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自芳

作品数:47 被引量:156H指数:8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医学科研项目兰州军区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6篇肿瘤
  • 16篇细胞
  • 12篇免疫
  • 9篇组织化学
  • 9篇胃癌
  • 9篇免疫组织
  • 9篇免疫组织化学
  • 9篇癌组织
  • 8篇胃癌组织
  • 8篇恶性
  • 7篇电镜
  • 7篇胃肿瘤
  • 7篇病理
  • 5篇电镜观察
  • 5篇鼠肝
  • 5篇染色
  • 5篇线粒体
  • 5篇小鼠
  • 5篇小鼠肝
  • 5篇临床病理

机构

  • 44篇兰州军区兰州...
  • 5篇兰州大学
  • 4篇兰州军区总医...
  • 2篇解放军第47...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解放军第四医...
  • 1篇张掖市人民医...

作者

  • 47篇高自芳
  • 32篇邢传平
  • 28篇钱震
  • 21篇刘斌
  • 20篇董亮
  • 17篇曹晓哲
  • 11篇苏勤军
  • 10篇哈英娣
  • 8篇顾立萍
  • 8篇刘华福
  • 3篇张俊会
  • 3篇杨育生
  • 2篇梁崇民
  • 2篇李宁
  • 2篇杨艳丽
  • 2篇印建国
  • 2篇杨军
  • 2篇杨艳
  • 2篇俞天麟
  • 2篇胡利发

传媒

  • 13篇西北国防医学...
  • 6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世界华人消化...
  • 3篇诊断病理学杂...
  • 3篇临床与实验病...
  • 3篇电子显微学报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中国体视学与...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第九届中国体...
  • 1篇中华医学会病...
  • 1篇第九届中国体...
  • 1篇第八次全国电...

年份

  • 1篇2010
  • 10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 4篇2000
  • 2篇1999
  • 6篇1998
  • 4篇1997
  • 2篇1994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脂肪纤维瘤病的临床病理特点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了解脂肪纤维瘤病的临床病理。方法收集4例脂肪纤维瘤病临床资料,手术切除组织光镜切片观察,另作4项免疫组织化学单克隆标记,SMA,S100蛋白,Vimentin,Desmin。结果3例为出生不久就发现肿块,1例为12岁。肿瘤1例位于左侧颞部眉弓下,3例位于躯干部。肿瘤由纤维组织和脂肪组织构成。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瘤组织S100蛋白和Vimentin阳性,SMA和Desmin阴性。结论脂肪纤维瘤病是一种罕见的肿瘤,它的诊断依靠病理组织学改变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肿瘤可多发和复发。
哈英娣任芳高自芳
关键词:婴儿免疫组织化学组织学
Na^+微电流检测在手术中诊断良恶性病变的应用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研究Na+微电流检测在快速诊断良、恶性病变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良性病变45例,恶性肿瘤15例。肉眼观察切取病变组织2份,同时进行冷冻切片与Na+微电流检测。检测后组织分别标记,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切片观察。结果:与常规石蜡切片诊断比较,冷冻切片法符合率为100%,微电流检测法符合率为96.67%(58/60),对良性病变诊断微电流检测法符合率100%(45/45),恶性肿瘤符合率86.7%(13/15),做出诊断的时间早于冷冻切片20min以上。Na+微电流检测曲线良性病变一般在20μA上下移动,不超过30μA,恶性肿瘤在30μA以上,最高为65μA。结论:Na+微电流检测术中能快速准确地判定病变的性质,帮助术者实施手术。与冷冻切片法同步应用,两者可以相互印证,是手术中快速诊断的又一种新方法。
邢传平刘斌李宁高自芳钱震
关键词:微电流肿瘤
模拟高原缺氧对大鼠膈肌超微结构影响的电镜研究被引量:5
2000年
目的 :了解高原缺氧环境对膈肌损害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 16只 ,随机分为 2组。缺氧组每日在氧浓度 11%± 0 .5 %环境中生活 8h ,共 5周 ,然后与对照组一起活杀后观察膈肌超微结构情况。结果 :缺氧组膈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明显 ,线粒体水肿、空化、髓样体形成 ;肌纤维溶解、走向紊乱 ,肌膜增厚 ,糖原颗粒减少 ,肌膜外可见中性粒细胞附着 ,肌细胞间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线粒体空化明显。结论 :缺氧可致膈肌细胞间毛细血管及膈肌细胞损伤 ,炎细胞可能参与缺氧损伤过程。
曹晓哲邢传平杨生岳高自芳
关键词:膈肌超微结构电镜
12例腹壁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2000年
目的 :探讨腹壁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 12例腹壁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治经过。结果 :原发性纤维肉瘤 5例 ,腹壁种植转移瘤 7例 ,其中 5例伴腹腔内转移。 2例活检未切除 ,10例肿瘤切除并辅以放疗和 /或化疗。 4例局部复发或合并远处转移 ,均再手术。 2例活检后 1个月死亡 ,1例术后 34个月死亡。其余 9例随访 8个月~ 8年 (平均 39.1个月 )存活。结论 :继发性恶性肿瘤术前诊断率高于原发性恶性肿瘤。原发性纤维肉瘤应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局部复发再手术效果肯定。腹壁转移瘤的处理应根据腹腔内转移及全身情况来决定。
范瑞芳李文惠顾树南刘斌高自芳
关键词:腹壁肿瘤恶性肿瘤
急性硒中毒后小鼠肝细胞线粒体损伤的时间形态学研究
目的:对急性二氧化硒中毒所致肝细胞线粒体损伤进行时间形态学定量研究,以发现其敏感时间点,为临床合理的使用硒制剂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雄性BALB/C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与染毒组,每组30只.每组再随机分为6个时间...
曹晓哲邢传平高自芳钱震董亮
关键词:肝细胞线粒体体视学
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的质量控制及改进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改进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并控制实验质量.方法:采用改进的MSP法检测正常胃粘膜及胃癌组织中caveolin-1基因的甲基化状况.运用饱和酚-氯仿抽提法提取DNA,其中石蜡包埋组织连续切片厚度为8μm;采用热启动PCR:反应体系为25μL、变性温度设定为95.5℃、循环数设定为30.结果:新鲜组织较石蜡包埋组织更适于MSP实验,但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同样可用于MSP实验,并且8μm厚的石蜡包埋组织能获得较完整的DNA链.热启动PCR效果良好:25μL体系敏感性优于50μL体系,95.5℃可以使含CpG岛的DNA链解链更完全,30个循环足以扩增小于150bp的目的片段.结论:采用改进的MSP技术,可获得较好的DNA模板,提高实验的灵敏度和成功率,更适于甲基化的研究.
顾立萍刘斌邢传平黄小玲高自芳苏勤军钱震董亮
关键词:甲基化胃肿瘤
便秘、腹胀、营养不良、胸腺发育不全、反复感染
1998年
便秘、腹胀、营养不良、胸腺发育不全、反复感染邢传平哈英娣高新宇高自芳作者单位:兰州军区总医院病理科,兰州730050作者简介:邢传平,男,46岁,副主任医师。甘肃省病理学会副主任委员,兰州军区病理学会副主任委员1病历摘要患儿男性,1岁。便秘、腹胀伴进...
邢传平哈英娣高新宇高自芳
关键词:巨结肠先天性免疫缺陷
胃癌组织中Dnmt1与caveolin-1表达的关系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正常胃黏膜、不典型增生胃黏膜及胃癌组织中Dnmt1及caveolin-1的表达以及二者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正常胃黏膜、40例不典型增生胃黏膜及70例胃癌组织中Dnmt1、caveolin-1的表达状况。结果在正常胃黏膜、不典型增生胃黏膜及胃癌组织中Dnmt1蛋白阳性表达率呈递增趋势,组间差异极显著(χ^2=34.710,P〈0.01);而caveolin-1蛋白呈递减趋势,组间差异亦极显著(χ^2=41.806,P〈0.01)。Dnmt1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性别、年龄、溃疡的大小、有无脉管转移和浸润深度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有无淋巴结侵犯组间差异显著(P〈0.05);caveolin-1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性别、年龄各组间阳性表达率差异不显著,而在有无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有无脉管转移组间阳性表达率差异显著(P〈0.05)。Dnmt1与caveolin-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s=-0.929,P〈0.05)。结论caveolin-1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沉默可能由Dnmt1高表达引起的该基因高甲基化而产生,在胃癌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刘斌顾立萍邢传平高自芳苏勤军钱震董亮
关键词:胃癌小窝蛋白-1免疫组化
膀胱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
1997年
哈英娣钱震高自芳
关键词:膀胱肿瘤恶性黑色素瘤病理
150例良、恶性肿瘤细胞DNA定量分析
1997年
1995~1996年我们利用CMIAS-007真彩色图像分析仪对150例良、恶性肿瘤细胞DNA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合病理检查结果,旨可为肿瘤患者的治疗提供帮助。
高自芳曹晓哲邢传平刘华福
关键词:肿瘤DNA细胞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