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红
- 作品数:12 被引量:78H指数:4
- 供职机构:榆林市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临床分析
- 2009年
- 分析35例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诊断及治疗经验。认为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应高度警惕迟发性颅内血肿,及时手术以提高治愈率。
- 马小红纪文军
- 关键词:颅脑损伤血肿脑膨出
- 重型颅脑损伤非少尿期血中非蛋白氮的变化(76例报告)
- 2004年
- 鲍向阳马小红席生莲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非蛋白氮去骨瓣减压术甘露醇糖皮质激素
- 脑血管介入栓塞疗法辅助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高血运性脑肿瘤的效果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脑血管介入栓塞疗法辅助立体定向放射(SRT)治疗高血运性脑肿瘤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82例高血运性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SRT治疗,研究组给予SRT辅助脑血管介入栓塞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存期。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78.05%,对照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51.22%,研究组的客观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均降低,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管介入栓塞疗法辅助SRT治疗高血运性脑肿瘤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预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杜方雷纪文军马小红
- 立体定向-改良软通道微创介入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NSE、S100B、炎症因子水平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53
- 2020年
-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改良软通道微创介入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HICH)血清NSE、S100B、炎症因子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HICH患者55例,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9例、对照组26例。观察组行立体定向-改良软通道微创介入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行硬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血肿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于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d、治疗后14d进行NIHSS评分;计算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肿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SE、S100B、IL-6水平;并以ADL评分分级法评估患者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血肿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7d、治疗后14d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为(82.47±6.81)%,并发症发生率为6.90%,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血肿清除率(65.47±6.77)%及并发症发生率26.92%(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NSE、S100B、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清NSE、S100B、IL-6水平更低(P<0.05);观察组的预后良好率(89.6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54%)(P<0.05)。结论:对HICH患者行立体定向-改良软通道微创介入颅内血肿清除术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血清NSE、S100B、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 刘鹏程罗有才纪文军马小红史晓艳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B颅内血肿清除术
- 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后超早期颅骨修补的临床研究
- 杜光勇韩彦清杜亚莉田小清任如文赵巧文田野房慧陈永胜马小红鲍向阳
- 该成果研究的对象主要是重型颅脑损伤行去骨瓣减压的患者,其目的是对颅骨修补的时间窗进行一次大胆的探索。即由原来的去骨瓣减压后3--6个月修补提前到去骨瓣减压后的4--6周超早期进行修补并对超早期修补的可行性、对患者预后的影...
- 关键词:
- 关键词:骨瓣减压颅骨修补重型颅脑损伤
- 七叶皂甙钠联合甘露醇治疗创伤性脑水肿的脱水效果及对患者颅内压、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观察七叶皂甙钠联合甘露醇治疗创伤性脑水肿患者脱水效果及对颅内压、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陕西省榆林市第二医院收治的80例创伤性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甘露醇脱水治疗,观察组给予七叶皂甙钠联合甘露醇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均明显降低,脑水肿体积、中线移位明显减小,颅内压明显降低,GCS评分明显升高、NIHS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叶皂甙钠辅治创伤性脑水肿,有效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微循环,促进水肿消除,降低颅内压,减轻神经缺损症状。
- 郝铭马小红鲍向阳罗有才杜方雷郭子运
- 关键词:创伤性脑水肿炎症七叶皂甙钠
- 尿激酶溶栓并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脑室出血被引量:2
- 2009年
- 我院自2006—2008年应用侧脑室引流、尿激酶溶栓并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12例全脑室出血患者,疗效满意,结果报告如下。
- 马小红纪文军
- 关键词:尿纤溶酶原激活物腰骶部
- 高压氧治疗脑震荡50例疗效观察
- 2004年
- 马小红田波鲍向阳陈永胜
- 关键词:脑震荡高压氧药物治疗疗效观察
- 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检测被引量:6
- 2004年
-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脑梗塞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其相关性 ,寻求缺血性脑梗塞的发病根源。方法 回顾分析 6 2例脑梗塞患者的颈动脉超声表现 ,观察其颈动脉内膜 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情况 ,并与 6 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 脑梗塞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颈动脉超声检查对脑梗塞患者斑块检测。
- 冯晓菊马小红
- 关键词:缺血性脑梗塞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健康志愿者颈动脉超声检查斑块形成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 额颞部对冲性脑损伤11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额颞部对冲性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18例额颞部对冲性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及治疗方法。手术治疗96例,非手术治疗22例;一侧改良翼点开颅83例,双侧额颞开颅13例;去骨瓣减压72例,骨瓣复位或漂浮复位24例;气管切开39例,亚低温治疗17例。结果:随访时间3月至2年,平均9个月;术后存活102例,依照COS功能恢复评定:恢复良好83例,中残12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状态1例,死亡16例。结论:临床结合CT动态监测,可更好地指导额颞对冲性脑损伤手术时机及方法的选择。大骨瓣减压联合亚低温治疗能显著提高重型额颞脑损伤抢救成功率。
- 马小红罗有才