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例妊娠妇女甲状腺功能和自身抗体的变化研究 目的通过测定妊娠妇女甲状腺功能和自身抗体水平,探讨妊娠妇女甲状腺的患病特点及其自身免疫功能变化。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412例妊娠妇女和219例非妊娠育龄妇女甲功、自身抗体。结果(1)412例妊娠妇女中患甲状腺疾病2... 刘静 戴红 高万峰关键词:妊娠妇女 甲状腺功能 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54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通过世界卫生组织(WHO)病理分类最新诊断标准,总结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42例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病理活检资料。结果复查前病理诊断为甲状腺腺瘤45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88例,两者之比5.2∶1;经复查后,重新确定诊断甲状腺腺瘤13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410例,两者之比为1∶3.1。结论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误诊率较高,随着对两者组织学表现的认识和病理诊断标准的完善,两者的诊断难题将逐步得到解决。 高万峰 辛武 王俭关键词:甲状腺腺瘤 结节性甲状腺肿 病理 红景天苷对急性脑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患者早期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分析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 探讨红景天苷对急性脑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患者早期再灌注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符合静脉溶栓指标的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密封信封法按1:1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在脱水、抗凝、脑康复、调血压、血糖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红景天注射液治疗,治疗10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浆内皮素1(ET-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arthel指数的变化以及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MDA、SOD、ET-1、hs-CRP含量,NIHSS和Barthel指数在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0、0.26、0.41、004、0.57、0.33,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MDA分别为(7.54±1.14)nmol/mL和(6.04±1.21)nmol/mL,SOD(92.42±15.28)U/mL和(108.54±19.24)U/mL,ET-1(64.5±7.4)pg/mL和(41.4±8.1)pg/mL,hs-CRP(3.84±1.04)μmol/L和(2.54±0.84)μmol/L,NIHSS评分(16.5±5.4)分和(11.2±3.1)分,Barthel指数(62.1±12.4)和(71.4±10.4),两组治疗后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1、4.59、14.74、6.81、5.96、4.02,均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4%,对照组为69.3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3,P〈0.05).结论 红景天苷有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脂质过氧化作用,促进氧化自由基分解,减轻体内炎性反应,改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尿激酶静脉溶栓早期再灌注具有保护作用. 李青 陈悦 高万峰关键词:红景天苷 脑梗死 尿激酶 静脉溶栓 早期再灌注 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腺瘤细胞和癌细胞的原子力显微镜观察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观察甲状腺正常滤泡上皮细胞、腺瘤细胞和癌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纳米级超微结构,旨在为临床甲状腺滤泡性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难点寻找帮助。【方法】以甲状腺正常细胞和肿瘤性细胞为研究对象,其中腺瘤组织、腺癌组织作为两个试验组,肿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细胞印片法获取各组甲状腺细胞(每组各3000个),应用AFM(轻敲模式)扫描各组细胞并利用软件自动分析系统进行分析。【结果】(1)AFM扫描后图像分析结果:正常甲状腺细胞表面的隆起较光滑,分布均匀、形状规则,排列疏密适中;腺瘤细胞表面的隆起较正常细胞粗糙,分布不均匀、形状渐不规则,排列开始紊乱,隆起物之间的裂隙呈"沟渠状",裂隙间相互贯通;癌细胞的膜表面则更加粗糙,隆起物分布更加不均匀、形状极不规则,有的隆起呈"尖刀状",还有的隆起呈"馒头状",排列已经参差不齐,隆起物之间的裂隙比腺瘤细胞增宽,呈"沟壑状",其宽度和高度均明显增加。(2)各组细胞膜表面重要参数比较结果:各组细胞膜表面的平均粗糙度、平均峰高度、平均凹陷深度和表面积差值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AFM从纳米级水平为我们提供了一条临床诊断的新思维,使AFM在临床甲状腺滤泡性肿瘤良恶性鉴别方面有可能成为具有一定诊断价值的辅助诊断工具。 高万峰 纪小龙 臧照辉 王俭关键词:甲状腺 细胞 原子力显微镜 hAOX在人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2019年 目的探讨人醛氧化酶(human aldehyde oxidase,h AOX)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手术切除的86例肾癌及其癌旁肾组织病理标本中h AOX的表达,其中透明细胞癌64例,乳头状肾细胞癌18例,颗粒细胞癌4例; TNM分期标准界定Ⅰ期26例,Ⅱ期31例,Ⅲ+Ⅳ期29例;伴有淋巴结转移31例,无淋巴结转移55例。采用Prism 6. 0统计软件分析h AOX与临床病理因素及5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86例肾癌标本中,免疫组化hAox的阳性表达率为23. 25%,癌旁组织中hAox的阳性表达率达85. 0%,明显高于肾癌组织中的表达。hAox的表达与肾癌患者的年龄、性别、组织类型及肿瘤直径均无关,但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Ki-67表达有明显相关性;在hAox(+)表达的患者中,其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hAox(-)表达的患者组;且hAox(+)表达的病例预后明显优于hAOX(-表达的病例。结论 h AOX的表达与肾癌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一定关系,对维持细胞正常生长具有重要作用,可为临床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一定依据和方向。 高万峰 于新路 李青 张珊珊 宋博 王雪 苏宏关键词:肾癌 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血红素氧合酶-1在心血管中的作用 被引量:5 2007年 李勇 高万峰 宋达 李拥军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血红素氧化酶 心肌再灌注损伤 大面积烧伤患儿静脉导管感染病原菌情况调查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患儿静脉导管感染病原菌情况,分析其耐药性。方法选取2014-01至2019-01武警辽宁总队医院和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烧伤科收治的478例烧伤患儿,收集所有患儿的静脉导管进行细菌培养与鉴定,对按不同因素分类的置管后患儿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78例静脉导管中共分离出病原菌304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13株(37.17%),革兰阴性菌183株(60.20%),真菌8株(2.63%)。药敏试验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亚胺培南敏感。男女感染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患儿感染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心静脉导管穿刺部位股、颈内、锁骨下静脉感染率、导管留置及住院时间不同感染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面积烧伤患儿年龄越小感染率越高,股静脉感染率较重,留置、住院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 刘静 高万峰 王俭 韩忠学 贾世英 宋丽洁关键词:烧伤患儿 静脉导管 病原菌 耐药性 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3例临床病理分析 2011年 目的探讨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ES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3例LESS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行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标记,分析其临床及病理学特征。结果 HE光镜下,13例LESS均显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呈弥漫性增生,并呈浸润性生长,平滑肌组织间隙内可见瘤组织灶状分布,子宫内膜螺旋小动脉血管清晰可见,其中5例伴不同程度的平滑肌分化。免疫组化显示,13例标本中肿瘤细胞的CD10及V im en-tin均强烈表达,PR阳性者9例,ER阳性者10例,SMA阳性者4例,CD34和Desm in均阴性。结论 LESS具有多向分化特点,因其组织形态多变,需结合组织病理形态、免疫组化染色和临床资料对其进行诊断及鉴别。 岳发家 高万峰 郑宝山 张东关键词: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静脉剥脱导管联合泡沫硬化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18例 被引量:5 2021年 静脉性溃疡是由下肢静脉曲张引起的溃疡,具有难愈合、病程长、易复发的特点,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身体损伤,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近年来,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的基础上,联合射频消融[1]、微波消融[2]、腔内激光[3]及泡沫硬化治疗[4],可以缩短溃疡的愈合时间。静脉剥脱导管是一种新型微创手术器械,可在局麻下完整切除大隐静脉主干,手术时间短,创伤小。 张红军 司迎 宋博 栾涛 高万峰 苏宏关键词:泡沫硬化治疗 静脉曲张 静脉性溃疡 小凹蛋白-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浸润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观察小凹蛋白-1(Caveolin-1)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aveolin-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Envision染色)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168例人乳腺癌及其配对癌旁正常乳腺组织病理标本中Caveolin-1的表达水平,采用Prism 5.0统计软件分析肿瘤组织Caveolin-1与临床病理因素及患者总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 Caveolin-1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乳腺纤维素瘤和癌旁正常组织(19.8%vs 53.8%vs95.0%,P<0.01);随临床分期的递增(P=0.044)、淋巴结转移的出现(P=0.039)以及HER-2表达(P=0.014)的增加,Caveolin-1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各组间有显著相关性;Caveolin-1表达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较Caveolin-1表达阴性者高(P=0.018);Caveolin-1的表达与肿瘤直径、患者年龄、组织学分级及ER/PR的表达无显著相关性。结论Caveolin-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有一定关系,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肿瘤抑制因子的作用。 杨光 高万峰 叶圣权 曾宪阳关键词:乳腺癌 CAVEOLIN-1 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