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志平

作品数:2 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篇低渗
  • 1篇低渗透
  • 1篇低渗透储集层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分析
  • 1篇岩性
  • 1篇岩性油藏
  • 1篇油藏
  • 1篇油藏成因
  • 1篇油气
  • 1篇油气藏
  • 1篇气藏
  • 1篇凹陷
  • 1篇层序
  • 1篇层序地层
  • 1篇层序地层分析
  • 1篇长岭凹陷
  • 1篇储集
  • 1篇储集层

机构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2篇唐振兴
  • 2篇魏志平
  • 1篇江涛
  • 1篇姜呈馥
  • 1篇刘宝柱
  • 1篇王安辉

传媒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特种油气藏

年份

  • 1篇2004
  • 1篇200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长岭凹陷层序地层分析被引量:12
2002年
根据较大的区域不整合 ,长岭凹陷可以划分为泉头组 -青山口组和姚家组 -嫩江组两个二级层序。以局部不整合、沉积转换面为标志 ,青山口组可划分出 4个三级层序。位于保康三角洲砂体前缘带的大情字井地区 ,在层序S1和S2低位体系域中砂岩分布广泛 ,为该区的主要含油层段。层序地层不仅控制油气藏的类型 ,而且还控制含油性。据统计 ,6 0
魏志平唐振兴江涛姜呈馥王安辉
关键词:层序地层油气藏长岭凹陷
大情字井地区低孔、低渗型岩性油藏成因探讨被引量:14
2004年
大情字井地区是吉林油田“十五”期间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岩性油藏含油区 ,具有上亿吨级的储量规模。其主要含油储层由于层内非均质性、沉积、压实等原因 ,具有薄互层 (3~ 5m)、低孔、低渗的特点。明水组末期构造反转使砂体前缘抬起 ;向斜型的构造形态与西南保乾砂体前缘配置为岩性圈闭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位于青一段生油凹陷至乾安次凹与黑帝庙次凹的鞍部 ,油气供给充足 ,油气向错叠连片的岩性圈闭内聚集成藏 ,从而形成了大情字井地区叠加连片的大面积、低孔、低渗岩性油藏含油区。
刘宝柱魏志平唐振兴
关键词:岩性油藏低渗透储集层油藏成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