝琼
  • 13篇郭邦成
  • 7篇闫立群
  • 6篇张燕飞
  • 5篇李娜
  • 4篇马学旻
  • 4篇王鑫
  • 4篇张燕飞
  • 4篇田晓伟
  • 3篇景怀琦
  • 2篇刘萍
  • 2篇曹守勤
  • 1篇卢桂才
  • 1篇李蕾
  • 1篇刘阳波
  • 1篇袁秀娟
  • 1篇龚瑞

传媒

  • 4篇宁夏医学杂志
  • 3篇中国抗生素杂...
  • 3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疾病预防控制...
  • 1篇卫生研究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中国辐射卫生
  • 1篇海峡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国境卫生...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食品安全质量...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8—2020年宁夏百日咳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 了解2018—2020年宁夏百日咳流行特征和趋势,为预防控制百日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传染病监测技术平台信息管理系统相关资料,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咽拭子标本,运用SPSS 21.0统计分析数据。结果2018—2020年宁夏百日咳共发病97例,发病率0.461/10万,2019年百日咳发病率是2018年的2.2倍,不同年度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33,P<0.05),无死亡病例;全年均有发病,其中3月和8—10月发病数较多;以散居儿童为主、占87.62%,其中75.26%的病例为1岁及以下婴儿。结论 宁夏百日咳发病呈升高趋势,春秋季高发,1岁及以下婴儿是高发人群;应在春秋季加强1岁及以下婴儿百日咳监测,提高实验室诊断能力,以有效防控百日咳。
沈梅杨丽娟刘翔魏琼田晓伟龚瑞郝琼郭邦成
关键词:百日咳发病率
银川市水产品副溶血弧菌病原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副溶血弧菌(VP)在银川市的流行特点和变异变迁规律,了解该菌是否伴随着沿海地区的变化而呈动态变化,为副溶血弧菌引起疾病和食物中毒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食品卫生学检验方法GB/T4789.7进行分离、鉴定;应用PCR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耐热直接溶血素(TDH)、耐热直接溶血素相关溶血素(TRH)基因检测。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方法对分离、鉴定的副溶血弧菌进行遗传学分析。结果 166份水产品检出副溶血性弧菌24株,检出率14.46%,其中海产品116份,检出23株,阳性检出率为19.83%,淡水产品50份,检出副溶血性弧菌1株,阳性检出率为2%;所有菌株几乎不携带毒力基因;通过PFGE分子分型,24株菌共分为14个带型,呈现型别多样性。结论银川市海产品副溶血弧菌污染状况较为严重。
闫立群郭邦成郝琼刘翔魏琼沈梅王鑫景怀琦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
2020年宁夏地区沙门氏菌病原学特征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了解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污染状况,探讨沙门氏菌在食品与食源性疾病感染中的相关性,为预防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离培养、细菌鉴定仪鉴定、肉汤稀释法(药敏实验)、玻片凝集法(血清分型)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分离培养的沙门氏菌进行药敏实验、血清分型及分型分析。结果宁夏地区食品及患者感染仍然以肠炎沙门氏菌为主,占所有分离株的45.45%(15/33),其次为鼠伤寒沙门氏菌,占24.24%(8/33),其他血清型均匀分布;所有菌株均对6类10种抗生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其中萘叮酸的耐药率最高;不同来源菌株的分型图谱NXSP001和NXJB001同源性为100%,提示可能存在散在暴发,需要追踪溯源,其他菌株的PFGE带型同源性较低。结论应加强沙门氏菌PFGE分子分型和耐药性监测,为沙门氏菌疾病的预防、控制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李惠娟魏琼张燕飞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沙门氏菌
2006-2020年宁夏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病原学特征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宁夏食品及病例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流行特征及耐药现状。方法对宁夏2006—2020年食品及病例中分离的138株李斯特菌采用肉汤稀释法、血清凝集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药敏、血清及分子分型研究。结果食品来源113株菌共分属6个血清型,优势血清型为1/2a型,共45株,占39.82%。其次为1/2c型,共32株,占28.32%,致病性较强的4b型在食品中亦分离到5株,占4.42%。25株病例来源菌株分属4个血清型,优势血清型为致病性较强的4b型,共12株,占48.00%;138株不同来源李斯特菌对8种抗生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食品来源菌株共分属17个耐药谱,病例来源菌株分属7个耐药谱,优势耐药谱一致,均为VAN-TET。电泳后,113株食品来源分离株获得94个不同的PFGE带型,相似度为37.1%~97.0%。25株病例来源菌株共分为22个不同的PFGE带型,相似度为46.2%~100%。不同时期、不同来源、不同地区分离株PFGE带型优势型别不明显,呈散在分布。结论宁夏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血清型呈现多元化流行趋势,不同地区流行特征呈现多样性。本地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病应采取区域化防治手段,临床治疗尽可能在药敏结果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郭邦成李娜张燕飞魏琼刘翔杨丽娟沈梅郝琼
关键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耐药性脉冲场凝胶电泳
宁夏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特征研究及mecA基因检测
2024年
目的对宁夏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分离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mecA基因检测和耐药性分析,了解宁夏地区近10年mecA分布特征和耐药趋势,为有效防控该菌蔓延和感染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收集2011—2021年宁夏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分离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195株,用多重荧光PCR法同时检测nuc和mecA基因,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其对15种常用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结果19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有19株携带mecA基因,检出率为9.74%。对青霉素完全耐药,耐药率达100.00%,其次为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率分别为62.56%和46.67%。敏感率最高的药物是替考拉宁和利福平,敏感率均达到100.00%,其次为达托霉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复方新诺明。19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形成40种耐药表型谱,多重耐药菌株共146株。结论2011—2021年宁夏地区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均检出mecA基因,应继续加强监测耐药变化,同时关注万古霉素耐药情况,积极采取有效防控措施。
魏琼沈梅杨丽娟马学旻刘翔曹守勤
关键词:MECA基因耐药特征
宁夏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流行特征及耐药现状研究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了解宁夏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ia rrheagenic E.coli)菌群流行特点及耐药趋势,为宁夏腹泻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2010—2014年收集宁夏腹泻患者粪便2910份,接种麦康凯培养基,挑取可疑菌落,采用PCR做鉴定与分型;Kirby-Bauer法进行药敏实验。结果 2910例腹泻患者共检出316株DEC,检出率为11.07%,以中年为主,青铜峡、中卫DEC检出率较高。银川、平罗和海原地区优势菌型为EIEC,中卫地区为EHEC和ETEC,青铜峡地区为EPEC、EHEC和ETEC。药敏试验中,除对氯霉素、庆大霉素、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敏感外,对其他常用抗生素均耐药。结论宁夏地区由DEC感染严重,且不同地区、不同年份DEC的分布趋势、耐药性及致泻性特点均有不同,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建立长期持续性的DEC监测机制。
张燕飞田晓伟郝琼郭邦成刘翔魏琼沈梅闫立群
关键词:药敏分析
2023年银川市淋球菌药物敏感性及多抗原测序基因分型
2025年
目的:监测2023年银川市淋球菌对7种抗生素的耐药趋势及淋球菌多抗原基因分型,为临床有效选择抗生素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淋球菌临床分离菌株21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其对7种常用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基于全基因组测序技术预测耐药表型、分析多抗原测序型别,对比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和耐药表型预测结果符合率。结果:21株菌株对青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0.96%和76.19%,环丙沙星耐药率为100.00%,其余均为0;青霉素、四环素、头孢克肟、大观霉素、阿奇霉素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和耐药表型预测结果符合率均为100%,头孢曲松为80.95%;全基因测序后分析得到等位基因porB 11种、tbpB 7种,其中porB 64和tbpB 2565为占比最多的型别,多抗原测序型别共12种。结论:头孢曲松、大观霉素、阿奇霉素和头孢克肟仍可作为银川市淋病患者首选药物,但需要长期监测,加强对阿奇霉素、头孢曲松及头孢克肟低敏株的关注度;多抗原测序型别分析发现银川市新的基因型菌株较多。
杨丽娟沈梅刘翔魏琼李娜曹守勤马学旻
关键词:淋球菌药物敏感性全基因组测序耐药表型
宁夏2019参加全国个人剂量监测能力考核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通过分析2019年参加全国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能力考核结果,了解本省实验室个人剂量监测系统运行状况,进一步提高监测能力和水平。方法参加2019年全国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能力考核,并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次能力考核检测报告获得满分10分,且单组性能偏差在-0.04~0.01(均符合|Pi|≤0.10),同时综合性能偏差B2+S2≤0.10(B为综合判定指标,S为综合标准偏差),故而实验得70满分,总分达到80分可参加评定优秀的要求,经评定质控分为17.3分,Q值为97.3(Q值≥95为优秀),故本实验室个人剂量监测能力考核结果为优秀。结论宁夏个人剂量监测实验室系统运行良好,检测结果准确、误差范围较小,可满足国家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相关标准要求。
姬绪莉魏琼沈梅卢桂才孙彦玲李鸿成董良
关键词:个人剂量监测综合性能
宁夏地区食源性与人源沙门菌耐药性与血清型对比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研究宁夏地区近年来食源性和人源沙门菌的血清型与耐药性特征,为全区沙门菌流行性分析与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收集2011—2015年全区97株沙门菌,包括食源菌株27株和人源菌株70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12种抗菌药物进行敏感性试验。依据WKLM表解用沙门菌属诊断血清确定血清型。结果 97株沙门菌分离出7个群别16种血清型,以肠炎沙门菌最为常见。其中,人源沙门菌分离出6个群别10种血清型,食源性沙门菌分离出5个群别10种血清型,两个来源有4种血清型相同,分别是肠炎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维尔肖沙门菌和罗森沙门菌。两种来源沙门菌都对萘啶酸耐药显著,四环素和氨苄西林次之,并且对于亚胺培南均不产生耐药,敏感率达到100%,人源和食源性沙门菌同时对3种以上抗菌药物产生的多重耐药谱分别达到20种和5种,有4种多重药敏谱相同。结论宁夏食源性和人源沙门菌主要血清型一致,但仍有许多不同型别,均有高耐药性和多重耐药现象产生,提示应从动物和人类两方面引导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减缓抗生素耐药趋势。
魏琼刘翔张燕飞郝琼沈梅田晓伟
关键词:沙门菌耐药性血清型
宁夏地区2006~2012年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污染监测分析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了解宁夏地区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污染情况,为食源性LM污染的预防控制与干预提供依据。方法2006~2012年设立5个监测点(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中卫市、固原市)进行采样,共监测样本4492份,6大类食品。按照GB 4789.30-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单粒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进行样品中菌株的分离鉴定。结果从4492份样品中共分离出 LM 40株,总检出率为0.89%,2006年检出率最高,为3.42%,2012年检出率最低,为0.31%,各年度食品中LM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171,P=0.000)。生肉阳性率最高(2.71%),其次为熟肉制品(1.94%)、动物水产品(1.54%)和速冻米面制品(0.73%),各类食品LM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207,P=0.000)。从病原菌检出率看,银川市食品LM污染情况较严重,其他依次为中卫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固原市,各地区LM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434,P=0.000)。结论宁夏回族自治区部分食品中存在不同程度的LM污染,应针对LM污染严重的生肉类、熟肉制品及水产品进行重点监督和监测。
刘翔詹军郭邦成郝琼闫立群魏琼沈梅乌日娜
关键词:食品微生物学食品检查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