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新侠

作品数:28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黄河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疗效
  • 7篇卒中
  • 7篇脑卒中
  • 6篇脑梗
  • 5篇卒中后
  • 5篇疗法
  • 5篇疗效观察
  • 5篇脑梗死
  • 5篇脑卒中后
  • 5篇急性
  • 5篇梗死
  • 4篇吞咽
  • 4篇吞咽障碍
  • 4篇急性脑梗死
  • 3篇脑卒中后吞咽...
  • 3篇康复
  • 3篇康复治疗
  • 2篇动功
  • 2篇依达拉奉
  • 2篇预后

机构

  • 11篇黄河中心医院
  • 7篇河南省黄委会...
  • 4篇黄河水利委员...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浙江省中医院
  • 1篇郑州市第一人...

作者

  • 22篇魏新侠
  • 3篇张芹
  • 3篇袁媛
  • 3篇魏丹丹
  • 3篇张明
  • 2篇刘军鲁
  • 2篇王翠英
  • 1篇侯群
  • 1篇王春荣
  • 1篇万小平
  • 1篇王冰
  • 1篇杨先芝
  • 1篇叶发民
  • 1篇孟瑞芳
  • 1篇许红霞
  • 1篇胡玉侠
  • 1篇朱红
  • 1篇巴黎

传媒

  • 6篇中原医刊
  • 2篇实用诊断与治...
  • 2篇中国第三届吞...
  • 2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河南实用神经...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临床医学
  • 1篇开封医专学报
  • 1篇国际精神病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北方药学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0
  • 6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0
  • 1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观察
2006年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只进行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除进行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外,同时接受康复治疗。治疗1个月后,用简式Fugl-M eyer(FMA)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用修订的巴式指数(MB I)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经过1个月治疗后,康复组和对照组比较,FM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B 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对脑卒中患者可提高疗效。
魏新侠张明袁媛
关键词:脑卒中早期康复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
目的观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随机分成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前后分别用吞咽障碍评分进行评定。结果康复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
魏新侠马赛超何英杰
关键词:吞咽障碍康复治疗疗效
文献传递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
2006年
目的观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随机分成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前后分别用吞咽障碍评分进行评定。结果康复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明显提高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魏新侠张明袁媛
关键词:吞咽障碍康复治疗疗效
赛莱乐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0年
魏新侠袁媛许红霞
关键词:脑梗塞药物疗法赛莱乐疗效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45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发病72 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9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4 d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对照组总有效率77.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
魏新侠张伊伟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奥扎格雷钠
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心理状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探讨前庭性偏头痛(VM)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5月-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128例VM患者,采用自制头痛调查问卷、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分析可能影响患者心理状态的因素。结果128例VM患者中,92例伴有焦虑,97例伴有抑郁,焦虑抑郁共病53例;VM患者伴有焦虑、抑郁与病程、学历、医疗费用来源、发作次数、听力受损因素相关;其中病程、偏头痛发作次数、学历、听力受损、医疗费用来源均是VM患者焦虑抑郁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VM患者伴有焦虑、抑郁情绪比例较高,焦虑、抑郁与病程、偏头痛发作次数、学历、听力受损因素相关。
卜豪英魏新侠鲁新月王冰
关键词:心理状态影响因素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观察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1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接受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治疗,在治疗期间要求患者限制使用健侧,用休息位夹板或吊带将健侧上肢固定,每天清醒时固定时间90%以上,持续2周。强制使用患侧,实施针对性治疗,每周5次,持续2周。治疗前和治疗后用上肢功能测验(UE-FT)和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TEF)评定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结果患者治疗后UEFT和STEF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是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
魏新侠袁媛张明
关键词: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疗效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4天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2.9%,对照组有效率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种有效药物。
魏新侠张伊伟
关键词:依达拉奉急性脑梗死疗效
低频脉冲电刺激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疗法配合吞咽常规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方法:4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给予低频脉冲电刺激疗法+常规吞咽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仅给予吞咽常规康复训练,...
魏新侠马赛超赵雪
关键词:低频电刺激吞咽障碍脑卒中
氧自由基与再灌注损伤
1994年
急性心肌梗塞(AMI)后早期施行冠脉或静脉溶栓术,经皮穿刺冠脉腔的成形术(PT-CA),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等再灌注疗法,确能抢救缺血心肌,缩小梗塞范围,保护左室功能,降低死亡率。但是,再灌注后可能出现快速心律失常,血流动力学变化,梗塞面积扩大等再灌注损伤。随着自由基比学与生物学的发展,认为再灌注损伤属氧自由基介导,即氧自由基是再灌注损伤的一个重要介质。本文就此作一简要综述。
刘军鲁魏新侠杨先芝
关键词:自由基再灌损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