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利常
- 作品数:39 被引量:205H指数:8
- 供职机构:开滦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唐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煤工尘肺患者血清中炎症及纤维化相关生物标志物分析
- 邹吉敏袁宝军王冬梅李超吴俊艳马毅华高利常佟艳艳张淑青安新朱秀萍
- 研究证实血清MMP-9、TIMP-9水平变化与尘肺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揭示IL-9和IL-18及其受体IL-18R在CWP发生发展过程中变化特点;证实MCP-1和sICAM-1参与了CWP炎症反应和肺纤维化的形成;探讨了细...
- 关键词:
- 关键词:尘肺矽肺职业病
- 壹期煤工尘肺患者血清KL-6水平测定及意义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壹期煤工尘肺(CWP)患者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KL-6)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72例壹期CWP患者(CWP组),37例与CWP组相同接尘条件的井下接尘矿工(接尘组)及43例非接尘井上健康查体人员(正常组)血清KL-6水平。结果血清KL-6水平在正常组、接尘组及CWP组3组间依次呈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在不同接尘年限、不同接尘性质、不同肺功能及是否并发症等临床相关指标间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L-6与1s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用力呼气1s率(FEV1/FVC%)均无相关关系(r=0.119、0. 107、-0.006,P>0.05)。结论血清KL-6水平检测可能不适于壹期CWP肺纤维化早期诊断和预测。
- 袁宝军李超高利常王冬梅崔晶晶
- 关键词:煤工尘肺
- 血清NGAL、TRF、hs-CRP及SF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28
- 2017年
- 目的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转铁蛋白(TR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铁蛋白(SF)检测在糖尿病肾病(DN)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284例,依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CR)分为单纯糖尿病组(DM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N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对照组(NC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各组血清NGAL、TRF、hs-CRP水平,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SF。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 DM组、EDN组和CN组血清NGAL、hs-CRP及SF水平均高于NC组(P均<0.01),TRF水平均低于NC组(P均<0.01)。EDN组与DM组比较,NGAL、hs-CRP及SF水平均升高,TRF水平降低(P<0.05或0.01)。CN组与DM组比较,NGAL、hs-CRP及SF水平均升高,TRF水平降低(P均<0.01)。CN组与EDN组比较,NGAL与hs-CRP水平升高(P均<0.01)。血清NGAL、TRF、hs-CRP、SF在ROC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4、0.789、0.737、0.677,NGAL的特异性最高(92%),hsCRP(82.9%)和SF(81.8%)的敏感性较高。结论血清NGAL、TRF、hs-CRP及SF可作为DN病情进展过程中的监测指标,NGAL和hs-CRP在鉴别早期DN和临床DN中具有一定的价值,NGAL对糖尿病肾损害的特异性高。
- 杨宏秀张会芬刘丽袁宝军高利常
-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转铁蛋白铁蛋白糖尿病肾病
- 煤工尘肺患者血清趋化因子及氧化应激水平分析
- 袁宝军王冬梅李超佟艳艳廉玉兰高利常袁伟邹吉敏马毅华
- 煤工尘肺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职业病,也是政府和专业人员研究解决的重点问题。该项目应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以274例煤工尘肺患者(CWP)为病例组,145例接尘健康对照组和77例井上健康非接尘组为研究对照象,探讨血清中...
- 关键词:
- 关键词:尘肺职业病
- 2型糖尿病患者CR1基因多态性与红细胞CR1数量、黏附活性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1型补体受体(CR1)基因多态性与红细胞CR1数量、黏附活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测定132例T2DM患者和124名正常健康人群CR1基因多态性,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红细胞的CR1数量,检测红细胞黏附活性,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T2DM患者红细胞表面的CR1数量和黏附活性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R1基因型在2组的分布频率均为HH型最高、HL型次之、LL型最低。T2DM组CR1基因等位基因L频率为14.8%,高于对照组(11.3%),但2组CR1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组内比较,HH型与HL型红细胞CR1数量及黏附活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Ρ均>0.05)。T2DM组HH型与HL型红细胞CR1数量与黏附活性均低于正常对照组(Ρ<0.05)。结论 T2DM患者与正常对照者间CR1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无差异,而T2DM患者红细胞CR1数量及黏附活性减低,提示T2DM的发生与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 安新高利常王冬梅邹吉敏李超袁宝军
-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红细胞黏附活性2型糖尿病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红细胞参数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探讨红细胞参数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90例MDS患者为MDS组,同时选取体检健康者90例为健康组。比较MDS组与健康组红细胞参数[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水平;比较MDS不同预后危险程度、不同病理分型患者红细胞参数水平;分析红细胞参数在MDS诊断、预后评估中的意义。结果MDS组MCV、MCH、RDW-CV、RDW-SD水平均高于健康组,Hb、MCHC水平均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不同预后危险程度分组,MDS患者高危组Hb水平低于其余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危-1组MCV、MCH水平均高于低危组和中危-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预后危险程度组间MCHC、RDW-CV及RDW-S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分型组红细胞参数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参数水平对MDS的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具有一定指导价值。
- 宋晓颖袁宝军崔晶晶张巧玲孙静高利常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红细胞参数预后
- Ⅰ期矽肺患者外周血调节性B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水平变化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外周血调节性B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在Ⅰ期矽肺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方法,检测82例Ⅰ期矽肺患者(矽肺组)、48例具有与矽肺组相同接尘条件的健康井下接尘矿工(接尘组)及45例井上健康查体人员(正常组)外周血CD19^+CD24hi CD38hi B、CD19^+CD25^+B及CD4^+CD25^+T细胞水平。结果与接尘组和正常组比较,矽肺组CD19^+CD24hi CD38hi B、CD19^+CD25^+B及CD4^+CD25^+T细胞水平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组比较,接尘组CD19^+CD24hi CD38hi B细胞水平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轻度障碍组CD4^+CD25^+T细胞水平低于正常组和中重度障碍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接尘年限<20年组CD19^+CD24hi CD38hi B细胞水平明显低于接尘年限20-年组和接尘年限30-年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正常组外周血CD19^+CD24hi CD38hi B细胞水平与CD4^+CD25^+T细胞水平呈负相关(r=-0.441,P<0.05),CD19^+CD25^+B细胞水平与CD4^+CD25^+T细胞水平呈正相关(r=0.477,P<0.05),矽肺组和接尘组各指标间无相关性。结论Ⅰ期矽肺患者外周血CD19^+CD24hi CD38hi B、CD19^+CD25^+B及CD4^+CD25^+T细胞失衡并参与该病发生发展,CD4^+CD25^+T细胞水平可预示早期肺功能损伤,CD19^+CD24hi CD38hi B水平可能与接尘时间有关。
- 李超袁宝军崔晶晶高利常佟艳艳
- 关键词:CD4^+CD25^+T细胞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2、白细胞介素-17和白细胞介素-10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9
- 2021年
-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32、IL-17和IL-10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临床确诊为RA的患者115例为RA组,又按照28处关节疾病活动度评估指数(DAS28)分为RA活动期组(90例)和RA缓解期组(25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8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IL-32、IL-17和IL-10表达水平,并与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RA组血清IL-32、IL-17和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RA活动期组IL-32、IL-17、IL-10水平高于RA缓解期组及对照组(均P<0.05)。RA组患者抗CCP抗体、RF、ESR、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RA患者血清IL-32水平与抗CCP抗体、RF、ESR、hs-CRP呈正相关(均P<0.01);RA患者血清IL-17水平与RF、hs-CRP呈正相关(均P<0.05);RA患者血清IL-10水平与ESR、hs-CRP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血清IL-32、IL-17和IL-10在RA患者中表达水平升高,可能参与了RA的病理过程,且和RA活动性密切相关,这些指标可能对揭示RA发病机制及RA治疗有一定帮助。
- 安新冯超高利常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10超敏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2细胞间黏附分子-1白细胞介素-10的检测及意义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32、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IL-10的检测,探讨IL-32、ICAM-1、IL-10在RA发病、病程发展中的意义及临床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15例RA、31例骨关节炎(OA)、76名对照组IL-32、ICAM-1、IL-10的水平,并与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3组比较,RA组、OA组血清IL-32、ICAM-1、IL-10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重度活动期组IL-32、ICAM-1浓度显著高于缓解期组(P<0.05);RA组血清IL-32、ICAM-1水平与抗CCP抗体、RF、ESR、hs-CRP、28个关节疾病活动指数(DAS28)、关节肿胀数和关节压痛数呈正相关(P<0.01),IL-10与ESR、hs-CRP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 IL-32、ICAM-1、IL-10参与了RA形成,并与疾病活动程度关系密切。研究IL-32、ICAM-1、IL-10在RA病理生理过程中的生物学效应,有助于RA发病机制的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安新高利常张英杰李秀山孙欣
- 关键词:关节炎类风湿白细胞介素类细胞间黏附分子-1
- 职业性矽肺壹期患者血清生物标志物因子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血清趋化因子及氧化与抗氧化生物标志物在职业性矽肺(简称“矽肺”)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择58例矽肺壹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血清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和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水平,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血清中脂质过氧化物(LPO)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采用Luminex流式荧光技术检测血清中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巨噬细胞炎症蛋白(MIP)-1α、MIP-1β和巨噬细胞衍生趋化因子(MDC)水平;对上述指标进行因子分析。结果9项生物标志物原始指标信息量提取率为58.5%~96.5%。提取到4个公因子分别为Nrf2抗氧化通路、辅助性T细胞(Th)1优势趋化、总的氧化/抗氧化平衡和Th2优势趋化,其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2.2%、19.1%、16.4%和11.8%,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9.5%。结论氧化/抗氧化失衡和Th选择性优势趋化均参与矽肺的发生发展;其中,Nrf2抗氧化通路的作用最为关键。
- 邹吉敏袁宝军王冬梅李超高利常佟艳艳崔晶晶
- 关键词:血清趋化因子抗氧化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